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陵是沛國(今江蘇省沛縣)人,原是太學中的書生,精通《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晚年時他感嘆地說,「精通《五經》對延年益壽沒有一點用處啊!」就開始熱心研究長生之道。他得到了黃帝的「九鼎煉丹秘方」,就想照著秘方試驗煉丹。但煉丹的藥石非常費錢,張道陵家非常窮,要想致富沒有門路,種田放牧又不是他的專長,乾脆就不幹了。他聽說四川人民性淳樸,容易接受教育點化,而且四川名山很多,就帶著弟子去了四川大足縣,進了鵠鳴山,寫了二十四篇論述道術的文章,都是他苦苦思索修煉真諦的體會。
有一天,忽然有神仙從空而降,他們成千上萬,或乘車騎馬,或駕龍騎虎,數都數不過來。神仙中有的自稱是柱下史,有的自稱是東海小童。仙人們把太上老君新出的《正一明威秘籙》和《正一法文》傳授給張道陵。張道陵從這兩部經卷中得到了治病的仙方,於是百姓們都聚在他身邊求他治病,拜他為師,弟子上萬。於是張道陵在弟子中設立了「祭灑」的官職,管理弟子們,像政府的長官一樣。他還叫弟子們按照需要輪流交納米糧、器具、紙筆、柴草等東西,派人修整道路,不參加修路的懶惰弟子,張道陵就讓他們生病。縣裡本來就有很多橋樑道路需要修復,但一直無人過問,現在張道陵一號召,百姓們爭先恐後地清除道上的野草,清挖堵塞的河道。有些愚昧的人不知道這些事都是張道陵授意干的,還以為是上天的旨意呢。
張道陵還想喚起人們的廉恥心,以此來管理眾人,他不願意動用刑罰,就立了一條制度: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把自己有生以來犯過的罪過寫在紙上,然後扔到水裡,向天神發誓以後永不再犯,再犯就必死。於是百姓們都永遠不能忘記不犯罪,犯了罪的就會生病,生病時就要把自己的罪過都交待出來,一是為了使病能痊癒,二是由此產生羞愧心,不敢再重犯,因為懼怕天地神靈而改過自新。從張道陵實行了這個辦法後,凡是犯過罪的,都改惡向善了。張道陵也因此得了很多財物,用這些錢財去買來煉仙丹用的草藥和石料,終於把丹煉成了。丹煉成後,張道陵只服了半副,因為他不願升天,這時他已能用分身術把自己分成幾十個人了。張道陵的門前有個水池,他常乘船在水中游玩,而他的道友和賓客多得擠滿了庭院和街巷。他就分出一個自己和賓客們談話應酬,而他的真身還在池中船上游玩呢。張道陵治病,大多是採用黑白陰陽相生相剋的原理,根據具體病情對藥方進行改動變化靈活運用,但總的還是和仙人傳授的藥方相一致。他常對人們說:「你們大都貪戀塵世的歡樂,所以不能超脫凡俗,所以更需要用我的煉氣養精的方法來控制引導男女的房事,再配合著服食草本,就可以活到幾百歲了。」
張道陵有一個最重要的秘方,只傳授給王長一個人。有天,他說應該有一個從東方來的人,這人也應該得到秘方。這個人應該在正月初七的中午到張道陵這兒來,張道陵事先就說了這人的面貌身材。到了正月初七的中午,果然來了個叫趙升的人,但不是從東方來的,然而他的形貌身材和張道陵事先說的完全一樣。張道陵就對趙升考驗了七次,七次都通過以後,才把丹經傳授給趙升。
