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片在華票房多 挑戰中國影業(組圖)

 2012-03-17 20: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阿凡達》成為中國內地市場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  圖片來源: VOA

過去一年,好萊塢大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所向披靡,憑藉20餘部電影拿下中國電影票房的半壁江山。隨著兩國有關增加電影進口協議的簽署,中國電影行業必將面臨來自好萊塢的更多挑戰。

最近公布的中國電影行業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總共引進21部好萊塢電影,僅佔全年播放電影的12%,但這些進口大片在中國拿下的票房卻相當於7.8億美元,超過全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總量的一半。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上個月訪美期間,雙方簽署協議,中國同意每年增加進口14部美國影片,並將美國電影在中國的票房分帳比例從13%提高到25%。

路透社3月16日的分析文章指出,儘管中國電影院經營者歡迎進口更多好萊塢影片,從而提高營業額,但對於中國本土的導演和製片人來說,更多大片進入意味著競爭將更加激烈。

原因和對策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中文化交流民間機構國際中國傳統文學院執行主任崇藝農女士對美國之音表示,儘管中國本土電影的出品數量近年來持續上升,但質量並未隨之跟進。

她說:「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相比的話,我覺得在節奏上要慢得多,還有就是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很難讓觀眾跟劇中的人物發生共鳴。」


《金陵十三釵》導演張藝謀,演員克里斯蒂安.貝爾和倪妮  AP

中國著名導演在上星期參加北京兩會期間也對中國電影業表達了類似的擔憂。張藝謀最近執導的金陵十三釵以74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榮登2011年中國國產電影票房冠軍。不過,和中國市場上票房動輒上億的好萊塢大片相比,本土大片顯然仍有不小的差距。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不久前剛剛舉辦過一場由美中兩國電影業界人士出席的中國當代電影研討會。該校亞洲語言文化系從事電影工業研究的紀一新教授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電影沒有必要完全照搬美國經驗,但好萊塢的某些經驗的確值得中國電影人借鑒。

他說:「恐怕要向好萊塢學一點。比如說某些細節可能要減少,或者少靠文字和對話,然後多靠動作或者鏡頭移動之類。」

中國著名演員、全國政協委員宋春麗在剛剛閉幕的兩會期間對中國電影業的困境提出另外一種解釋。她說,國產片缺乏觀眾,不排除中國觀眾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對本民族的東西不太認可」。

不過,這種觀點受到不少中國網民質疑。有網民在微博上指出,中國觀眾不肯為國產片掏腰包的根本原因在於國產片質量不高、缺乏創新以及製作技術落後。

政策束縛創新

國際中國傳統文學院執行主任崇藝農女士認為,中國目前對本土影片較為嚴格的審批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電影藝術的創新。她說:「也就是說,他們的手腳在多大程度上是被捆住的。如果他真的想寫一些現實的東西,想深挖一些社會問題的話,他是否還能用電影的形式做得到?」

從事電影院運營和影視節目製作發行的傳媒企業星美國際集團董事長秦宏日前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中美兩國最近就增加中國進口電影簽署的協議是一種合適的開放。他說,國產片不可能永遠生存於政府的保護傘下,引入更多競爭將有助於提升本土電影的質量和創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