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沒有三明治就沒了幸福感

很多人都吃過三明治,但若論最愛三明治的人,恐怕非英國人莫屬,按照英國三明治協會的調查,6000多萬英國人一年平均要吃掉115億個三明治。英格蘭港口小鎮三明治在5月13日舉行活動,慶祝和小鎮同名的食物麵包夾肉三明治誕生250週年。三明治從這個小鎮走出,因為營養、便捷,在世界上所向披靡,在美國、日本、法國等很多國家,三明治成了人們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對英國人來說,三明治已經不僅僅是麵包夾肉,是果腹之物,它更是美好生活的象徵,承載著英國人對平凡生活的滿足和珍惜。

一日三餐都吃三明治

有關三明治的文字記載最早可以回溯到1762年。當時英格蘭肯特郡小鎮三明治的所有人是第四代三明治伯爵約翰·蒙特古。這位愛打牌的貴族由於一時玩得忘情,便懶得正經去吃午飯。於是他讓僕人為自己準備一份麵包夾牛肉,好讓自己一邊吃一邊打牌。他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突發奇想卻造就了傳世百年的食物。

250年後,三明治小鎮仍然保留著當年的模樣,每年當地都舉行做三明治的比賽,重現當年三明治伯爵發明這一食物的歷史時刻。

英國人愛吃三明治,無論是在家吃飯還是外出就餐,三明治是很多人的首選,根據英國《三明治工業年度報告》所說,儘管經濟不景氣、英國人民不得不勒緊褲帶過日子,但英國的零售成品三明治銷量還是增加了4%,市場規模達到60億英鎊。在英國,三明治有上千種。一直以來,雞肉三明治都是英國人的最愛,佔總銷量的三成。過去幾年,零售商、製造商不停地推廣墨西哥薄餅等「異域風情」的三明治替代品,但銷量還是和三明治沒辦法相比。2/3的英國人承認,家裡的菜譜是為了「裝樣子」,大部分時候在家也是吃三明治。三明治之所以成為英國人的食品最愛,主要是因為簡單方便,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吃飯任務。三明治誕生就是因為吃它節省時間,還能滿足基本的營養需要。

沒有三明治就沒了幸福感

做法雖然簡單,但英國人在三明治上投入的智慧和情感不可小覷。倫敦的高檔百貨公司塞爾福里奇在2006年宣布對外銷售世界上最貴的三明治,每個85英鎊,貴在裡面的夾心主要是鮮嫩的神戶牛肉,包在兩片24小時發酵做成的歐式酸麵包中間。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這款三明治的夾心還有多種選擇,像法式鮮鵝肝醬,黑松露蛋黃醬等。

英國人還發明瞭「最保鮮」的三明治。這種三明治可以保存水分長達三年,並且不生細菌。研製這種三明治的目的是為了提供給空投作戰和在極端溫度下生存的軍人。

此外,英國人不僅僅把三明治看作麵包夾肉,它是一種美好生活的象徵,如果失去它,英國人會倍感失落。英國航空公司曾為了應對經濟蕭條,削減開支,宣布取消短程航班上給乘客們提供的三明治,而改成小零食。這遭到乘客們的強烈不滿,那些收入不錯的中產階級消費者抱怨說,取消三明治,會讓自己在旅途中感覺不到生活的幸福。

三明治早已走出英國國門,在不同國家三明治有不同的改變,在美國,小麵包夾牛肉的「熱三明治」最常見;在北歐國家,三明治只用一片麵包托底,以精緻的魚、肉片和沙拉覆蓋;在法國,三明治不再用麵包片,而是在法棍麵包裡填充各種肉類和蔬菜,味道也不錯。

三明治折射快節奏生活

據分析,三明治幾百年來能在英國成為大眾食物,也不乏社會原因,三明治誕生正值英國工業革命之初,其後的幾百年,在整個工業化過程中,社會分工更細,人們的生活節奏更快,便捷的快餐食品是大眾最喜歡的食品,三明治正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從某種程度上說,三明治是工業化社會的產物,也折射著工業化社會的特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