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司馬遷對韓信的不得已

作者:顏昌海  2012-02-19 13: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漢初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為平民百姓時,很貧窮,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就提前做好早飯,端到內室床上去吃。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胯下之辱」就是韓信少年時代一個有名的故事。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韓信太膽小、太沒用了。其實正好相反,韓信正因為胸懷大志,才能忍受這麼大的屈辱。否則,以一個練武之人,一劍就可以刺死眼前這個當眾羞辱自己的人。而殺人的後果,卻是自己也要被抓去砍頭償命。從這樣一個小故事,也透露出韓信日後成為傑出將領的性格。而韓信這種非凡的氣度,正是他非凡的志向所造就出來的。

後來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又封為齊王。項王派人去遊說他,韓信辭謝說:「我侍奉項王,官不過郎中,職位不過是個持戟的衛士,言不聽,計不用,所以我背楚歸漢。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信,給我幾萬人馬,脫下他身上的衣服給我穿,把好食物讓給我吃,言聽計用,所以我才能夠到今天這個樣子。人家對我親近、信賴,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變心。希望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終於輔佐劉邦取得天下。

漢五年正月,劉邦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韓信到了下邳,召見曾經分給他飯吃的那位漂母,賜給她黃金千斤。輪到下鄉南昌亭亭長,賜給百錢,說:「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召見曾經侮辱過自己、讓自己從他胯下爬過去的年輕人,任用他做了中尉,並告訴將相們說:「這是位壯士。當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殺掉他沒有意義,所以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漢朝開國名將韓信一生的遭遇,就是孟子這句話的實例。韓信是出身平民的英雄、軍事天才。他從小父母雙亡,孤苦無依,卻勤奮向上。他熟演兵法,胸懷大志,有安邦治國的抱負。韓信一生遭受無數磨難,卻是愈挫愈勇、百折不撓,最後終於成就為一代名將。

相傳劉邦打下天下之後,害怕韓信造反,所以打算把他殺了,但是,又怕他帶的士兵太多,所以問了一下韓信目前帶了多少兵?韓信感覺氣氛詭異,因此回答:「兵不知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這個回答讓劉邦不知所措,連軍師張良一下子也算不出韓信到底帶了多少土兵,所以韓信逃過了一劫。(其實韓信所帶的兵,人數隻有23人,劉邦跟張良算不出來以為是千萬人,所以劉邦不敢輕舉妄動了。)而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有一次,漢高祖劉邦問韓信能統率多少軍隊?韓信說:「臣多多而善耳(我是越多越好)。」後來「多多益善」乃史家形容韓信治軍之術,久而久之就流傳著「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歇後語。後世便用來比喻不厭其多,愈多愈好了。

而韓信點兵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猜數遊戲。這類題目看起來是很難計算的,可是中國古時卻流傳著一種演算法,它的名稱也很多,宋朝周密叫它「鬼谷算」,又名「隔牆算」;楊輝叫它「剪管術」;而比較通行的名稱是「韓信點兵」。最初記述這類演算法的是一本名叫「孫子算經」的書,流傳到西洋以後,外國化稱它是「中國剩餘定理」。

韓信,大漢王朝開國第一功臣,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平生無一敗績的傑出將領。他精熟兵法韜略,在征戰中屢出奇謀,未嘗一敗,給後世留下了許多著名戰例和奇妙策略。而他在初出茅廬之際便因謀略傾倒了劉邦的謀士蕭何,以至有了「月下追韓信」的歷史典故;他在拜將之初便推演勾畫出未來天下之局勢,定下了如何擊潰諸國、一統天下的作戰方略,可謂文武全才。楚漢時人推許他為「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後世讚譽其為「戰神」和「兵仙」。在北宋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鑒》中評價他說,「韓信首建大策」,「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關於韓信的民間傳說有很多,這裡僅列舉幾例史書上記載的傳世故事:

韓信少年時雖是沒落王孫子弟,但自小勤學兵法韜略,胸懷大志,少年時有一次走在街上,有個屠戶少年見他落魄,卻身形魁偉,腰挎寶劍,便攔街挑釁道:「你果有膽量,就來殺我啊;沒膽子殺我的話,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吧。」韓信端詳了他片刻,就真的從他的胯下鑽過去了。眾人皆笑,以為韓信是懦夫。韓信功成後還鄉,封給屠戶中尉的軍職。

韓信率漢軍與趙國成安君戰,背水列陣,敵帥大笑,傾盡全力與漢軍決戰,漢兵置諸死地而後生,拚力死戰;韓信料定敵營空虛,早安排下輕騎兵突襲趙國大本營,拔下旗幟,換上大漢軍旗。趙軍準備回營時,發現營旗已換,不知虛實,以為漢軍已完全攻佔趙營,軍心大亂,漢兵前後夾擊,大敗趙軍。

韓信率兵與楚齊聯軍在淮河附近對陣,敵軍勢大,韓信令人製作了上萬個盛滿黃沙的皮囊,連夜堵在淮水上流,自己帶兵渡過淮水來襲擊敵軍。交戰之後假裝敗走,對方大喜,趁著自己兵多將廣,全力追擊漢軍。見敵軍將帥渡過淮河,漢軍刺破皮囊,黃沙流失,淮水復流,將敵軍截為兩段,對方主力倉猝之間不能渡河,主帥被漢軍殺死,敵兵潰敗。

漢王劉邦被楚軍圍困於固陵,危在旦夕,便請齊王韓信來援救,承諾擊退楚軍後將大片土地送與韓信。韓信與盟軍出兵,重重圍困楚軍於垓下。因項羽驍勇,韓信便安排大批軍士在夜間吟唱起悲涼的楚歌,楚兵思念故土,軍心動搖。楚霸王項羽大驚,以為家鄉也已被漢軍攻佔,吟唱悲歌的是歸順漢軍的楚地戰俘,便無心戀戰,率兵突圍。因無顏回鄉見江東父老,與漢軍激戰,自刎身死。漢軍得勝,很快就統一了天下。

韓信用兵如神,戰無不勝。項羽恐懼,知道韓信的選擇是決定楚漢兩國未來命運的關鍵,就派說客來齊國遊說韓信,具陳劉邦的不可信,欲與韓信修好,三分天下。韓信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離,遂拒絕項羽。齊國謀士蒯通亦再三勸韓信自立,以免將來功高震主,功成受誅。韓信猶豫,最終不忍背叛劉邦。平定天下後,韓信果然因才遭忌,接連被貶,最終被陰謀家呂后騙入宮內,以謀反罪名被誅殺。

因韓信被扣的是謀反罪名,所以在西漢時作成的《史記》中對他也是頗有貶抑,實在是因為司馬遷因李陵投敵案遭受宮刑,若秉筆直書,在當時的環境下,這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的《史記》巨著也很可能被當朝毀去,無法留傳於後世。但韓信的精彩故事和驚世奇藝一直在民間被廣為傳誦,至今不衰。宋朝的《事物紀原》中記載了他曾利用風箏來測距,而在中國民間古老相傳,變幻無方的中國像棋便是由韓信發明,或為紀念韓信而創製。棋盤上特有的「河界」是他在實戰中經常運用的戰略元素,雖然後來歷經演變,加上了「炮」子,但當時標注著的「楚河」、「漢界」的時代稱謂一直留傳到了今天。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