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先人智慧傳承:五行學說(上)(圖)

 2012-04-12 13: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歷史淵源

可以肯定,在戰國晚期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且已把生、克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矛盾、統一的模式,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以及整體把握的思想。因為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五帝》篇中記載:「……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那麼,什麼是五行,歷史上又是如何詮釋「五行」的呢?

 「五行」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的《甘誓》與《洪範》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洪範》中則指出「鯀矱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彞倫攸敘……。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檣。潤下作威,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檣作甘。」它提出了為人們所用的以水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質和作用,但是它沒有觸及「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繫。

 「五行」在《洪範》中已被明確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認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時,已將「五行」認定為構成萬物的五種基質。在《左傳》中也存在著「五行」,在這裡,他是被認為是「地之五行」與「五材」、地之生殖密切相關的。

 「五行」是關乎自然的呈現與持續運作。所謂「行」,鄭玄注曰:「行者,順天行氣也。」而《尚書》提到的「五行」則具有一定的象徵的意義--「行」。「行」所指稱的無非是一種自然的「運行」,是依循著本身之為呈現所固有的一種規則而持續運動,是一種自然的作為。因此當鯀矱洪水時,帝要震怒,因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作為,天命之降於禹,是因為禹因勢利導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壞水性,壞了自然之性,定會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導致人怨,是以夏啟伐有扈氏,認為所行之討伐是「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五行」意味著物質運動;意味著萬物之宗。以上古人所云,實際在表達一種思想:不順「五行」而行,則將如有扈氏與鯀般,為天命所棄絕!雖有點唯心之嫌,但也並非不無道理。遇事依循自然,因事而治,一定會比盲目胡為要來的順暢。

又,五行(音杭hang),五排、五列。《素問·氣穴論》:「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素問·氣府論》:「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

陰陽相互作用產生的不同狀態只有五種:一是陰消陽長狀態;二是陽消陰長狀態;三是重陽極限狀態;四是重陰極限狀態;五是陰陽平衡狀態。

在陰陽的運動變化過程中,陰陽平衡點有兩個,一個在陰消陽長過程之中,一個在陽消陰長過程之中,在整個陰陽運動變化中,陰陽平衡狀態也有兩處,一年四季變化中的春分和秋分是生活中最直接的例子。古人為了更加簡潔明晰的表達陰陽,便將陰陽變化規律中的陰消陽長狀態以「木」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陽極限狀態以「火」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陽消陰長狀態以「金」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陰極限狀態以「水」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陰陽平衡狀態以「土」的形象來替代表示,於是就產生出了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為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的五種不同存在狀態,它既是動態的又是相對靜態的。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說「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陰陽之氣也」,此一語道破天機也。五行是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產物,陰陽才是五行變化的原動力。

五行和陰陽本質有二: 

一、五行是陰陽的不同的組合狀態;

二、五行是陰陽交互運動的不同階段。

如果把太極圖陰陽S曲線比作波浪運動,那麼五行是陰陽波浪運動的不同波段。太極圖恰好說明陰陽和五行的關係。 

五行和陰陽的關係

水、木、火、土、金。

太陰極限狀態、陰消陽長狀態、太陽極限狀態、陰陽平衡狀態、陽消陰長狀態。

理論基礎與真實本質

1、五行的理論基礎

古代的人們創造了五行,在幾千年的實踐運用中也證明了五行的有效性和正確性,至於古代的人們是在什麼理論基礎上,用什麼的方法和原理來創造出五行,一直是現代人迫切需要理解的重點問題,當人們懷著解惑的心態翻閱古今的典藉,試圖找到產生五行來源的原委時,得到的只有失望,雖然現在人們對五行的成因有諸多的解釋,遺憾的是沒有人能明確地說出創造五行的原始依據、過程、和原理,而最大的遺憾則是古代那些創造五行的先輩們,沒有將五行的產生原理和創造過程流傳下來,讓後人在黑暗中摸索了幾千年也搞不明。

