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養兒防老,但隨著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房養老」模式正開始受到各界關注。「以房養老」也稱「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或出租出去,從而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這種方式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
英國老人「啃」房花樣多
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老人將房屋抵押給有政府背景的養老機構,由這些機構負責老人的養老開銷。直到老人去世,房屋才由養老機構收走並處置。這種方式的一個最大好處,就是老人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衣食無憂地安度晚年。
英國的養老金體系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按比例繳納的國家基本養老金,所有人退休後所獲養老金數額一致;二是僱主為僱員提供的職業養老金,這部分目前不屬於強制性繳納;三是個人購買的養老儲蓄或保險等,但英國35%的在職者沒有建立私人養老金。這就意味著他們退休後得依靠國家養老金,而這部分錢在2010年是每人每週97.65英鎊(約合1000元人民幣),只相當於以最低工資水平工作兩天的收入,這對於維持一個相對舒適的晚年生活來說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多數英國人通過以房養老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英國的「以房養老」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把房產抵押給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每月取得貸款作為養老金,老人繼續在原房屋居住,直至去世或搬進養老院後用該住房歸還貸款。據調查,大約有20%左右50歲以上的老年人打算採用這種方式。另一種方式就是出售大房,換購小房,用差價款養老。此外,還有老人將房產出售後搬到其他物價水平較低的國家去養老。
由於英國的房子不存在使用年限的問題,而且相關金融服務機構在這一領域運作了很多年,操作規範,因此老年人的權益還是有保障的。
日本公司用倒按揭賣房
日本從1981開始引進「以房養老」的概念,於2002年正式設立這一制度,主要包括由各地方政府參與的直接融資方式和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的間接融資方式。目前,一些金融機構還將這種制度作為金融產品來推銷,房地產公司最近也利用「倒按揭」的形式來推銷商品房。
日本「以房養老」制度主要針對一些退休後想繼續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裡的低收入老人。他們可以用自己的住房作為抵押來預支貸款。不過,這項制度對申請人的條件要求比較苛刻。以東京為例,申請人的年齡必須在65歲以上,要居住在自己持有產權的住宅中,且不能有子女同住。申請人家庭的人均收入要在當地的低收入標準之下,已經申請低保等福利政策的家庭不能享受這項政策。此外,申請人持有產權的房屋必須是土地價值在1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0萬元)以上的獨門獨戶建築,集體住宅是不可以申請的。
審核獲得通過後,申請人每月可以領到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以下的生活費,但總額度不能超過抵押房屋土地價值的70%,借貸期限到貸款額度到達總額度上限為止。生活費每3個月發放一次,貸款的利率比較低,每年3%左右。貸款的償還期限是申請人去世後3個月內,由擔保人負責一次性償還。
荷蘭人不用房子養老
荷蘭是「以房養老」模式的起源國,但實際上,荷蘭人對這種養老方式並不感興趣,「倒按揭」在荷蘭基本沒有市場。
荷蘭人之所以不喜歡「以房養老」,主要由兩方面因素決定。首先是房產觀念。荷蘭人通常比較「愛財」,認為擁有房產是成功的最直觀體現。受傳統觀念影響,他們覺得房子是一輩子為之經營的窩,必須自己擁有。另外,荷蘭人還喜歡把房產傳給子女。只有在特別緊急、實在沒辦法時才會考慮賣掉房子或者倒按揭。荷蘭人的房子一般都是自己買下來的。沒有租房的壓力,退休後的生活更輕鬆。2009年,荷蘭人住房自有率為57%。
其次,荷蘭的養老金制度十分完善。一般人65歲退休,退休時可以拿到工作時收入的70%以上。有了很好的生活保障,他們一般不需要、也不會考慮用「以房養老」這種方式來過退休後的生活。
日本公司用倒按揭賣房
日本從1981開始引進「以房養老」的概念,於2002年正式設立這一制度,主要包括由各地方政府參與的直接融資方式和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的間接融資方式。目前,一些金融機構還將這種制度作為金融產品來推銷,房地產公司最近也利用「倒按揭」的形式來推銷商品房。
日本「以房養老」制度主要針對一些退休後想繼續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裡的低收入老人。他們可以用自己的住房作為抵押來預支貸款。不過,這項制度對申請人的條件要求比較苛刻。以東京為例,申請人的年齡必須在65歲以上,要居住在自己持有產權的住宅中,且不能有子女同住。申請人家庭的人均收入要在當地的低收入標準之下,已經申請低保等福利政策的家庭不能享受這項政策。此外,申請人持有產權的房屋必須是土地價值在1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0萬元)以上的獨門獨戶建築,集體住宅是不可以申請的。
審核獲得通過後,申請人每月可以領到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以下的生活費,但總額度不能超過抵押房屋土地價值的70%,借貸期限到貸款額度到達總額度上限為止。生活費每3個月發放一次,貸款的利率比較低,每年3%左右。貸款的償還期限是申請人去世後3個月內,由擔保人負責一次性償還。
中國需要獨特模式
「以房養老」的理念是2003年被引入中國的,幾年前曾在多地進行過試點,但最後都因市場反應寥寥而終止。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僅靠政府解決養老問題已經力不從心。因此,在政府的社會保障體系之外提出‘以房養老’,可以作為解決養老難題的一種積極補充。現在,很多家庭都擁有了自己的住房,這意味著「以房養老」時機已日漸成熟。
