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鳥,連理枝,並蒂蓮--用這些意象代指夫妻,雅緻歸雅緻,意趣歸意趣,終不如素常的口語「兩口子」,說來順溜,出口自然,貼近生活。婚內配偶,何以叫作「兩口子」?始於何時?緣起何事?要說明白,須得費些唇舌。
男女婚配,古稱為"伉儷",伉乃丈夫,儷指妻子;「夫婦」一詞,現在雖多用於書面語言,卻曾經是不上紙墨的土話。「兩口子」的叫法,如今雖然十分普遍,而約定俗成,才不過百餘年光景。在《爾雅》、《說文解字》等古典辭書裡,均找不到其解釋,即使成書於乾隆年間的《紅樓夢》,號稱百科全書也罷,寫了一對對的怨偶,一雙雙的情侶,俚語方言滿紙,卻不見「兩口子」三字露面。有民俗學家考證,「兩口子」的說辭,出自晚清文人《燕京雜錄》裡的一則筆記,說的是有兩位府衙錄簿,掙得同樣薪水,一個是單身,另一個新娶了妻子,這光棍漢情願把自己的一半工資,贈與同事花費,附有字條寫道:些許碎銀錢,笑納勿推辭;我只單口漢,君乃兩口子。「子」在舊時兼稱男女,意即「你們兩個人」,由之,兩口子不再泛指隨便的兩口人,成為夫妻倆的確指。
兩口子的來由,在山東、河北民間另有說法。說是有一對互相愛慕的青年男女,婚姻受到家庭干涉,雙雙私奔,被官家捉住,判以死罪,乾隆下江南聞聽此事,感念這對戀人的情深意篤,遂作御批,從輕發落,將他們發配到山東微山湖,一在臥虎口,一在黑風口,這對痴情男女,從此來來回回於黑風口和臥虎口「兩口」之間,被人們叫作「兩口子」,河北人則把兩口子稱為「兩口兒」,語調輕輕軟軟,柔柔甜甜:新婚燕爾,謂之小兩口兒;一對頭白,叫作老兩口兒。既為兩口兒,越老越香,真如兩個酒盅齊舉對飲,品咂越陳越醇的老酒。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