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出現反常規組合引關注(圖)


中國經濟增長呈持續下滑勢態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13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1%,與此同時,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3.8%。這組新數據引起國際輿論界和國際經濟分析界的重視。

中國今年頭3個月的GDP增長低於此前8.4%的市場預期,延續下滑態勢,創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新低,有分析人士擔心,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將持續下滑。

著名經濟學家、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張煒博士在接受BBC中文網記者採訪時認為,現在就作出中國經濟會出現持續下滑的結論為時過早。

世界市場比中國更敏感

雖然第一季度的GDP增長低於早先的市場預期,但仍然高出官方提出的全年7.5%的增長;即使與新興經濟體相比,8.1%還是相當不錯的經濟增長。所以在近兩年中不必擔心硬著陸。

但是張煒博士認為,這一GDP新數據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許比對中國的影響更大。

作為高速增長的經濟體,中國近年來大量購買世界各地的原材料,推動了整個世界經濟上揚。

而現在對中國經濟增長可能下滑的預期,帶來對世界可能失去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與動力的擔憂,所以仍然不景氣的世界經濟市場,包括股市,對中國GDP的新數據比中國人自己要敏感得多。

除了GDP增長低之外,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還公布,第一季的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了3.8%,據報主要是由菜價漲幅所帶動。綜合GDP和CPI這兩組數字,能看出中國當前經濟政策調整的困難。

違反常規的組合

張煒博士認為,這兩組新數據反映出中國目前出現了違反常規的組合,所以比經濟增長速度有延續下滑的態勢更值得引起關注。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快時,它的通貨膨脹率就會升高;而當經濟增長速度往下滑時,通脹指數也會相應下降。

但中國目前在接濟增長動態地下跌的同時,通脹率仍然保持在對於中國人來說相對的高位逆行。

儘管中國政府提出的控制通脹率的目標是4%,但今年頭3個月就出現的3.8%,應該對當局是一記警鐘,這種狀況可能對中國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調整帶來困難。

張煒博士說,一般情況下,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時,中央銀行會使用包括降低利率、提高貨幣流通量這樣的放鬆銀根的方法來刺激經濟。反之,在經濟增長過速時,會用緊縮方式控制。

但現在中國面對的狀況是,由於經濟增長速度下滑而需要刺激,但同時又擔心通脹率會因此更高,所以張煒博士認為,中國的中央政策的執行會變得更困難,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