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誠案觸動中國政治制度的基石」

《新聞報》5月20日認為,「陳光誠這位多年來被剝奪自由並受到虐待的活動家出境去美國,標誌著美中兩國外交上的角力暫告結束。」

《明鏡週刊》(5月19日)也寫道:「圍繞這位盲人律師的戲劇性事件從而暫告一段落。中國政府遵守了對美國政府的承諾。」

該刊認為:陳光誠被軟禁多年,「遭受地方當局雇佣的打手威脅並毆打」,「這種打壓顯然是周永康下的令,作為負責警察和安全的政治局常委,他是這個國家九位最有權勢者之一。」

文章寫道:「這位戴墨鏡男子的案子觸動中國政治制度的基石。外國批評人士一再提出的疑問是,中共最高層的先生們為何如此無情對待陳光誠這樣從未反對過這個體制的人,他的唯一罪過無非是要求官員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

作者指出:「陳光誠並非個案,中國司法當局的慣常行為就是不經法院審理將人軟禁。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太太劉霞目前就不准離開北京的住所,不准與親友通電話或網上聯繫。

「其他維權人士失蹤數月,不告知家屬其下落、被誰逮捕及原因何在。他們在光天化日之下被陌生人襲擊、蒙上頭套,然後弄進汽車帶到隨便什麼地方,少有不受威脅甚或刑訊的。遭受這樣對待的人,倘若還能回來,就會深深地惶恐不安。這一切與中國的憲法所保障的權利毫不相干。

「為什麼中國最高層那些顯得友善的先生們容許這一切?有些人如溫家寶甚至一再敦促政治改革,每當被問及刑訊和逮捕案例時,他們也表示痛悔。同時,他們在文章中和討論會上思考,何以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如此糟糕。他們花費數十億美元發動宣傳運動,旨在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是什麼原因導致期望和現實之間的明顯差異?」

「令人擔心的是強硬派佔上風」

作者認為,對此問題,常常聽到3種答案:其一是中共最高層不知道地方官員多麼惡劣,因其所得信息被過濾;其二是中共感到,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的「反華陰謀無處不在,要阻止中國增長、限制中國的影響力」,而陳光誠之類人「有意無意充當其幫凶」;其三是黨內改革派願意「溫和對待維權人士」,「然而,他們無法戰勝要用革命手段保住中共領導人及其家族權力地位的強硬派。」

「第三個答案可能最接近目前的狀況。令人擔心的是強硬派佔上風,中國安全部門的預算之多前所未有,甚至超過國防預算。為了2008年奧運會購置了最現代的武器、竊聽和監督設備,以防恐怖襲擊。現在這個龐大的安全機構得表明自己有理由存在,並且是通過嚴酷對待煩人的批評者來證明這一點。」

文章以北京最近清查外國人和驅逐外國記者為例說明,「中共面臨幾個月後的18大領導人換屆,現在就像2008奧運之前那樣如同刺蝟一般捲縮起來。……

於是就存在這種罕見的矛盾:中國將在世界上更加強大、更有影響力,若是沒有中國的經濟增長,世界早就陷入蕭條,中國公司的投資遍佈五大洲。

「然而,除了強大而自信的中國這個現實外,像盲人陳光誠那樣的人的命運表明第二種現實:一個深感不安全和仇外的世界大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