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在尖端科學、軍事及國防工業等重大領域的全方位應用,網路已成為一個戰略意義日益重大的空間,甚至被形容為防衛領域的第五門戶,而涉及工業和軍事機密的全球網路諜戰也漸路端倪,形成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以致西方國家紛紛制訂網路安全計畫,建立反網路諜戰系統,組建網路戰部隊,以狙擊黑客竊取軍事、工業或商業機密;或者未雨綢繆,為未來可能爆發的網路空間大戰做準備。據美國《防務新聞》週刊最近披露,經過數年籌備,美國首支網路戰部隊已基本組建完成。
2007年,波羅的海前蘇聯加盟國愛沙尼亞實行「非蘇化」 ,拆除位於首都塔林市中心的蘇軍解放塔林紀念碑時,曾爆發俄裔族群與愛沙尼亞人之間一場嚴重騷亂;此事在莫斯科和塔林之間引發一場外交危機,當時俄羅斯間諜部門襲擊了愛沙尼亞政府的官方網站。從這件事,美國和北約第一次意識到網路戰的重要性。
而最近有關網路諜戰的最新動態,是來自中國的軍事黑客引起了五角大樓的高度警惕,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指中國網路間諜對美國軍方構成了嚴重威脅。這份報告是由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委託國防工業集團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調研後起草的。報告認為,中國網路間諜的能力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中國軍事專家基本能夠準確地確定美國軍隊的後勤基礎設施位置,對美國指揮系統及戰略要地瞭如指掌。報告認為,一旦美中兩國間發生戰爭,中國軍隊幾乎可以準確襲擊美國的戰略目標,這對美國軍方顯然是一大威脅。
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網路空間戰,美國幾年前就已著手組建網路戰部隊。2009年5月4日,美國空軍公布了網路戰部隊專用徽章,徽章的中心是一個代表地球的圓形圖案,交叉圍繞地球的是兩個橢圓形軌道,代表軍用衛星,徽章的兩側則是代表美國空軍的羽翼。而據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今年2月27日發表的一篇題為《美軍網路旅正在成形》的文章披露,經過三年的秘密籌組,美國的這支網路戰部隊現已基本組建完成。
《防務新聞》週刊文章說,美國陸軍於2011年底成立番號為第780的軍事情報旅,隸屬美國陸軍情報及安全司令部,由美國陸軍網路作戰部指揮,其任務是蒐集有關潛在威脅的情報。文章引述第780軍事情報旅指揮官喬納森.斯威特上校的話說,這支新部隊編製1200人,目前還未滿員,不過已經有了一個80人的總部和一個營。從人員構成來看,這支網路部隊主要作戰人員的身份十分確定,那就是黑客。美軍稱這些人員為「密碼邏輯網路戰專家」 ,其實就是「軍隊黑客」。這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大編製的專業化網路戰部隊,其網路攻擊能力遠遠超過迄今為止那些有幕後操控的或者是各自為戰的黑客高手。
上述情況表明,美國已經明確地將網路空間作為未來軍隊作戰的一個具體領域。至於這支美軍網路部隊的作戰方式,除了擁有各種網路專用器材之外,很多方面仍屬軍事機密,外界只能想像和猜測。據說有點類似人們從好萊塢科幻巨片中看到的那種情景:網路戰專家坐在一排排的計算機前,面對屏幕,聚精會神,用看不見、摸不著的網路攻擊手段襲擊對手的國家網路系統,或者是在無形的網路空間展開反黑客戰和反諜報戰。
既然美國網路戰部隊基本組建完成,那末,這支部隊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呢?當然,這支網路戰部隊在和平時期承擔的任務範圍也是十分廣闊的,包括蒐集有關潛在威脅的情報,在全球範圍應對包括恐怖份子和黑客襲擊在內的各種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近年,外界有關中國黑客入侵美國企業乃至美國政府機構電腦系統的傳聞甚多,而美國國會在美軍網路戰部隊基本組建完成之際發表針對中國信息戰的長篇調研報告,這也許是個偶然的巧合,但從報告的口氣來看,不排除美國網路戰部隊也將中國列為「攻防」對手的可能性。
美國國會3月8日公布的調研報告就指出,中國軍方非常重視信息戰,並且已經從技術和人員培訓等方面著手為信息戰做準備。解放軍高層認為,能否在未來的戰爭中克敵制勝,關鍵在於誰能打贏信息戰,誰能控制敵方的信息系統。這份長達136頁的報告還說,在過去10年中,研髮網路技術已成為中國軍事和國家發展的基本戰略。如果發生諸如臺灣或南中國海一類的衝突,中國的網路戰將對美國軍隊形成「實實在在的威脅」。美國軍事專家指出,譬如在目前缺乏有關應對網路攻擊的國際法約束的情況下,中國掌握的信息技術可以在臺灣海峽或南中國海危機中延遲或削弱美國的軍事行動。
報告還指稱,中國不少商業公司同外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利用這種關係為中國軍方獲取尖端技術。正是這一原因,中國在軍事科研領域逐步取得領先地位。一旦發生衝突,中國軍方在網路戰方面已具備足夠的能力,對美國的軍事活動造成切實的威脅。譬如中國軍方與中國大型電信企業幕後有密切關係,使他們能夠藉助各種渠道侵入美國軍方、政府和私營企業的網站,有可能造成涉及美國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失靈」。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成員韋塞爾(Michael Wessel)認為,報告提到的多方面情況顯示,中國政府正在達到其制定的網路戰略目標。中國當局今後很難再找藉口說對一些網路攻擊事件不知情。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