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社會資金鏈已經斷裂

 2011-12-02 13: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2011年初的時候,我在關於「shibor利率」的帖子中,提到過中國社會的資金鏈即將斷裂的問題。從4、5月份開始,民間拆借利率開始飆升,用以解決已經開始的資金鏈斷裂。經過半年多的時間,雖然中國用盡了各種手段,但是中國的資金鏈斷裂已經不可阻擋。資金鏈斷裂從體制外蔓延到體制內,集中表現為高利貸盛行。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是市場的晴雨表、指揮棒。而資金作為經濟的血液,其價格又集中反映經濟狀況,而利率就是資金的價格。從年初開始,各地高利貸迅速蔓延不僅反映出中國經濟狀況,更為未來提供指向標。
    
2011年第三季度,全國資金鏈斷裂的狀況終於掩蓋不住。根據《上海證券報》2011年8月30日新聞:「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與銷售空前火爆,根據各家銀行目前披露的半年報,僅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就突破了9萬億元。」。2010年,我在「2010年經濟分析」的帖子裡粗淺地測算過,2010年M2需要增加15-20萬億,2011年需要增加25-30萬億,才能夠保障中國的資金鏈不斷裂。也就是說,中國必須持續印鈔,才能維持體制對金錢急劇擴張的胃口。

當然,從公布的M2數字來說,實際增加的數字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數字。所以,在2010年底和2011年1月底,連續就出現shibor利率急劇飆升的情況。當然,由於通脹已經嚴重加劇,所以國家不敢大量印鈔。印鈔的路堵死後,國家不能坐以待斃,就要想其它方法。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社會資金鏈斷裂指的是政府和企業資金鏈的斷裂,而民眾的資金(主要體現在存款上)總量還是很充裕。當然,民眾資金鏈斷裂就不叫資金鏈斷裂,叫人們「吃不上飯」了,就不是資金的問題了。這時候,國家就想到了民眾,國家有困難的時候,總要想起民眾。中國擁有世界上最溫順的民眾、看似精明實則愚蠢的民眾,而且民眾還有巨款存在銀行中。所以,大量理財產品迅速出臺,吸引中國民眾來購買。僅僅四大行利用理財產品從民眾手裡騙到的錢,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體制的資金需要。其它銀行同樣也在從民眾手裡吸錢,而且還有其它方式吸錢。所以,上半年國家雖然印鈔不太多,但是基本上維持了下來。到了下半年,由於民眾手中的資金迅速減少,而且更重要的是高利貸的全面普及,理財產品基本上做到了盡頭。大規模資金進入高利貸後,理財產品的吸引力自然就沒有了,體制的財源在很大程度上斷掉。於是,國家通過貨幣政策,榨干體制外資金保體制的方法基本上失效。而隨著高利貸蔓延,體制外和體制內的單位資金鏈斷都開始斷裂,而且是快速斷裂。
    
自從朱開始實施一系列政策,中國的資金問題就分為三個明顯的層級:1、中央體制:中央的資金總是多得沒處花,而且掌握著印鈔機,所以就大搞面子和享受工程。不論中央zf在長安街上弄得各種標誌性建築,還是央企的大樓、各種基建、1200萬的水晶吊燈,都是錢沒處花的表現。2、地方體制:地方體制的資金時好時壞,和地方經濟狀況與銀行貸款鬆緊有關。經常處於「飢一頓、飽一頓」的狀態。飢餓的時候,地方zf就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飽了的時候,就大搞地方建設,比如說大規模城市廣場、景觀道路、城市新區等等。所以,當上海在2004、2005年房價開始低迷的時候,上海領導拍著胸脯對外資說,只要外資投資房地產,保證他們賺錢。就是希望外資進入,給地方財政帶來財源,度過樓市相對「低迷」的時期。等樓市好起來之後,大家再一起「發財」。而上海房地產「大發展」是在2005年之後,大量的外貿盈餘加上銀行房貸形成的雙重貨幣增發,開始刺激其價格飆升,也讓上海市、區政府變得非常有錢,蓋起來雄偉的大樓。3、私營企業:依靠體制的私營企業,與其依靠的體制息息相關。而面對社會的私營企業,一直處於被歧視的狀態,銀行對其放貸的門檻很高、利率也高。所以,大多數私營企業主要依靠自身和相互拆借實現生存和發展,因此資金狀況一直很緊張。

