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唯一的女村長
薩莉法·卡齊薩達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的阿富汗女性。12歲結婚,生育15個孩子。但她又有些非凡的地方:駕駛拖拉機和摩托車--要知道阿富汗是一個男權社會。她還攜帶一部卡拉什尼科夫步槍,起震懾作用。她也是阿富汗唯一的一位女村長。
薩莉法·卡齊薩達(Zarifa Qazizadah)開著摩托車走家串戶,處理著村裡的事物。她是阿富汗唯一的一位女村長。她的村子位於阿富汗北部的馬薩裡沙立夫。對許多村民來說,一位女性開摩托車是難得一見的景觀。不過,正是村民自發選舉扎莉法為村長。
「人們看到我讓村裡通了電,建起一座清真寺,始終與他們站在一邊,儘管我沒有任何政治職務。因為我幫助了他們,所以他們就選舉我為村長。」扎莉法說。
「謝天謝地我還活著」
自從塔利班倒臺後,扎莉法就致力於改善村民的生活。她也特別維護女性的權益。許多男性並不喜歡一個女人當村長。但扎莉法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包括在肢體上:「我剛開始工作時,有些男性嘲笑我。我就推搡他們,用勇力讓他們閉嘴。現在沒有人敢再嘲笑我了。甚至有些人企圖殺死我,謝天謝地我還活著。」
在女性村民中,扎莉法享有極高的聲望。在村裡,女性可以與男性共同在清真寺祈禱。阿富汗其它地方,女性很少踏進清真寺。扎莉法說:「因為清真寺的事,我們有過不少麻煩。我們以前必須輪換著禱告,男性禱告完了,女性在他們後面拉上一道帘子禱告。如今,男女可以一起禱告。」
「我的心如同流血的海洋」
扎莉法說,女性應當與男性平等生活,因此女性生活的自主權和受教育的權利就格外重要。扎莉法本人只讀過小學五年級,但她卻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方式。
「我12歲就結婚了,從那以後就沒辦法再去學校讀書。但我之前一直是班裡成績最優秀的。每次村裡開會,我因為教育水平不夠而無法發表演講,對我來說都是痛楚的經歷。我的心如同流血的海洋。」
她說,倘若自己晚一點結婚,就可以讀大學,她會希望成為一名法官。如今,她嘗試幫助其他女性實現夢想。
扎莉法會騎自行車、開摩托車和拖拉機。這對她來說不成問題:「有一次,一輛拖拉機陷到溝裡,我就把司機趕下去,自己坐到方向盤前面。他在後面喊,女人不能開車。我只對他說閉嘴,然後自己就把車從溝裡開了出來。他和其他的司機們目瞪口呆。」
扎莉法的工作受到高度評價。阿富汗政府18次對她予以表彰。扎莉法說,自己一定會繼續工作下去,並且會競選國家議會的議員。對她來說,前面還有漫長的里程。
----------------------------
默克爾:德政壇女一號
安格拉·默克爾相貌算不上出眾,從政道路也算不上驚天動地。不過,默克爾7年來是德國政壇無可厚非的「女一號」。
德國戰後史中,恐怕還沒有一位政治家像安格拉·默克爾一樣一度遭到小看:這位來自前東德地區、出身於牧師家庭的女政治家,相貌算不上出眾,穿著也稱不上惹眼,缺少綱領路線,卻以實用主義聞名。而就是這樣一位女性,成了德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理。
默克爾傳記的作者博伊森(Jacqueline Boysen)這樣描述這位德國總理:「她做決定的基礎來自數據和客觀事實,而不是一味遵循政黨綱領或意識形態路線。」事實證明,這種實用主義的做法在事業上幫了默克爾大忙,她從昔日的「前總理科爾的女孩兒」搖身成為德國政壇今天的「母后級人物」,不是巧合,而是有多種原因的。
雖然來自前社會主義東德地區,經歷了冷戰時期,東西德統一等歷史時刻,不過默克爾自己描述童年和青少年生活是「無憂無慮,沒有陰影」。默克爾出身於一個福音新教牧師家庭,是家裡的長女,但是其父母在對子女教育上不是以虔誠新教至上,而是非常重視子女的文化知識學習。在唯物主義論的前東德,出身神職人員家庭的孩子在學校裡都會受到老師的格外「關注」。這也讓默克爾從小就學會了,為人處世要謹慎。