五行這一套性質標準與關係定律是建立在什麼理論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呢?雖然肯定五行首先是來源於實踐的認識,但將這個由實踐的認識提高為普遍性的理論,就必然有一個相適應的基礎方法,有一套可靠的現實依據,有一個順應自然的發生過程,簡單一點說,是它必須有一個理性的基礎,再在這個理性的基礎上,通過思維創新而創造出來。

創造五行的理性基礎是什麼呢?從《出生時間與命運》中已經說過,陰陽是宇宙的基本法則,宇宙間一切事物都由陰陽相互作用而產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陰陽產生,那麼五行作為一種實質性的事物形態,它產生來源也不會例外,也必然由陰陽為基本材料生成。否則的話,陰陽理論就不能成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陰陽又是怎樣生化出五行的呢?在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摸索中,可以發現有一套相關的理論能夠為人們帶來有益的啟發,它就是《易經》中的八卦。稍微讀過《周易》,或者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定認識的人,對八卦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八卦為乾、坤、艮、兌、離、坎、巽、震八個經卦,可以構成六十四個復卦,按照出生時間與命運一書的解釋,八個卦都有各自的五行性質:

震為雷的性質為木,位於正東方;兌為澤的性質為金,位於正西方;離為火的性質為火,位於正南方;坎為水的性質為水,位於正北方;坤為地的性質為土,位於西南方;艮為山的性質為土,位於東北方;巽為風的性質為木,位於東南方;乾為天的性質為金,位於西北方。

從八卦中看到,離為火位於正南方,坎為水位於正北方,震為雷位於正東方,兌為澤位於正西方,在這幾個方位中,同五行中的火位於南方,水位於北方,木位於東方,金位於西方的定位是一致的,雖然八卦的性質屬性是以五行的性質屬性為標準劃分的,但這種劃分在充分地說明瞭八卦的性質和五行的性質有了一種和諧的溶合,特點是八卦中的離火和五行中的南方火同為一物,八卦中的坎水和五行中的北方水同為一物,五行與八卦中的水與火兩項基本物質元素具有的同一性,絕對不是偶然因素的巧合,而在表明它們之間有著必然性的關係。

人們已經知道,八卦是由陰陽產生,陰的性質為黑暗寒冷,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水,陽的性質為明亮炎熱,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火,陰與陽之間的不斷相互作用,先生化出四像,再生化出八卦,應該注意到,八卦是由陰陽為原始材料生成,這就是說,八卦中金、木、水、火、土的五種性質事物,全部都由水與火兩種性質為基礎,再經過相互作用後的產物,在注意到這個生化來源後,可以看到,陰陽的水與火,和五行中的水與火,和八卦中的水與火,同屬於一樣的物質,由此可以肯定地說,五行的產生來源,必定來自於陰陽,陰陽不但是生化八卦的母體,同樣也是生化五行的母體。

是陰陽生化出五行嗎?在最早系統性地解說五行的《洪範》中,根本就沒有提到過陰陽,沒有提及過陰陽與五行的關係或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既沒有表示過,也沒有暗示過五行的來源出自於陰陽。甚至在《周易》中,也沒有發現陰陽與五行有什麼必然性的直接生化關係。人們從史書的記載中,發現陰陽與五行相結合,是到了戰國時期才出現的事,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從陰陽一詞最早出現的時代,從五行最早出現的時代。沒有什麼確實的記載證明兩者有著必然的生化關係,能夠證明陰陽生化出五行的唯一條件,只有陰陽是生化宇宙一切事物的基礎材料這一條依據,單憑這一點,還不能能夠證明五行來源於陰陽。

應該注意到,八卦中的不同性質,是以四像為基礎,在每一像上再另加一陰或一陽而生成,而四像則由陰陽相互變化而產生。為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的四個標定點,四像有東、南、西、北的分屬,少陽歸屬東方,形象為青龍,性質為木;太陽歸屬南方,形象為朱雀,性質為火;少陰歸屬西方,形象為白虎,性質為金;太陰歸屬北方,形象為玄武,性質為水;如果將四像與五行相比較,就會發現雙方有非常多的相同之處,五行木歸東方,火歸南方,金歸西方,水歸北方,土歸中央,四像只比五行少了一個中央方位。

