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勞動環境的報導引發強烈反響

最近指責中國工廠勞動條件惡劣的報導引發中國網民對中國的勞動法及其實施情況進行審視。

《紐約時報》上星期發表兩篇文章,描述了美國技術巨頭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供貨工廠的情況。報導詳細記述了富士康公司運營的工廠的勞動條件。富士康是臺灣公司,大部分蘋果產品由這家公司組裝。

《紐約時報》描繪了這些工廠「艱苦的工作環境以及嚴重的、有時是致命的安全問題」。報導說,工廠員工嚴重超時工作,有時每週工作七天,他們住在擁擠的宿舍裡。

富士康否認存在這種工作環境,同時蘋果總經理庫克給僱員發送的電子郵件說,有關該公司不關心員工的任何暗示都顯然是錯誤的。蘋果公司沒有回覆美國之音普通話組的電話。

《紐約時報》的報導還援引一名前蘋果公司主管的話說,中國工人適應性強,工作努力,因此蘋果公司在中國的生產比在美國的效率高得多。

北京的財經雜誌《財訊》在其網站上刊登了這兩篇報導的中文譯文,隨後在網上廣泛流傳,並有數百名讀者留言評論。

一名匿名讀者說,看到由於剝削中國工人更容易,公司紛紛被吸引到中國,他無語了。他寫道:「良心的缺失突然變成了一個優勢。」

但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的劉孟奇教授(音)說,來自外國公司的壓力已經促進了中國勞動條件的改善,特別是在外資工廠集中的南部和沿海地區。

劉孟奇說,最低工資、政府監管以及公司的審計程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劉孟奇在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上給政府和企業提供諮詢。她補充說,工人比過去更瞭解自己的權利。

劉孟奇說,現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面保護工人權益的制度,不管工人是在哪個部門或哪類公司工作。

谷歌中國的前總裁李開復承認蘋果公司為其工人做出了努力,但他認為蘋果應當做出更多的努力。

李開復在他的微博上寫道,蘋果一方面不斷要求供貨商為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同時卻要求供貨商把價格壓到最低。這篇微博有3000多萬人跟貼。李開復說,蘋果公司應當拿出更多的利潤來改善工作環境和保護工人的安全。

自從2008年以來,中國制定的新勞動法從紙面上要求僱主為其工人提供沒有先例的保護。但勞工權益組織說,這項法律的實施程度一直很低。

南加州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陳百助說,新勞動法首次使工人能夠控告僱主違約。他說,中國目前的環境是政府比過去更傾向於勞動保護。

中國工人自己可能最終會厭惡繁重和單調的工廠工作。

一名28歲的網際網路用戶說,他在一家工廠工作六年後,決定自己做小生意。

他說,這樣做的原因是在那家工廠看不到前途。他勸年輕人不要在工廠干太長時間。他說,這很可能是一種毫無希望的經歷。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