美國與加拿大的區別
文化政策
美國號稱是文化的大熔爐,表示美國文化的極端開放。大熔爐的意思,是不管你們原來是什麼文化,到了這裡都在熔爐裡化一化,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熔爐裡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美國對外來文化的態度是,我不壓制你,也不鼓勵你,隨你自生自滅。不過外來文化要在美國生存,就不得不調整自己來適應這裡原有的文化。所以去中餐館吃飯,最常見的菜是檸檬酸甜雞。在號稱正宗的川菜館裡吃麻婆豆腐吃出甜味來也不稀奇。
而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移民每天一飛機一飛機地湧向加拿大,使得加拿大比美國更稱得上是一個移民國家。對於外來文化,加拿大的政策不是熔爐策略,而是多元文化政策。加拿大政府事實上鼓勵外來文化保持原有特色。多倫多有北美恐怕最大也相對比較現代的中國城,在那裡可以吃到與國內一樣正宗的中國菜。
在加拿大除了冬天,幾乎每個月都有各種文化節:希臘,塞爾比亞,愛爾蘭……最有名的是傳統的德國的啤酒節,每年十月份持續整整的一個月,很多外地人開車跑來這裡痛飲最正宗的德國啤酒。德國傳統的十月啤酒節在德國恐怕正是時候,莊稼豐收了,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正是享樂的時候。
可是在加拿大的這裡已經進入冬天,啤酒節上街頭露天表演砍木材的人還得脫成只剩單衫,兩個假裝爭執的木匠還得假裝不小心掉進裝滿水的大木桶裡以製造喜劇效果,而觀眾穿著棉衣站在那裡還要打顫呢。
對待新移民的態度
文化策略的不同造成了美國和加拿大對新移民態度的不同。美國現在的移民政策已經是非常保守。即使有幸移民到美國,新移民也只能自己靠自己,不要指望從政府那裡得到什麼特殊的幫助。而加拿大對新移民卻是積極主動,熱情有加。幾乎每個社區都有加拿大政府為新移民所辦的工作中心。那裡有專門的人員開訓練班指導新移民怎樣寫簡歷,怎樣面試。新移民在那裡可以用電話,可以用計算機,可以用傳真機。而所有的這些都是免費的。
美國和加拿大雖然比鄰而居,文化傳統也大體相近,但是很多方面卻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其中的不同。
工作
在美國每天要工作九、十個小時,上班已是很緊張,下了班回到旅館,電視都不想看只想睡覺。而在加拿大,工作就要舒服得多。因為法律規定每週的最大工作時數,而且每週每人都要填工作時間表存檔,所以我們很少加班。下班時到了五點半鐘公司裡的人已經廖廖無幾。
美國人會說加拿大人懶,而加拿大人會說美國人不懂生活。
美國是個積極的和競爭的社會,像個莽撞而精力充沛的小夥子;而加拿大是個舒緩和更富有人情味的社會,像一個有閱歷的平和的中年人。
與宗主國的關係
二百多年前美國為了獨立和宗主國大打出手,而加拿大卻一直和宗主國保持良好關係,實行了和平演變。直到現在,加拿大為表示對英國女王尊敬的「維多麗亞」節還是正式的國家假日;渥太華駐有女王委派的總督;在魁北克城每天的升旗儀式上一隻山羊是代表女王來檢閱的,氣質頗有皇家風範。
加拿大對美國的感情很微妙。加拿大人很強調自己的「Canadian Identity」。餐館宣稱自己是真正的「Canadian Food」,雖然我從來不知道什麼算「Canadian Food」;商店說自己是「Real Canadianstore」,大概指自己的商品全由加拿大製造;而一種在加拿大非常有名的啤酒就叫「I am Canadian」。雖然生活在美國陰影裡的滋味有點酸酸的,但依賴著美國,實惠卻也是大大的。
軍隊及其他
作為一個大國,加拿大只有少量的軍隊,陸軍更是象徵意義上的。反正美國是不會和它翻臉的,那要軍隊幹什麼?可萬一有什麼別的國家攻擊加拿大怎麼辦?加拿大人很想得開:「We cry to American」,美國是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美國的軍隊就是保衛加拿大的子弟兵。
沒有龐大的軍費開支,加拿大就可以把錢用在別處,發展福利事業。所以加拿大人人都有政府支付的醫療保險,我覺得有病得到平等的治療才是基本的人權;在加拿大也很少見無家可歸者,不像在紐約,一面是摩天大樓,一面是地鐵暖氣口凍得哆嗦的窮人。
看看美國,再看看加拿大,美國朝氣蓬勃,加拿大成熟穩健;美國給人機會和夢想,而加拿大給人平等和安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