從四像與五行有這麼多相同的情況來分析,如果五行以陰陽為基礎來源而產生的話,顯然是有一定根據的。

2、五行的真實本質

如果要清楚地認識五行的真實本質,必須從陰陽的變化規律中找尋。我在《陰陽的變化規律》中指出,陰陽變化規律有一個規範性的程序化過程,共分為陰消陽長、重陽必陰、陽消陰長、重陰必陽四個步驟,在陰陽的變化規律中,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陰陽相互消長;二是陰陽相互轉化。同時也指出,陰消陽長和陽消陰長都為一個量變過程,特點是雙方的量變可以引發整體的質變;重陽必陰和重陰必陽都同為一個質變過程,特點是雙方的質變轉換會引發雙方量變趨勢的改變;在陰陽的運動變化規律中,於是就存在了幾個非常重要的具有標定作用的坐標點,它們分別為兩個陰陽平衡點和兩個陰陽極限點,兩個陰陽平衡點都顯示為雙方在量上的對等均衡,兩個陰陽極限點都顯示雙方在量上發展的最大極限。

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的兩個平衡點和兩個極限點,共同構成了一個可以標定陰陽運動變化全過程的坐標系統,將四個標定點用擬物化來表達,從便成為了四像產生來源。那麼,陰陽的變化規律又是怎樣生化出五行的呢?

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從陰陽的變化規律中可以看到,陰陽相互作用產生的不同狀態只有五種:一是陰消陽長狀態;二是陽消陰長狀態;三是重陽極限狀態;四是重陰極限狀態;五是陰陽平衡狀態。這五種狀態就是五行的真實本質。

在陰陽的運動變化過程中,陰陽平衡點有兩個,一個在陰消陽長過程之中,一個在陽消陰長過程之中,這說明在整個陰陽運動變化中,陰陽平衡狀態也有兩處,為什麼在四像中要將兩個平衡點分開來用,而在五行中卻要將兩個平衡狀態合二為一?原因並不複雜,在四像坐標中,兩個陰陽平衡點的狀態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平衡點前面與後面的變化,作為一個坐標中的標定點,平衡點在坐標中起到的是界定作用,但在五行中,兩個平衡點顯示的狀態都相同,但這個平衡狀態不起什麼標定作用,只是作為一種性質狀態,所以兩者可以合併為一。

四像是古代的人們從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找出具有特別標定意義的點組成的可以標示陰陽運動變化全過程的坐標,五行則是古代的人們從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對運動變化產生的不同狀態以性質為主體作出的分類。

五行以其本質在告訴人們,五行體現的是陰陽在運動變化過程中的運動狀態,是建立在陰陽相互作用而發生變化這個基礎上的全面性擴展細分,並且突出性地表達出五種不同狀態的各自特徵和特性,人們創造五行,只是根據陰陽變化規律中的五種不同狀態,各自作出一個明確性的性質表達。

陰陽只是一個形象,一個「對立統一」的具體形象,它沒有具體性的指定事物,是一種泛指的,具有廣義性功能的大眾化公眾形象,陰與陽這兩條統管一切事物的綱領也只是有特定的性質,而沒有特定的事物。五行從陰陽的變化規律中產生,為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五種不同量變狀態,由此可知,從陰陽的運動變化而產生出來的五行,也不是具體性的指定事物,而是五種特定性質的運動狀態,只能具有特定性質內容的抽象性廣泛意義,為一種理性的性質表達。

古代的人們將陰陽變化規律過程中的五種不同量變狀態稱為「五行」,其意是表示這五種狀態中的每一種狀態,都具有特定的廣泛性意義表達,都代表著一個行列系統的相關性質,五行其實是五個行列系統狀態的簡稱。

