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秋並非阿拉伯之春

【看中國記者魏錦華編譯】(本文譯自中國作家余華12月11日發表在洛杉磯時報的同名文章) 當年毛澤東鼓動工農鬧革命的時候,為了讓沒文化的人明白,就用筷子打比方:撿起一根筷子,折成兩半,再拿起一把筷子,折不斷。以此顯示只要人人團結起來,無人可擋革命大潮。

當今中國又遇到了單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問題。現在毛的接班人們,做法剛好相反,他們企圖讓筷子不要聚在一起。當局知道,憤怒的筷子到處都是,只要他們分散,不管數量多少,都可以折斷。

於是「維穩」成了現代中國的一個核心關鍵詞。當局從不公布維穩開支,但據估計,高達6000億元。隨著群體抗爭事件愈演愈烈,數字只會上漲。

很多群體事件觸發點是很小的事件。2008年一名年輕女子在貴州瓮安縣莫名死亡,引發燒燬160個辦公室,搗毀40輛汽車,傷150多人。2009年,湖北石首鎮廚師被發現死亡,其家人拒絕承認警方聲稱的自殺說法,不許屍檢,並把屍體陳列在他生前工作過的賓館門廳,吸引了數萬人圍觀。許多人與警方發生了衝突,賓館受損,警察受傷,救火車和警車被掀翻。這些事件凸顯了中國分散的筷子有多憤怒。有時只要一點小糾紛就可以讓人們藉機發泄對當局的憤怒。

維穩重於一切。當局喜歡強調法制,但當穩定需要維護的時候,法律就被拋到窗外。現在人權律師陳光誠及其家人被軟禁在農村家中,許多人試圖看望,表達支持,但只要他們接近陳光誠的家,就會遭惡棍攔路搶劫、暴打、偷走錢包。許多人在網上問:「法律何在?」

有時候維穩到了可笑的高度。今春,當茉莉花革命席捲北非,中國的傳統民謠「茉莉花」成了被封殺的關鍵字。我的一位朋友在一個剛剛完成的電視節目中用了這首歌,被告知須刪掉,歌唱牡丹的替代歌曲也不受看好。最後,他明白了跟花有關的歌都不許用。

當美國佔領華爾街開始的時候,中國官方媒體連篇累牘報導,以為終於發現了可以打擊西方社會的棍子。但當活動人士呼籲10月15日全球抗議,有些中國人開始考慮佔領中國的央行和證監會。當局終於意識到西方民主抗議活動具有鼓舞中國筷子抗議獨裁運動的革命情緒。像之前的「茉莉花」一樣,佔領華爾街在網上也成了禁詞。

當中國的領導們看到了卡扎菲是如何在大街上被擊斃,薩達姆海珊是如何遊行到腳手架,以及穆巴拉克是如何被關在籠子裡審判 - 當他們看到,當那些獨裁者失去權力,他們的家庭如何失去了一切 - 他們必然感覺到,他們應該擔心的不是民主,而是革命。當我們高官的親屬變得更加富裕,他們移民到民主國家(從不到獨裁國家),他們知道,中國革命的可能性與日俱增。他們知道,革命是滴著血的,從來不會是和風細雨。

當單根筷子組織成一把筷子的時候,革命就會爆發。

在我看來,擺在中國前面只有兩條路:民主化或革命。兩者道路都不會長。前者,中共永遠不會願意放棄特權,但迫於壓力,只能一點點放棄。後者,在維穩經費充足的情況下,零散的筷子們要聚在一起也非易事。

今年7月1日,是中共成立90週年,就在胡錦濤發表他的主題演講的同時,一個帖子開始在網際網路流傳。

有人說:「如果我可以穿越時間,我最想回到1921年7月1日的嘉興南湖。」

別人問:「為什麼呀?」

「我可以報警(抓那些開會的中共代表)。

(譯文有刪節,點擊看原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