第一次對趙升的考驗,是趙升來到張道陵的門口以後,門人不給通報,並辱罵趙升,罵了四十多天,趙升在門外就露宿了四十多天,張道陵才讓他進門。第二次考驗是讓趙升在田裡看守莊稼驅趕野獸,到了晚上,張道陵派了個美麗異常的女子去見趙升。那女子假裝是走遠路的旅客,要求在趙升這兒過夜,並和趙升同床挨著睡覺,第二天那美女又假裝腳痛賴著不走,趙升只好留她住了幾天。那女子經常挑逗勾引趙升,但趙升始終行為端正不受誘惑。第三次考驗,趙升在路上走時,讓他突然看見路上扔著三十塊金子,趙升動也沒動金子繼續走路。第四次考驗,讓趙升進山砍柴,讓三隻老虎來撕扯趙升的衣服,但不傷他的身體,趙升一點也沒有害怕,臉不變色心不跳,還對老虎說:「我是個學道的人,從少年時就沒作過壞事,所以不遠千里來拜師學道,求長生不老之術,你們這是要幹什麼呢?莫非是山神派你們來考驗我的嗎?」三隻老虎呆了片刻就離去了。第五次考驗,讓趙升在街上買了十幾匹絹綢,付完錢以後,老闆卻誣蔑趙升說他沒有付錢,趙升就脫下自己的衣服賣掉,用錢買來了絹綢還給那老闆,一點也沒有生氣怨恨。第六次考驗是讓趙升看守糧倉,讓一個人去向趙升磕頭討吃的。這人破衣爛衫,面目骯髒,全身生滿了膿瘡又腥又臭。趙升看見後十分可憐他,甚至流下眼淚。他脫下自己的衣服給那人穿,用自己的糧食為那人作了飯,那人臨走時,趙升又把自己的糧食送了一些讓那人帶在路上吃。
第七次考驗,張道陵帶著弟子們登上懸崖絕壁,下面的石縫間長著一棵桃樹,有人的胳膊那麼粗,桃樹下就是萬丈深淵,桃樹上結著很大的桃子。張道陵就對弟子們說:「誰能摘下那桃子,我就把修道的秘訣傳授給他。」這時有三百來個弟子都趴在崖邊看那桃樹,個個嚇得雙腿戰慄汗流浹背,不敢長時間看那桃樹,最後都嚇得退了回去,說不敢去摘那桃子。只有趙升說:「有神靈保佑,有什麼危險呢?何況還有我的仙師在這裡,他能眼看著我摔死在山谷裡嗎?即然是仙師讓摘這桃子,說明這桃子一定能夠摘到的。」說罷,趙升縱身一跳,落在桃樹上,身子都沒有打晃,摘下一大抱桃子。然而石壁像牆那麼陡峭,無法攀登著回到崖上。於是趙升就在下面把摘到的桃子一隻一隻地扔了上去。一共是二百零二隻桃子。張道陵把桃子分給弟子們一人一隻,自己吃了一隻,給趙升留了一隻等他上來。大家親眼看見張道陵的手臂突然加長了兩三丈伸到桃樹上去拉趙升,趙升一下子就上來了。張道陵把剛才留的桃子給了趙升,趙升吃完以後,張道陵就站在懸崖邊上笑著說,「趙升因為心術端正,才能跳到桃樹上連身子都不晃。我也想跳下去,一定能摘著最大的桃子。」弟子們都勸張道陵不要跳,只有王長和趙升不說話。張道陵就往下一跳,卻沒有落在桃樹上,不知落到什麼地方去了。四面都是仰視看見頂的高山峻嶺,山頂高入雲天,往下看是沒有底的深谷,連道路都沒有。弟子們這時都嚇得哭了起來,只有趙升和王長沒有哭,兩人議論道:「老師就像我們的父親一樣,現在他跳進了萬丈深谷,我們這樣活著也於心不安啊!」說罷兩個人一齊跳下了懸崖,沒想到正好落在張道陵的面前。只見張道陵盤腿坐在一個很小的帳中床上,他見到趙升和王長,就笑著說:「我知道你倆會來的。」接著就向他倆傳授了修道的秘訣。
三天後,他們三人一同回到家中,弟子們看見以後,又驚又喜。後來,張道陵和趙升、王長三個人都是大白天成仙飛升入雲,弟子們仰著頭看,只見他們漸漸飛入雲中不見了。最初張道陵進入四川大足縣鵠鳴山煉成了仙丹後,只吃了半付,雖然沒有升天,但已成為地上的神仙。他不急著升天,就是為了對趙升作七次考驗以便超度他,從這件事也看出張道陵是先知趙升修道的志向是端正堅定的。
張道陵
張道陵者,沛國人也,本太學書生,博通五經。晚乃嘆曰:「此無益於年命,遂學長生之道,得黃帝「九鼎丹法」,欲合之。用藥皆糜費錢帛,陵家素貧,欲治生,營田牧畜,非己所長,乃不就。聞蜀人多純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與弟子入蜀,住鵠鳴山,著作道書二十四篇,乃精思煉志。忽有天人下,千乘萬騎,金車羽蓋,驂龍駕虎,不可勝數。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於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為師,弟子戶至數萬。即立祭酒,分領其戶,有如官長。