古代的人們可能覺得,以陰消陽長狀態、重陽極限狀態、陽消陰長狀態、重陰極限狀態、陰陽平衡狀態用為日常的表達方式,在實踐運用頗有點複雜,不夠簡潔,而最大的缺點是不容易在不同知識層次的人群中推廣,人們創造五行,目的是為人們提供把握事物運動變化的基本原理,讓人們掌握這些知識來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太過複雜的理論原理,不容易為低知識的人所掌握,於是人們也像創造陰陽一樣,採用了一種模擬化的形象表達方法,將陰陽變化規律中的五種狀態以鮮明的具體性形象作出簡潔的替代。

人們將陰陽變化規律中的陰消陽長狀態以「木」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陽極限狀態以「火」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陽消陰長狀態以「金」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陰極限狀態以「水」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陰陽平衡狀態以「土」的形象來替代表示,於是就產生出了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

將陰陽運動變化產生的五種狀態進行了形象化的的處理後,大大地方便了記憶,以這些日常見聞的物質形態為形象,有這樣的最大好處,在實踐的運用中,只要記住了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明白了它們只是一個個表面上外在性的形象化代表物,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掌握了統管一切事物的五個行列的性質特點,可以輕鬆地掌握陰陽在運動變化過程中五種不同狀態的具體性質,明白到金的真實本質為陽消陰長狀態,木的真實本質為陰消陽長狀態,水的真實本質為重陰極限狀態,火的真實本質為重陽極限狀態,土的真實本質為陰陽平衡狀態。

在長期的實踐運用中,五行為五種性質狀態的實質逐漸被人們淡化,而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則被人們誤當為五行的本質,所以一說到五行,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這就是在說金、木、水、火、土。

3、五行性質的屬性範疇

金、木、水、火、土為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五種不同量變的存在狀態,從陰陽是生化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基礎材料這個認識出發,宇宙中多姿多采的所有事物形式,都是不同量變狀態的陰陽相互作用而產生,在不同的陰陽量變對比中,自然會產生出不同的事物形態和運動狀態,由於陰陽相互作用中的變化狀態只有五種,從本質上說,宇宙中一切事物必然是陰陽五種變化狀態的產物,從這個認識基礎上看,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必然性地在五行體系中有一個具體性的固定性質,而且這個性質是絕對不變的,比如人、動物、植物、礦物,它們由不同的陰陽狀態所產生,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但從現象來說,任何事物都不會永遠地處於靜止狀態,靜止是暫時現象,運動是永遠的本質,在不停的運動變化過程中,事物所處的狀態也會不停地發生變化,因此,一件具體性事物的五行屬性,可以跟隨時間、環境、條件的改變而相應發生改變,比如草木的性質屬於木,當它發生燃燒時,就變為火;一件物體位於東方時,其性質定為木,當它轉移到南方後,其性質則定為火;一個人的性格處暴燥時,屬於火,當處於柔弱時,則屬於水;從運動觀點上看,事物的五行性質有一個相對性變化,由於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都由陰陽量變產生,所以事物發生的變化狀態,也必然只有五種,絕對不會多,也絕對不會少。

從不變與可變的原因中認識到,事物的五行性質有一個絕對性和一個相對性,絕對性是指事物由整體內陰陽量變對比形成的不可改變的固定狀態,也是事物的基本形態,相對性是指事物在運動變化過程中的不同表現,這個表現是各種因素的綜合性作用反映。

現實世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著無窮無盡的事物在不斷地發生,雖然以陰陽的運動變化原理,一切事物都必然歸屬於五行,但如果僅僅以簡單的五種狀態,就將豐富多彩和千變萬化的宇宙萬事萬物包容在一起,是不是有點過於簡單化?