不過,目前「以房養老」在我國推行還面臨傳統觀念的禁錮、政策法規的侷限、商品房轉讓租賃市場不成熟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有專家認為,中國應該參照國外模式,結合中國國情,設計出一個獨特的「以房養老」模式。
日本老人
我很老,可我還工作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隨著人口高齡化進程的加快,日本政府一直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便開始通過立法來解決養老問題。
此外,日本政府還鼓勵老人「再就業」或「發揮余熱」,「高齡雇佣保險法」特別加強了對大量雇佣高齡者的企業進行獎勵的制度,對工資低於60歲退休時工資的高齡受雇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另外,日本政府還採取鼓勵延長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等措施,引導老年人由「老有所養」轉變為「老有所為」。
初到日本時,最讓我感到詫異的就是那些穿著西服、提著公文包的日本老頭了。我的朋友丸山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丸山先生現就職於三菱電機公司。
為何要做一名高齡工作者呢?「因為我覺得自己還能工作啊!」丸山先生肯定地說,「腦子是不如現在的年輕社員了,但是經驗會比他們多。」簡單的一句回答,就點出了問題的實質日本老年人不但積極、熱情,而且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這一點真是值得當代年輕人好好學習學習。
很多人的自我否定意識指數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到了退休的年齡,這個指數達到最高峰值,帶著一種悲哀且不情願的心境離開崗位。老年人總會發出諸如「自己沒用了」之類的消極感嘆。這些都是因為對自己的優勢缺乏清醒的認識造成的。
而丸山先生,除了平時緊張的工作,還參與外國誌願者活動,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更多的人瞭解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都是他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並且發揮這些優勢的表現。
澳大利亞老人
前衛的「塗鴉」藝術
澳大利亞的老年人能得到政府的高福利保障,這使得老年人老有所養,年輕人根本不需要承擔贍養老年人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
我的室友的父母就是極會享受老年生活的人。兩人退休後就搬到了布里斯班市附近的風景如畫的陽光海岸,從他們家的二樓大陽臺望出去,就是碧海藍天。
老兩口平時在家沒事就搞搞園藝,圍繞著院子裡的人工水池,高高低低地種滿了各種果樹、灌木叢,還有一些蔬菜。生活在這樣的「自然」中,老人哪還有什麼壓力和煩惱啊。
一次,我隨室友去拜訪二老,正好趕上老兩口「塗鴉」興起,把家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的二層樓重新粉刷了一遍,說是想換換顏色、換換感覺。
在澳大利亞,很多老年人都有塗鴉或繪畫的愛好,大家還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學習和互相參觀各自的精彩作品。
除了園藝,水上運動也是老人們的一大樂趣。如果能擁有一輛水上摩托,那晚年生活就更滋潤了。但這種挑戰性的運動只適合於剛剛退休、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大多數老人只是到海邊散散步、晒晒太陽。
瑞士養老保險有三大支柱
瑞士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在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分擔、互為補充的三支柱模式上。
瑞士養老保險制度的第一支柱是由國家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險,其全稱為「養老、遺屬和傷殘保險」。這是一種強制性保險。瑞士相關保險法規定,在職人員從17歲生日後的第一個月1日起開始支付養老、遺屬和傷殘保險金。支付方式是由僱主和僱員各支付50%。第二支柱是由企業提供的「職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是各種形式的個人養老保險,這是對第一和第二支柱的補充,以滿足個人的特殊需要。
美國:「家園共享」結伴養老
對於那些在意老邁親人獨居的遷居者來說,一項叫「家庭共享」的社區倡議可能幫助他們得到慰藉。芝加哥老齡化辦公室在早些年就推出了「家園共享」計畫:將60歲及以上,年齡段相彷,又有興趣共享一個家的個人以合得來為前提進行甄選和配對。由四個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此項目,計畫在第一年裡配對成功30對。發言人米切爾認為:尤其是針對人群當中的老年階層,這不失為一個既能建立友誼又能減少家庭開支的好辦法。
埃文斯頓居民丹·布希,74歲,半退休狀態的投資經紀人,對「家園共享」計畫深信不疑。三年來,他一直與另一個離婚的男人共同住在他那12個房間的房子裡。他倆通過共同的朋友介紹認識。雖然布希很健康、積極,但他仍為生活裡有個伴而感到高興。還有,他一年節省了大約3,000元的公用經費。「當時,對方剛剛離婚,正找新地方住,而我有一座空間很大的房子,我倆一起共享這房子,並共同負擔維護房子的開銷,」布希說,「我的三個孩子也特別喜歡這個主意,家裡多個伴,不僅讓他們對我放心,我自己也覺得溫馨許多。」
日本:「黃金」社區養老
1989年,日本政府制定《高齡者保健福利推進十年戰略》,即著名的「黃金計畫」。該計畫要求各地方政府積極建設與完善與老人相關的各種設施。以此為契機,各種老年公寓、老人活動室、老人醫院更多的開始出現。
1994年黃金計畫被重新修訂,更名為「新黃金計畫」,完善了以居家養老為中心的社區老年服務體系,擴大了家庭服務員隊伍,新設為老年人提供休息及特別看護的短時服務設施、日間服務中心等,提供各種日間服務(包括飲食和體育鍛練).
英國:異地養老
英國有不少老年人把自己的養老地點選擇到西班牙、南非等國家。這些國家物價水平較低,英國老人把本國的住宅出售後可在西班牙或南非買到面積更大或質量更好的住宅,享受到比本國更好的生活和服務。
新加坡:以房養老
新加坡是實施住房養老模式比較成功的一個國家。退休者將自己的住房抵押金給金融機構,按月從該金融機構獲得現金收入,退休者仍居住在自己的住房內。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房養老手段多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