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李婉君綜合報導】不久將卸任的溫家寶最近音量越來越高,「異動」頻頻:三月中,他在兩會最後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警告說,文革悲劇可能會重演,除非緊急進行政治改革,並劍指薄熙來及其「重慶模式」;四月初,在南方視察時發表講話稱,四大國有銀行權力太大,應打破壟斷。最近,網上還盛傳溫家寶多次在內部提議「平反六四」。
以致有外媒驚呼:溫家寶最近是怎麼了?如果溫家寶如批評者所言,是中國的「影帝」,那麼他是否正把最精彩的一幕留到最後?
沒有強大政治靠山的溫家寶,是中共政壇的一個異數。他父母都是普通教師。1960年,溫家寶考入北京地質學院;1968年到甘肅省地質局任技術員,逐步升至副局長;1982年從甘肅上調中央。隔年,在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大量選拔年輕幹部出任副部長的熱潮中,41歲的溫家寶被任命為地質礦產部副部長。
1985年,溫家寶再獲胡耀邦提拔,出任中共中央辦公廳(簡稱「中辦」)第一副主任,一年後晉升主任。中辦是中共中央的神經中樞,負責處理黨政核心文件和安排主要領導人活動。中辦主任的實際地位高於一般部長。溫家寶在此職位上一呆七年,是胡耀邦和趙紫陽的「大管家」,但他這兩名老上司,雖官至中共總書記,皆因思想開明,遭中共「廢位」。
圖:胡耀邦(右三)和溫家寶(右一)
1982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是改革開放早期平反冤假錯案和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具體執行者,1987年被指責反對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辭職。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辭世,民眾對他的追悼演變成全國性學潮,最終形成六四事件。
1980年至1987年任國務院總理、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在任期間是中共改革派重要領袖之一。他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並提出進行政治改革,打擊腐敗,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反對武力鎮壓,招致鄧小平等中共元老們的不滿,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職務,成為「終身囚徒」,直至2005年逝世。
圖:1989年5月19日凌晨,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拿話筒者)到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學生,在趙紫陽身後的是溫家寶(右二)。趙紫陽探望學生後,拒絕參加當天宣布戒嚴的大會,請假三天。
迄今為止,溫家寶政治生涯中最經典一幕發生在1989年5月19日凌晨,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學生。現場一張照片顯示,當時站在趙紫陽肩膀後面的人,就是溫家寶。
當時,普通民眾對胡耀邦和趙紫陽的評價積極。但六四之後,由於涉及敏感,大陸傳媒對二人鮮有提及,歷史教科書至今甚至隻字不提,造成記憶缺失和歷史斷層。
2005年1月17日,趙紫陽在北京醫院逝世。新華網只用了54個字,發布趙紫陽逝世消息。期間,未見報導說溫家寶看望過病重的趙紫陽。
但2010年,溫家寶發表了署名文章「再回興義憶耀邦」,引起海內外輿論諸般「解讀」和「遐想」。文章中溫家寶用略帶傷感的筆調,回憶了與胡耀邦一起工作的日子,並稱「睹物思人,觸景生情」。
《南方週末》評論該文稱,作為一國總理,溫家寶以個人名義,撰文紀念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且文章發表在中共中央機關報 《人民日報》顯著位置,發表時間4月15日也只是胡耀邦逝世21週年紀念日(並非逢十逢五的週年忌日),這是一種非同尋常的要素組合。
JOHN GARNAUT在其「溫家寶的復仇」一文中稱,胡耀邦在1987年被清除後很大程度上仍被官方所粉飾,原因在於胡耀邦沒有公開挑戰黨。他的支持者,包括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他們四人在新年期間都會定期走訪胡耀邦家,但他們當中只有溫家寶公開繼承了胡耀邦的政治遺產。
胡耀邦最小的兒子胡德華,一個月前在中國媒體採訪時罕見地闡述說:「我的父親和鄧小平之間的區別是:鄧小平要拯救黨;我的父親想救的是人,普通的老百姓」。
圖:2012年3月14日,兩會結束後,溫家寶抵達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圖片:路透社)
今年是溫家寶進入中央第30個年頭。3月14日,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召開面對中外記者的新聞會。他在開場白中說:「今年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並說「我將在最後一年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永遠和人民在一起。」
他在一萬多字的問答中,33次提到「人民」一詞,14次提到「國家」,沒有一次提到「共產黨」這個詞,「黨」這個詞字只用了5次,一次是提到粉碎「四人幫」時說「我們黨」,一次是「黨員」,一次是「黨的政策」,一次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一次是「黨的基本路線」。這跟以往講話大有不同。
JOHN GARNAUT在其「溫家寶的復仇」一文中稱,溫家寶將薄熙來的下臺視為一個能進一步推動改革的契機,但黨內的權鬥使他舉步維艱。而溫家寶轉向中國的普通公眾,部分原因是在中共內部進行改革的道路已被堵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溫家寶在引導公眾去給一項欠缺公正的(中共)體制施壓,而該體制正是他畢生為之奮鬥,最終卻無所適從的政黨所造成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