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館不封門,不是好報館
主筆不入獄,不是好主筆

去年初,《南方都市報》上登載傅國湧先生的專欄文章「民國故事」,介紹戴季陶年輕時的一段舊事。1912年,23歲的戴天仇(即戴季陶)在上海租界創辦《民權報》,「日作千言,洋洋灑灑」。5月20日,發表了一篇只有24個字的評論《殺》。「熊希齡賣國,殺!唐紹儀愚民,殺!袁世凱專橫,殺!章炳麟阿權,殺!」端得是天下奇文、殺氣衝天。

當時,熊希齡是剛剛成立的民國政府的財政總長,唐紹儀是國務總理,袁世凱是臨時大總統,而激起戴天仇殺氣的緣由就是戴反對當局向四國集團借款。章炳麟(即章太炎)大概也贊成借款,被捎帶上了。

兩天後,上海租界便以「任意譭謗」的罪名拘捕了戴天仇,公共租界巡捕房以「鼓吹殺人罪」提起公訴。國內媒體一片嘩然、紛紛抗議,被戴點名要殺的唐紹儀也以國務總理的名義致電上海,公開為戴天仇說話:「言論自由,為約法所保障。」

6月13日,租界會審公廨公開作出宣判:戴天仇涉嫌「鼓吹殺人」,最後以「罰洋三十元」結案。而戴天仇一出獄,即在編輯室牆上大書:「報館不封門,不是好報館。主筆不入獄,不是好主筆。」

(看中國編輯註:該文是舊聞再次轉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佚名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