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文化5則:「時髦」和頭髮有關嗎?
中華趣味文化大合集(5)

36、「彈指」有多快?

形容時光短暫時常用「彈指一揮間」這個比喻。其實這裡的「指」就是手指,「彈指」就是捻彈手指作聲的意思。佛家常用「彈指」來比喻時光的短暫。 「彈指」也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於印度的梵語。《僧祗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另外,「彈指」,也就是捻彈手指作聲的動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風俗,用以表示歡喜、讚嘆、警告、許諾、覺悟、招喚、敬禮、祝咒等。如智文句:「彈指者,隨喜也。」《吉藏義疏》則說:「彈指者,表覺悟眾生。」這個手勢後來也被中華文化所吸收。難怪武俠小說裡也有「彈指神功」的武林絕學,現在看來,這門功夫還頗有些禪意。

37、頭顱為何又被稱作「首級」?它和軍隊的獎勵制度有關嗎?

「首級」中的「首」是像形字,本義就是頭,這在金文字形的「首」字上體現得很明顯:最上面是頭髮和頭皮,表示頭蓋;下面是眼睛,代表面部。可為什麼人頭又被稱作首級呢這與古代的軍級制度有關。古代將士征戰沙場,無非是為了建功立業、封侯拜將。而戰場上能夠表明戰績的方式之一,就是割取敵人身體的某一部位,以便於戰後清點記功。先秦時期,曾以割敵人左耳計數報功。這在先秦典籍中有很多例子。如《左傳·宣公二年》中記載的一場戰事:「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一次就割掉了一百來人的耳朵。

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商鞅確立了一套新的軍級制度,以取敵人頭顱的數目作為評定爵位的基礎。新制度規定:每斬獲一個敵人頭顱,士兵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也就越高,最高可至二十級。因為一「首」對應一「級」,因此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頭顱稱為首級了。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對普通士兵很有吸引力。依照當時的規定,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獲得兩個敵人首級,那麼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成為自由人,他做奴隸的妻子也可以轉為平民。而且,如果父親戰死沙場,他的功勞可以由兒子繼承。這無異於一人拚命,全家受益,因此大大提高了秦軍的士氣。 但這種規定也有弊端,在戰場上為了首級而自相殘殺的例子也有不少。據出土文獻記載,在秦軍攻打邢丘時,士兵甲斬獲了敵人的一個首級。士兵乙看到後圖謀不軌,企圖殺死甲將首級據為已有,卻被士兵丙發現,將乙捉拿歸案。到了後世,這種情況更是多見,有些士兵為求封賞,甚至濫殺無辜百姓,而謊報戰功。到北宋時,名將狄青所轄的將士數百人,為求封賞竟互相殘殺,差一點釀成大禍。狄青處理此事之後,上書皇帝陳述了首級制度的種種弊端,並建議予以廢除。自此之後,首級制度就銷聲匿跡了,但首級這個詞卻保留到了今天。

38、額前的頭髮為什麼被稱作「劉海」呢?

人們常把額前垂留的頭髮叫做「劉海」,各式各樣的劉海是千變萬化的髮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說,額前的頭髮之所以被稱為「劉海」,與神仙劉海有關。相傳古時有位仙童叫劉海,在民間傳說中,他的額前總是垂下一列整齊的短髮,顯得童稚、可愛。後代畫師所畫的仙童肖像常以劉海為樣。在著名的民俗畫《劉海戲金蟾》中,他額前垂髮,騎在蟾背上,手舞一串銅錢,顯得天真活潑。此後,小孩或婦女額前留的短髮,便稱為劉海。古時的劉海一般只有孩童和婦女才留,男子是通常沒有劉海的。 當然,關於「劉海」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劉海原本是「留孩」,即指小孩子所留的頭髮。古代女孩15歲時便盤發插笄表示成年,男孩則於15歲時束髮為髻,到20歲時舉行表示成年的冠禮。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頭髮大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們用「垂髫」、「髫年」代指兒童或童年。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指的就是老人(黃髮)小孩(垂髫)都非常快樂。不過男女孩童所留頭髮是有區別的:男孩留的是額上左右兩角的胎髮,稱之為」兆」;女孩留的是垂於額頭中央的胎髮,叫做「髦」。這種孩童時代所留的頭髮,統稱為「留孩發」。有的女子待到成年以後,為了讓自己的髮型更好看,依舊讓額頭上的頭髮自然下垂,保持著留孩發,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劉海。到了唐代,民間產生了「劉海戲金蟾」的傳說故事。由於「劉海」與「留孩」古時發音基本相同,而「留孩」又本為口語俗稱不太雅觀,故書面文字就常把它寫作劉海。

39、「時髦」一詞和頭髮有關嗎?