並立條制,使諸弟子,隨事輪出米絹器物紙筆樵薪什物等,領人修復道路,不修復者,皆使疾病。縣有應治橋道,於是百姓新草除溷,無所不為,皆出其意。而愚者不知是陵所造,將為此文從天上下也。陵又欲以廉恥治人,不喜施罰刑,乃立條制:使有疾病者,皆疏記生身已來所犯之罪,乃手書投水中,與神明共盟約,不得復犯法,當以身死為約。於是百姓計念,邂逅疾病,輒當首過,一則得愈,二使羞慚,不敢重犯,且畏天地而改。從此之後,所違犯者,皆改為善矣。陵乃多得財物,以市其藥,合丹。丹成,服半劑,不願即升天也,乃能分形作數十人。其所居門前水池,陵常乘舟戲其中,而諸道士賓客,往來盈庭巷(巷原作蓋,據明抄本改)座上常有一陵,與賓客對談,共食飲,而真陵故在池中也。其治病事,皆採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較,轉其首尾,而大途猶同歸也。行氣服食,故用仙法,亦無以易。故陵語諸人曰:「爾輩多俗態未除,不能棄世,正可得吾行氣導引房中之事,或可得服食草木數百歲之方耳。」其有九鼎大要,唯付王長。而後合有一人從東方來,當得之。此人必以正月七日日中到,其說長短形狀。至時果有趙升者,不從東方來(明抄本無不字)生平未(未原作原,據明抄本、陳校本改)相見,其形貌一如陵所說。陵乃七度試升,皆過,乃受升丹經。七試者:第一試,升到門不為通,使人罵辱,四十餘日,露宿不去,乃納之。第二試,使升於草中守黍驅獸,暮遣美女非常,託言遠行,過寄宿,與升接床。明日又稱腳痛不去,遂留數日。亦復調戲,升終不失正。第三試,升行道,忽見遺金三十瓶,升乃走過不取。第四,令升入山採薪,三虎交前,咬升衣服,唯不傷身。升不恐,顏色不變,謂虎曰:「我道士耳,少年不為非,故不遠千里,來事神師,求長生之道,汝何以爾?豈非山鬼使汝來試我乎?」須臾,虎乃起去。第五試,升於市買十餘匹絹,付直訖,而絹主誣之,雲未得。升乃脫己衣,買絹而償之,殊無吝色。第六試,升守田谷,有一人往叩頭乞食。衣裳破弊,面目塵垢,身體瘡膿,臭穢可憎。升愴然,為之動容,解衣衣之,以私糧設食,又以私米遺之。第七試,陵將諸弟子,登雲臺絕岩之上,下有一桃樹,如人臂,傍生石壁,下臨不測之淵,桃大有實。陵謂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實,當告以道要。」於時伏而窺之者三百餘人,股戰流汗,無敢久臨視之者,莫不卻退而還,謝不能得。升一人乃曰:「神之所護,何險之有?聖師在此,終不使吾死於谷中耳。師有教者。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乃從上自擲,投樹上,足不蹉跌,取桃實滿懷。而石壁險峻,無所攀援,不能得返。於是乃以桃一一擲上,正得二百二顆。陵得而分賜諸弟子各一,陵自食,留一以待升。陵乃以手引升,眾視之,見陵臂加長三二丈,引升,升忽然來還。乃以向所留桃與之。升食桃畢,陵乃臨谷上,戲笑而言曰:「趙升心自正,能投樹上,足不蹉跌,吾今欲自試投下,當應得大桃也。」眾人皆諫,唯升與王長嘿然。陵遂投空,不落桃上,失陵所在。四方皆仰,上則連天,下則無底,往無道路,莫不驚嘆悲涕。唯升、長二人,良久乃相謂曰:「師則父也,自投於不測之崖,吾何以自安!」乃俱投身而下,正墮陵前。見陵坐局腳床斗帳中,見升長二人笑曰:「吾知妝來。」乃授二人道畢,三日乃還。歸治舊舍,諸弟子驚悲不息。後陵與升、長三人,皆白日衝天而去。眾弟子仰視之,久而乃沒於雲霄也。初,陵入蜀山,合丹半劑,雖未沖舉,已成地仙。故欲化作七試,以度趙升,乃知(知原作如,據明抄本、陳校本改)其志也。(出《神仙傳》)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