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房地產放緩對經濟的影響——進一步思考

 2012-01-31 13: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我在前一篇文章大致評估了房地產放緩對中國令人注目的GDP增長的潛在影響。依據一些官方在這個星期初公布有關2011年的數據,我得出的結論是,且不說實際收縮了—即使物業投資保持不變(零增長),也足以輕易的把中國經濟推向"硬著陸"的境地。

興業銀行的姚偉—我引用過他的部分數據—看來讀了這個博客,而且發表了能給我們正在研讀的數字提供有用見解的評論。他指出,雖然GDP數字反映了累計的附加價值,"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是個無所不包的總和,當中不但包括了施工的附加產值,而且還包含了物力的投入,以及土地等現有資產。

根據這種觀察,我認為公平一些的說法是,我的計算也包括了上游產業如鋼鐵和水泥輸出受到的影響,這些產業的附加價值是包括在投資總和之內的,但它們不包括那些行業因應與日俱增的需求預測,持續快速增加投資以擴充產能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我先前估計的GDP回落數字,只反映了建築放緩對這些行業所貢獻的GDP的部分,而非全部影響。

我認為,基於兩個原因,應該把賣地收益也算成對GDP的貢獻。我明白這樣說有點不合常規,所以先解釋一下:第一,中國發展商在買地時付出的一部分代價是所謂的"初始發展"—把原來的居民移走、拆卸、清理和夷平,以及安裝基礎設施—這些是地方政府拍賣土地前發生的事。在北京和上海,這個過程相當透明,而且法律將有關費用限制在整體土地價格的適當比例之內。然而在其他城市,這個過程可以非常不透明,相關費用更佔了土地標價的一大部分,這當中大多數進入了地方官員和他們的朋友的私囊。不管人們對這種做法怎麼想,它的附加"價值"包含了一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儘管可疑),而不是原先存在的資產。土地本身的基本價值包含的投資總額在比例上說,較人們依據拍賣價格推論出來的要少得多。

其次,土地收入本身可能並不反映任何上游GDP的貢獻,但他們的確以地方政府開支(在C+I+G+X=GDP這個算式中的"G")的形式支持了大量的下游經濟活動。賣地收入佔中國各地地方政府預算的大約40%。我們甚至還沒有談論地方政府發起、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資助的投資項目;我們也沒有談論有關它們償還貸款能力的問題—我將中國數據2B中討論這兩個問題。我們正在談論的是日常經營開支:警察、醫院、學校、和其他社會服務。沒有賣地收入,那些(對GDP有貢獻的)開支便拿不出來。這正是《財新》雜誌報導,已經開始在中國各地發生的事。

即使房地產投資數字和GDP數字在衡量對象方面不完全吻合,我還是認為比較兩者可以提供一個合理的窗口,讓我們看到房地產放緩對GDP的直接影響。

說了這點,我想強調,我在這裡的計算並不是作為2012年會發生的事情究竟是什麼的精確預測,而只當作是測試一種想法,用以顯示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對高水平、而且不斷上漲的房地產投資的倚賴程度之深。要把主要部分拿走,並不需要崩潰,只需要使那失控的增長率放緩,就可以讓資金池乾涸。

如果投資額真的下降了—這是並非完全不可想像的事,要是參照其他物業繁榮和蕭條情況的話—景象會更糟。例如,如果2012年的物業投資下降10%(實算值),GDP增長便會降至5.3%。即使投資增長為10%(去年的一半,實算值),GDP還是會下降至7.9%—在神奇的8%以下。您可以填入任何你喜歡的數字,然後看看你會得到什麼結果。重點是,房地產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增長動力,以至適度的房地產放緩也會引發問題—你不能以為它對廣義的中國經濟影響無足輕重而置之不理。

我也想強調—在我們完全埋頭於樓市泡沫的下場之前—真的,物業只是那一直在推動經濟發展的更廣泛投資熱潮之中的一面。如果房地產佔GDP的10-13%,固定資產佔了近一半(據本週公布的數據,包括投入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佔GDP的比例將是驚人的64%)。鑒於土地價值作為貸款抵押的普遍作用,物業界別的健康在中國尤其重要。但是這個對中國經濟構成的風險遠遠超出住宅和辦公室市場。對中國而言,房地產問題只是一個大得多的冰山之一角,我將在下一篇"中國數據"系列文章探討這個題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譯者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