不過,中國加入WTO之後,大量出口型私營企業賺到了大量外匯,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資金壓力。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中國開始財政和銀行「大放水」,所以三個層面都出現了「爆髮型」的資金膨脹。除了鐵道部的高鐵投資計畫超過20000萬億(後來的規劃可能超過40000億)之外,其它央企也進行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建設。而在房地產價格翻番、汽車業銷量翻倍的帶動下,鋼鐵、水泥、有色等等企業生產火爆,進而帶動了上游的礦產資源採掘,給地方政府帶來豐厚的收入。地方政府則也在大規模進行市政建設、地鐵建設、城市拆遷改造等等,反過來又刺激了這些行業的景氣度。同樣,銀行也對很多私營企業大規模放貸,支持私營企業進行大規模擴張。中國的貨幣總量M2從2008年底的47.5萬億,增加到2010年底的72萬億,兩年增加24.5萬億,增幅超過50%。但是,這一切資金推動的行為從2010年第二季度開始減緩,到了2011年幾乎停滯。2010年9月底,M2總量達到78.7萬億,僅比2010年底增加6.7萬億元。在這樣資金增幅嚴重萎縮的情況下,本來需要大量後續資金的各種建設項目,一下子成了「無源之水」。
    
由於社會資金缺口巨大,所以資金鏈斷裂難以解決。資金鏈斷裂是全國性、普遍性的,可以分為三個層級:中央、地方和私企。在分稅制後,中央掌控了主要的財源,而且負擔很小,再加上中國的稅費收入一直在高速增長,所以中央有大把錢可花。而且,中央擁有央行,隨時就可以印鈔給自己錢花。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似乎覺得中央不可能缺錢。但是,這樣的印象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錢再多也經不住糟蹋。其中,一個主要的方面就是鐵路,鐵道部已經深陷債務泥潭。鐵道部的負債已經超過20000億元,其中相當的部分是高鐵負債,而且債務負擔還在迅速增加。鐵道部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普通鐵路和動車的買票收入,而刨去這些鐵路的運營成本之外,剩下的錢估計連利息都償付不起,更不要說歸還本金了。隨著越來越多的高鐵形成運營能力,高鐵的售票收入都無法彌補運營和維修費用,更不要說折舊費了。

2011年10月,「從東北到西南,從西北到東南,大部分鐵路項目都停了。」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據他瞭解,全國範圍內停工的鐵路項目里程在1萬公里以上,其中隧道里程約佔5400公里。這意味著,中國鐵路還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可能沒人知道還需要多少,即使知道也不會告訴一般民眾。另外,鐵道部拖欠眾多供應商的款項,涉及金額巨大。9月下旬,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鐵道部欠中鐵、中鐵建600多億元。另據中國南車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2011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大幅增加,高達266.26億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38.17%,同期增加了60.8%。南車內部人士稱:「絕大部分是鐵道部的欠款。鐵道部由於自身問題,原先應該付給我們的賬款,遲遲沒有到位。」而這還只是中鐵、中鐵建、南車這些少數大型供應商的欠款。鐵道部全國有大量的供應商,欠款數額必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更大的問題在於,鐵道部的欠款已經導致很多建築單位數月未給員工發工資。王夢恕表示,在全國範圍內,鐵路建設能帶動600萬農民工就業,以一家三口計算,影響的就是1800萬人口的生活。這還只是建設單位,沒有計算鐵路系統本身、鐵路設備供應商所影響的人數。也就是說,鐵道部的債務問題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巨大的社會問題。

到2011年10月中旬,鐵道部準備繼續在市場上發行債券,有傳聞說國家很快要給鐵道部2000億元,讓鐵道部的部分項目在月底重新轉起來。但是,快到10月底的時候,這樣配合發債的傳聞似乎在迅速煙消雲散。也就是說,中央或者決定放棄鐵道部,或者進行評估後,覺得鐵道部無法救助。那麼,鐵道部面對的20000多億的貸款、持續積累的利息和還款壓力、和其它越來越多的「隱性」債務,錢從哪裡來?
    
