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唐太宗名言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他是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唐太宗的名言還有:《舊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後,唐太宗悼念他時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盛衰得失),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這是一句被後世廣為傳誦的名言。

意思是說「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這堪稱對魏徵人生價值的最佳註釋。現在也有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意思一樣。

鼓勵群臣進諫,自己也樂於納諫,勇於改過,做到了真正的從善如流,這既是唐太宗身上最大的亮點,也是他一生美德的根基,如果沒有這一點,他充其量也不過和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宋太祖趙匡胤等人一樣,只是一名成功的開國君主而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