現在,「時髦」一詞的意思是新穎別緻、緊趨時尚,或者是衣著、思想、行為舉止時尚、大膽、前衛。甚至有人以穿著稀奇古怪,異於常人為時髦。其實,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時髦」有不同的外在表現,比如魏晉時期談玄論道的風流雅士,以服用「五石散」為風尚,即使造成皮膚焦灼而不得不穿舊衣,也得趕這個時髦。時髦一詞是在清末時才逐漸轉為如今我們所使用的意思的。如《孽海花》中曾提及一個少年「穿了一身很時髦的衣帽,面貌清腴,氣象華貴」。在更長的歷史時間裏,時髦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指當代的俊傑。《後漢書·順帝紀讚》就記有「孝順初立,時髦允集」之語,《舊唐書》也說「朕初臨萬邦,思弘大化,務擢非次,招納時髦」,其中的時髦都是時代英傑的意思,這個意思直到近代還有使用的。那麼,為什麼將英才稱為「時髦」呢?這與頭髮有關嗎?髦」確與頭髮有關,它的一個意思就是指額前垂至眉毛的髮式,這種髮式是小孩特有的。古時小孩剪完胎毛後,便任由頭發生長,並將頭髮分垂兩邊至眉,叫做「兩髦」。因為髦是孩童的髮型,所以小孩子亦稱為童髦、髦子、髦稚。但時髦一詞中的髦卻不是指這種髮型,而是指馬頸上的長毛。這處長毛是馬的皮毛中最與眾不同的,正如郭璞所說「士中之俊,猶毛中之髦」,因此將才俊稱為時髦。類似的詞語還有髦俊、髦士、髦秀、髦英等,以稱呼傑出之士。

40、為什麼稱丟了官兒叫丟了烏紗帽?烏紗帽是什麼樣子的?

帽子原是指少數民族地區或者沒有開化的地方人們頭上所戴的東西,曾被看作「野人之服」。漢族文化區稱頭部佩戴物為冠、冕、弁、巾等。到南北朝時,上層社會人士和下層百姓才普遍以戴帽子為時尚,人們製作了各種各樣款式奇特的帽子,烏紗帽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據《宋書》記載,南朝宋明帝時,建安王劉休仁「制烏紗帽,反抽帽裙,民間謂之‘司徒狀’,京邑翕然相尚」。這種帽子的形狀是頂很高,帽沿短,帽子近似為方形,並粘有烏紗。它的樣式十分特別,以至被一些人視為「服妖」。除了劉休仁製作的烏紗帽,當時還有許多款式新奇的帽子。《隋書·禮儀志》記載:「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紗高屋,或有長耳。」可見當時的天子戴的是白紗帽,其他人戴烏紗帽,帽子或者像捲起的荷花,或者有下垂的帽沿,或者有兩個長長的「耳朵」。 隋朝統一中國以後,烏紗帽就風行天下了。當時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喜愛烏紗帽。為了顯示出官職的大小,不同等級的官員還會在帽子上挂不同數目的玉飾。一品官挂九塊玉飾,二品挂八塊,三品挂七塊,四品挂六塊,五品挂五塊,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帶玉飾了。到了唐代,幞頭是最常見的頭部佩戴品,但烏紗帽還是受到一部分人的青睞。《唐書·輿服制》記載:「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可見當時的烏紗帽既是一種公服,又是一種常服。此外,民間還有贈送烏紗帽的習慣,李白的《答友人贈烏紗帽》說:「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到了宋代,大小官員都著幞頭上朝。一開始,宋代的幞頭內襯木骨,用籐草編成內裡,外面罩上漆紗。後來索性不用籐草,專襯木骨,這樣顯得更加平整美觀。這種幞頭與後世的官帽——烏紗帽——已經十分相似了。據說,宋太祖趙匡胤還對這種官帽的樣式進行了改革。原來在上朝議事的時候,一些大臣喜歡交頭接耳,使得大殿裡十分嘈雜。於是宋太祖規定,帽子的兩邊必須各加一根一尺多長的鐵翅。這樣一來,大臣們想要說悄悄話就不那麼容易了,一不小心把帽子碰掉了可就丟人了,由此大殿的紀律好了很多。由此看來,現代影視作品中皇帝臨朝時秩序井然、莊嚴肅靜的場面也不完全可信,至少趙匡胤就在整頓朝議紀律上動了不少腦筋,這大概是因為下面的文武大臣中很多都是與他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兄弟,無組織紀律慣了吧。

◎中華趣味文化大合集(1):趣味文化5則:在公堂為何只打屁股?(組圖)
◎中華趣味文化大合集(2):趣味文化10則:三姑六婆是些甚麼人?(圖)
◎中華趣味文化大合集(3):趣味文化10則:為何罵人都說「不要臉」(組圖)
◎中華趣味文化大合集(4):趣味文化10則:說大話為什麼不是「吹豬」?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