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群體事件背後的民間集資困境

據中國媒體報導,1月1日,河南安陽數千市民聚集於火車站等公共場所進行抗議,當地政府出動大量警力到現場並抓捕多名抗議者。事件起因為當地持續多年的民間集資爆發風險。

1月1日,河南安陽市暴發大規模的民眾聚集事件,數千名市民聚集到火車站、文化宮等公共場所進行抗議,當地政府出動了大規模的警力以控制事態的發展。事件的起因為當地數百家企業涉嫌「非法集資」,而將一生積蓄投入其中的市民,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

截止目前,當地警方刑事或行政拘留了21名參與1月1日的聚集事件的市民,1月2日出版的當地黨報《安陽日報》刊發報導,指當地黨政機關有效控制了該事件。但亦指當地存在嚴重「非法集資」現象。

中國媒體《財經》報導也指,安陽「非法集資現象」已經存在多年,涉及企業有數百家之多。安陽福源祥集團有限公司是從事集資活動的公司之一,很多安陽百姓先後將家中積蓄放貸給這家房地產公司,近年,民間集資風險先後爆發,市民眼見血本無歸,遂多次發起抗議行動,並通過網路方式聯絡安陽參與集資者,在元月一日至火車站等進行聚集,以期政府能夠重視並解決此事。

「脆弱的民間金融也是專制和金融壟斷的結果」

據中國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負責人、憲政學者陳永苗介紹,於此公共事件背後,更為令人關注的是中國民間集資困境,去年中國曾爆發溫州民間借貸者發生大規模"跑路"現象,而中國各地方也持續蔓延民間集資引發的社會風險。

在河南安陽爆發的此起公共事件,是典型的中國民間集資案例之一,與溫州民間信貸、福建等地的民間融資不同的是,無資源、無外貿及實體經濟的安陽民間集資,面臨的危機將更為嚴重。而經濟危機的背後,實為體制性障礙。

「從1949年以來,中共當政後,一直壓抑著中國民間的金融活動,把所有的民眾的儲蓄都吸收到銀行中,這個錢支持官方的國企等,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後,民間開始推行集體企業、民營企業,中國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歧視直到今天都還存在,民營企業沒辦法向銀行貸款,就通過民間金融‘高風險’、‘高利貸’籌資。」

陳永苗也分析,目前,中國官方把民間金融壓到最危險最邊緣的狀態,因為政府對此管制太嚴格,就逼迫民間金融風險特別大,只能提高利息來吸引資金,如果官方能放開管制,也許可以降低風險。另外管得太死就有壟斷利潤,所以就會有黑社會集團或政府官員參與其中。民間金融也是專制和金融壟斷的結果,是非常脆弱的。可民眾及民間經濟又離不開它。

「民眾只能自己為民間金融危機買單」

陳永苗認為,與國企的呆帳、壞帳相比,民間金融危機並不更加嚴重。但每一次出現金融危機出現時,國家都會站出來為國企買單;但民間企業先天不良的基礎上,又無國家的救濟,只能承擔更大的風險,而在此其中,民眾要為此買單。

「你會看到,國企都有人管它,都有人給它擦屁股,如果不是這樣他們早崩潰瓦解了,每次看到都是民間金融先倒下,對安陽這個案例來說就是如此,這些錢都是老百姓的錢,安陽幾萬的民眾把他們一生的儲蓄全部血本無歸了。」

陳永苗認為在根本原因的基礎上,去解讀安陽民眾聚集的行動及政府在此公共事件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則可以找到更為清晰的脈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