在學校裡,默克爾成績優異,數學和俄語兩科尤為突出。之後在大學的物理專業以及後來攻讀博士都以高分結業。默克爾的第一任丈夫是她的大學同學,兩人在讀大學期間就結了婚。只不過這段婚姻很快以失敗告終。默克爾是安格拉的夫姓,她在離婚後仍保留了這個姓氏。
在前東德這樣一個公民時刻受到國家監控的環境下成長,默克爾也習慣了接受審視的目光。她在參加第一次申請工作面試前,招聘方就已經對默克爾的私人生活狀況瞭如指掌,包括她什麼時候買的第一條牛仔褲,什麼時候收聽過西德的廣播節目等。默克爾說,自己是個「不溫不火」的東德公民,既不是積極的反對派,也不是狂熱的政府支持者。
1982年默克爾在布拉格
「科爾的女孩兒」
默克爾從政多少有些偶然。當年35歲的默克爾擔任前東德最後一任總理德梅齊挨的政府發言人副手,也得以展示她的組織能力。在任這一職務前不久,默克爾加入了基民盟政黨。此前默克爾是一個在學業、工作上勤奮的人,自此她還多了一分事業上的雄心。德梅齊埃之後評價默克爾說,她當年就已經對自己每走的一步都很用心。
默克爾首次當選聯邦議員離不開梅前州當年的基民盟主席君特·克勞澤(Günther Krause)的提拔。前總理科爾在回憶錄裡寫道,如果沒記錯的話,就是克勞澤推薦的默克爾任梅前州的婦女與青少年事務部部長。當然,對於學物理出身的默克爾來說,這個職務似乎不是特別可心。
之後默克爾首次競選勃蘭登堡州的基民盟黨主席,對手來自西德,正是科爾不希望上臺的一位候選人。默克爾也首次成了科爾政治棋盤上的棋子,只不過默克爾的競選以失敗告終。1991年底,科爾任命默克爾為基民盟副主席,成了科爾的副手之一,「科爾的女孩兒」之稱也由此而來。
積攢政治自信
1992年任梅前州婦女青少年部長
1994年,科爾再度提拔「得意門生」默克爾,任命她為環境和核能安全部長。學物理出身的默克爾任此職可謂如魚得水。
上任不久,默克爾就出人意料地換掉了前任的副手,任命了自己的人選。當時媒體對此進行報導時認為,默克爾首次表現出了政客的自信。在核能使用問題上,默克爾當年是堅決的核能擁護者,並表示「核能是安全的且不可替代的」。默克爾逐漸在以男性主導的受前西德影響很深的德國政壇站穩腳跟。
經歷大風大浪
與前總理科爾
1998年,科爾連任失敗,基民盟轉為在野黨,全黨處於震驚狀態。默克爾卻看到了自己在「後科爾時代」的機會。當年的基民盟新的黨主席朔伊布勒任命默克爾為秘書長。
1999年,德國基民盟因非法捐贈醜聞陷入危機,朔伊布勒和科爾成了檢察機關調查的對象。默克爾更顯示出應對危機的能力,並與自己的「恩師」科爾劃清界線。1999年12月22日,默克爾在《法蘭克福匯報》的客座文章裡寫道:「科爾所承認的捐贈醜聞事實給基民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溫和地登上頂峰
2000年4月,默克爾作為朔伊布勒的繼任被選為基民盟黨主席,並成為了該黨新的政治希望。在2005年的大選中,基民盟雖然必須與社民黨組成大聯盟政府,但默克爾登上了權力的最高峰,當選德國總理,成為第一位德國女總理。2009年,默克爾得以連任。
7年來,默克爾在任期內經過了黨內黨外的不少風浪,但均以不溫不火、果斷的方式進行處理。即使在失去多位州長、以及兩位總統辭職的情況下,默克爾仍給人胸中有數,不慌不亂的印象。
拯救歐元的先鋒
「默科奇」
自2008年以來,默克爾逐漸擔當起拯救歐元先鋒的角色。默克爾多次強調:沒有歐元,就沒有歐洲的成就。在救助希臘的問題上,默克爾也抵擋住來自多方的壓力,並與法國總統薩科奇一起,在歐盟範圍內確定了一系列新的財政規定。
默克爾的實用主義原則在日本福島核難後再度顯現。一度的核能擁護者成了支持德國逐步棄核的力量。默克爾承認:「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也要尋找新的對策。」
默克爾作為政治家的領導能力已經在過去這些年得到了充分證實。不過也有來自基民盟內部的批評聲音,認為默克爾把該黨領導偏離了最初的政黨定位。默克爾也直到今天沒有被所有人認為是基督教保守派人民政黨的靈魂人物。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