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人們越來越一致地認為,中國銀行業已經陷入麻煩之中。由於過去幾年在政府引導的信貸洪流中過度擴張,銀行現在必須直面越來越嚴重的壞賬問題──其中很多通過簡單的數學計算即可得知。但關於北京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卻存在很多傳言。其中最流行或許是政府始終可以動用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所以大家都不應該擔心會發生金融危機。然而真相卻大為不同。
儲備金在救助銀行的行動中發揮何種作用是現在的關鍵問題,因為如果外匯儲備都不能拯救銀行的話,可能什麼都救不了它們了。20世紀90年代晚期,中國政府上次面臨銀行業危機的時候,不良貸款總額最終達到人民幣4萬億元(按當前匯率計算合6,000億美元)以上,超過整體經濟規模的三分之一和國家財政支出的四倍。當時的問題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十分艱鉅,但最終還是可控的。他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向外部投資者出售部分股權融資,而最重要的是利用了國家的外匯儲備。
但從那時候以來,中國經濟規模已經達到原來的三倍,銀行表內貸款也達到了經濟規模的130%。隨著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其規模將很快變得不可控制。在當前財政赤字達到約1,600億美元的情況下,外匯儲備再次成為唯一足以用於實施救援的資金池。
不出所料,有些人覺得這個看上去的強項十分讓人放心。在這種觀點看來,北京方面可以利用其外匯儲備來克服以出口和投資帶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出現的任何問題。但這種看法對於外匯儲備是什麼,可以做什麼,以及不可以做什麼,存在著根本上的誤解。
第一個問題在於,外匯儲備真的是屬於外國的。這些資金放在多個外國賬戶裡。比如中國所持1.2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當中,至少多數都放在多家清算銀行以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名義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所開的託管賬戶中。中國所持歐元債券和多種其他投資品也都採用這種模式。
政府可以把這些美國國債拿去給銀行當資本。2003年重組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資本結構時就是這樣做的。在國內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這些債券直接從現金與證券賬戶轉移到股權投資賬戶上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用動。
但中國銀行業的業務絕大多數都是在國內人民幣市場,對外幣的使用相對較少。2010年年底,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主要銀行中國銀行80%的資產和負債都是人民幣。而在國際化程度最低的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這個比例達到95%。
這就意味著,在此類直接救助中,銀行將獲得他們不需要的資金(離岸資金),用來補上他們所沒有的那塊資金(不良貸款給銀行國內資產負債表製造的窟窿)。儘管從帳面上看,這樣做或許可以改善銀行資產負債狀況,但在銀行迫切需要人民幣資金用於國內之際,銀行的一大塊資金卻以外匯的形式在海外凍結起來,這不會帶來任何實際好處。
解決方法看似很簡單:賣出美國國債,套現美元,然後用美元買人民幣。2005年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就是這麼做的。這兩家銀行都與其直接股東、國有獨資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了協議,在一個限定的時間段內用美元買人民幣。
由此也就引出了中國外匯儲備的第二大問題。中國的經濟是封閉經濟,人民幣不可兌換。這就意味著,每次央行從出口商手中買進美元,就會相應地投放人民幣: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外匯儲備這種資產對應著等值的人民幣負債。如果中資銀行(中資銀行的大部分資產也屬於央行,因為央行向匯金提供貸款來收購銀行股權)想用美元買人民幣,央行就將是在用新發行的人民幣二次買進這些美元,形成人民幣的二次投放。
無論這樣一種交易是如何構建的(無論是作為一種直接貸款、期權或貨幣互換),在貨幣像人民幣這樣不可兌換的一個經濟體,這都必然會造成通貨膨脹。固然,至少有辦法使外匯交易的時間拉得很長,而且可以盡量將通脹後果降到最小。如果這樣,這種方法可能比簡單地向銀行注入人民幣資金帶來的通脹後果要小。但這不過是在努力控制通脹風險。而這種風險依然存在。
用外匯儲備救助銀行的另外一個難點在於國內外持有銀行股權的小股東的命運。目前這些股東持有銀行股權的約25%。任何注資行為,除非完全依靠債務,都會嚴重稀釋這些股東的權益。這些銀行上市才幾年,2010年剛剛進行了一輪重大籌資活動,如果股東權益受損,將令北京感到尷尬。
所有這些徒勞的金融舉措都是中國銀行業和政治領導人所面臨挑戰的必然後果。中國創造的大部分財富都困在了錯誤的地方:海外。把這部分財富轉移到國內只會製造嚴重的通脹壓力,進而破壞國內創造的財富。
中國很有可能成功應付過去眼下的信貸潮,為此它有可能動用一系列工具,包括在監管方面做出巨大的讓步(無限期地推遲銀行不良貸款入帳的時間)。但僅此而已,任何解決方法都可能需要敷衍了事。外匯儲備無法提供很多人為中國銀行業問題所尋求的乾淨、明確的解決方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外媒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