必須看到,五行雖然只是五種狀態,但每一種狀態都包含著一個由無數相同或類似狀態的事物組成的範疇,比如陰消陽長狀態,它可以分為兩種上不同形式的陰消陽長,一為在以陰大於陽狀態下的陰消陽長,二為陽大於陰狀態下的陰消陽長,前者為陰消陽長過程中的前一階段,後者為陰消陽長過程中的後一階段,再深入地看,陰消陽長有著無數個不同的力量對比,形成一條雙方力量相互在不斷消長的比例過程。

比如重陽極限狀態,它的標準形式為火,在實踐中,人們可以發現到,同是火,由於產生的基礎來源不同,在溫度上就有不同的表示,少量的物質燃燒可能只有幾百度,大量的物質快速燃燒可能有幾千度,這說明,重陽極限狀態可以由不同的極限量而形成一個變化系列。

又比如陰陽平衡狀態,它可以分成為量的平衡與質的平衡,在質上的平衡可以表現為量上的不平衡,在量上的平衡可以表現為質上的不平衡,而由不同等量陰陽平衡形成狀態,就可以形成一個量化系列,一幅《太極圖》明顯體現的就是量上的平衡和質上的不平衡,另外又體現為相反性質在等量上的制約平衡。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還有一項重要的規律過程在證明五行完全能夠將所有事物包藏在內,而不會被遺漏,由於一切事物都必須服從大自然中不可抗拒的生死規律的擺佈,都必然性地共同走上一條從發生到興旺,從興旺到衰落,再從衰落到消亡的道路,我在《陰陽的產生來源》中已經解釋過,這條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的本質,其實就是陰陽運動變化規律在事物中的具體性體現,如果將這條自然規律進行詳細分解,也必然會分解出五種不同的狀態,當所有事物在沿著生與死這條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在發生運動變化時,其變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也只會出現五種狀態,事物的性質變化也只能在五行的性質之中發生相應的變化。

五行中的每一種狀態,都包含著一個行列化的相同性或類似性的範疇,於是簡單的每一種狀態都變成了一個具有集成化性質的狀態,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就成為了具有集成化的簡潔性形象

五行總論

五行的性質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個性質,依次如下:

木-好華美,且具有風雅的個性。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愛,又行善的意思。

火-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禮,就是為人謙讓謹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性情溫厚篤實,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就是又誠實又溫厚誠懇之意。

金-性情剛強,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義,就是崇善棄惡,事事都順理。

水-人聰明,並能推測事物。水性代表智,就是觀察事物詳細,對於任何事能預知前兆,善理權謀術事。

也可以說是仁、義、禮、智、信的五行。


中醫五行生剋圖中醫五行生剋圖

五臟:木性為肝臟;火性為心臟;土性為脾臟;金性為肺臟;水性為腎臟。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紅色;土代表黃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方:木為東方,火為南方,金為西方,水為北方,土為中央。

五行相生相剋原理

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剋’。‘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剋’就是互相反駁、互相戰鬥、制衡。根據宇宙的磁場原先是浩瀚的大海(水).在海中產生了植物(木).再經由太陽(火)的照射慢慢的有了陸地(土).再從陸地中去發現了鐵的礦物質(金).爾後從鐵礦中提煉成鐵器做成盆子來取水。這就是大地自然的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環狀態。

又赤裸裸的大地一定要植樹(木),用大樹的根來拱固土質大雨來時才不會土質流失(土),大雨會造成水災就必需用土來筑牆保衛家園(水),古時家園的門口都要擺個大水缸下雨時備水以備火災可滅火(火),為保衛家園及家中煮飯生火必需有刀槍斧頭器具所以要提煉頑鐵(金),生火需要用鋸子斧頭來劈材(木),這自然的相剋制衡道理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天地間的萬物產生之後,雖然有相生但也要有制衡,如水會使樹木生長,也會使土質流失,而木按照‘木克土’的道理來克土,這就是自然的循環狀態。

金:白色,位置:西

木:青色,位置:東

水:黑色,位置:北

火:赤色,位置:南

土:黃色,位置:中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