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灣處處有「雷鋒」(組圖)

作者:戴建業  2012-04-26 17: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6
    小字

臺灣回來一個多星期了,朋友和學生一見面就問我對臺灣的印象。在臺灣講學六七十天,我對臺灣最美好的印象就是濃濃的人情味,臺南更是民風淳樸,使我這個外鄉人感到無比溫暖,臺灣同胞讓我真正體驗到什麼叫「賓至如歸」。

臺灣學生給我的溫暖和感動,我寫在《人間最美師生情》中,稍事空閑我還要寫這些可愛的學生,今天談談我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感受。

我住在「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專家樓裡,住所對面就有一家「原家牛肉麵館」。這家的牛肉麵用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肉,牛肉麵分大、中、小碗,價錢分別是90、80、70台幣,合人民幣約20、18、16元一碗。面裡不僅牛肉很多,味道也特別可口。有一次我在這家麵館吃了一大碗牛肉麵,回到宿舍才發現忘了付款,我匆匆忙忙回去補付面錢,店主非常和善地連聲道謝,我連忙對他說 「應當我謝謝您」。臨走時我笑著埋怨他說:「您明明看著我走時沒有交錢,怎麼不和我講講呢?」老闆爽快地笑笑說:「不就是一碗麵唄,我知道您是忘了。」估計他是看我的頭髮花白,不願意讓我沒有面子和尊嚴。我在大陸生活了五十多年,這樣的店主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要是發生在大陸任何一個地方,別說店主不會連聲道謝,把你罵得抬不起頭來要算你八輩子福氣,弄不好可能還會用拳頭侍候。

另一家我常去的餐館是「台大自助餐廳」。餐廳每餐有很多牛肉、海魚、豬蹄,還有二三十道素菜。這家餐廳是自己先選菜,然後店主再根據顧客選菜的多少算錢。用餐次數多了就與店主和服務員面熟,他們知道我是從大陸來的,我用餐時他們喜歡和我交談,飯後有時給我送點水果和糕點。有一次晚餐後,一位女服務員送我一塊紅豆餅,她說是剛從餅店買的,拿回去明天家人早餐用,還特地告訴我「馬總統也愛吃這種紅豆餅」。在我這個見慣了政客流氓的大陸人看來,馬英九「總統」到這個地方大吃紅豆餅,也許是真的愛吃,也許是選舉的需要,也許親民的作秀,可她深信馬總統真喜歡這種味道——她對人總是朝「好處」想。她的眼神流露著幸福,她的言談浸透了善良,她的笑容更是天真爽朗。店老闆娘也送我一個像大陸粽子那樣的東西,糯米和肉一起粘成長圓柱形,味道非常好——糍、糯、軟、香。老闆娘送東西給我這個顧客吃,大陸朋友可能會從「壞處」想——說她是放長線釣大魚,希望我下次再來光顧,女服務員送東西給我吃,你就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來不來吃飯她都是拿同樣多的工資,我來的次數越多,她的勞動量反而越大。

由於多年胃潰瘍,我早戒了煙和酒,但對茶有特殊嗜好,特別喜歡臺灣的烏龍茶。在大陸時也偶爾有臺灣同行給我送點那裡的茶葉,這次有機會在臺灣講學,我自然要把臺灣好茶品個夠。晚餐後我常一個人溜躂到街上的各個茶莊,去得最多的是林森路上的永隆茶莊,茶莊主陳老闆祖輩是福建客家人,在臺灣生根落地已經二百多年了。他聽說我從大陸來,每次到他茶莊,他和太太都要給我泡上好茶,陳太太特別熱情好客,有時還要拿出點心和水果,次次都是賓主盡歡,我回到宿舍很長時間還口齒留香。另一家永吉茶莊也去得較多,茶莊主人張先生自己是制茶高手,茶莊主要由他太太經營。在這家茶莊品茶和閑談中,我從張先生那裡學到了不少有關臺灣茶的知識。在這些茶莊品茶多了,我內心覺得歉人家的人情,一次我對陳老闆說要買點茶葉,他說回大陸再買也不遲,在臺灣時就到他們茶莊喝茶。其實他們不在乎我一個人買不買茶葉,我看他們對其他顧客也同樣熱情。生意人當然要賺錢,我在這種氛圍裡掏錢也很樂意,不僅買到了好茶葉,也交到了好朋友。我在臺北一家茶莊裡也品了一次茶,主人給我沖泡的是炭焙茶,我一入口就說出了茶的味道,茶莊主人知道我比較內行,又要給我再泡沒有炭焙的青茶(臺灣同胞叫綠茶),可惜我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味。十幾年沒有寫過詩了,在臺灣我一口氣寫了六首《品茶詩》,其中有一首說:「人間方蟻鬥,得失盡雞蟲。烏龍閑飲後,世事入松風。」在臺灣這些茶莊裡品茶,既能讓你聞到茶的醇香,又能讓你感受到情的淳厚。

我剛到臺灣第三天騎自行車,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中年男性,我連忙下車向這位先生賠禮,沒有想到他連連說「不會,不會」。臺灣同胞聽到別人道謝時,通常都說「不會不會」,大意相當大陸說「不用謝」。雖然沒有把他撞傷,但把他身上弄得很髒,我賠禮的確是表達真誠的歉意,他越是和善友好越是讓我過意不去。這種事情要是發生在我工作的武漢,我一定是等著挨罵,甚至還必須賠錢。

高雄、屏東有的商店門前放了一些雨傘,並特地交待下雨時任何人都可以取用。這種情況在我們大陸商店,大概誰也沒有見過。臺灣同胞最聽毛主席的話,臺灣寶島上的「活雷鋒」最多,不信,你一個人到臺灣任何地方走走,隨便找個人問一下道路,只要你連續問幾次路,你一定覺得臺灣人人是「雷鋒」,臺灣處處有「雷鋒」。我和另一位教授在臺北遊玩,準備去中正紀念堂看看,向一位迎面走來的四十多歲女士問道,她先是告訴要買什麼票,在什麼站下車,說完後她還是不放心,又把我們帶到地鐵站幫忙買好票再離開。像這樣的事你在臺灣隨時都可以遇到,臺灣同胞好像沒有把這些當作「好人好事」來宣傳。

在臺灣兩個多月,聽到最多的就是「謝謝」,看到最多的就是笑臉。在武漢大街上聽到最多的是吵架,在人們臉上看到最多的是「戾氣」。

臺灣沒有多少名山大川,沒有多少寬闊的街道,沒有多少高樓大廈,老實說,這些東西都不能吸引我。臺灣的美,不是它的風景,而是它的人情;不能只用眼睛來欣賞,而必須用心靈去感受。

附:商店門前的便民雨傘照片:

2012、4、23

(原標題:人情味——臺灣雜感之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