地方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可能更加普遍。中國經濟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尤其是分稅制之後,地方稅收顯著減少,而負擔嚴重增加,讓地方陷入嚴重困境。後來,隨著中國加入WTO,房地產逐漸發展起來,等於救了地方政府。房地產就是地方政府的命脈,地方政府基本上靠賣地和徵收房地產相關稅費維持自己的運轉。2009年之後,各地也開展大規模「刺激計畫」,包括建設地鐵等各種標誌性工程。到了2010年,各地房地產交易開始轉淡,造成嚴重的財政壓力。所以,各地開始通過城投等公司,構建地方債務平臺,為地方費用提供「輸血」平臺。但是到後來,地方債務平臺由於債務積累速度太快,據說總數已經超過10萬億,所以被中央嚴格限制。當然,一些人對於這個數字比較懷疑,認為這個數字太少了。幸虧,到了2010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銷售開始火起來。這些理財產品賣出後,資金的主要方向是房地產和地方政府項目,救了地方政府。而巨額的資金從民眾的口袋裡,到了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口袋裡。而開發商買地收入、建房費用又以比例的形式,進一步進入地方懲罰的口袋。這又讓地方政府大大地舒了一口氣,還可以繼續大量花錢。於是,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讓房地產、地鐵和市政道路等工程點都加班加點。當各地眾多的高樓都在同時建設的時候,各地都呈現出大干快上的景象。

不過,從2011年9月份開始,各個建築工地停工的情況越來越多。進入2011年10月,大量房地產項目似乎就在突然之間變得靜悄悄,給人感覺確實沒錢施工了。而一些城市的地鐵工程也開始慢下來,或者停下來。與工程項目停下來相對應的是越來越明顯的經濟形勢。根據中國新聞網6月16日消息:「截至5月底,大量上市房企僅完成了不到全年業績目標的30%,很慘;而截至6月15日記者發稿,不少地方政府近半年的賣地收入僅僅去年全年總量的約20%,更慘。」本來,各地還希望在下半年,藉助所謂的「金九銀十」能夠獲得一些銷量。沒想到,進入9月份之後,局勢更加惡化:一方面銷售慘淡,積壓的待售房屋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市場形成的新供應在急劇增加。更嚴重的是,房屋銷售已經不是價格問題,而是沒人買的問題。北京通州一個新樓盤,在2010年開盤時還報價將近rmb25000/平米,到了2011年三季度降到13000多,但是並沒有人因為降價而購買。而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意味著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問題無法解決,並且讓房地產商的心理開始崩潰;另一方面讓地方財政靠房地產恢復銷售而增加財政收入的希望破滅。那麼,房地產欠理財產品的錢、地方政府錢理財產品的錢、地方債務平臺在2011年之前已經欠下的錢,這些錢下一步能不能換、怎麼還,都是致命的問題。另外,隨著房地產越來越慘淡,地方政府的支出更加嚴重大於收入,那麼每天發生的新增資金缺口怎麼補?這更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同時,其它私營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也在持續曝光中。當房地產不景氣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汽車作為房地產的附庸行業,也必然面臨銷量大幅下降的情況。進入2011年第三季度後,汽車銷售的困境也越來越明顯。雖然汽車銷售下降的幅度不如房地產明顯,但是中國品牌汽車銷量下滑幅度非常大。比亞迪進行大幅裁員,就說明汽車銷量的嚴重下滑。而外資品牌則繼續加大生產,然後把生產出來的汽車強壓到經銷商的手中,讓自己的銷售業績更好看,同時提前兌現自己手中的利潤。這樣的結果正在導致越來越多經銷商被迫降價銷售,而且資金佔用越來越大,隨時可能斷裂。而經銷商是眾多私營企業陷入困境的一個部分,更多的私營企業已經開始關門「跑路」了。2005年之後,隨著出口業務利潤越來越薄,房地產價格越來越高,大量私營企業逐漸將資金轉到房地產上。自從2009年之後,很多私營企業在國家的鼓勵下,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多元化發展。這些企業本來主要依靠自己的資金做大,但是由於「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且銀行提供大量的貸款「黃金」,刺激企業主開始大筆投入。

但是到了2011年,由於業務狀況每況愈下,而且需要還本付息的資金負擔過大,導致這些企業無法歸還欠款。另外,大多數私企看到實業不賺錢,於是大量從實業中抽出錢來,並且大筆借錢去炒房地產、炒黃金、炒石頭等等。隨著通脹加劇,導致央行被迫收緊銀根,可供貸款的錢越來越少,銀行收回的資金越來越多。這些擴大規模或者拿錢去炒作的私企,面臨資金來源枯竭的問題。面對生存困境,這些私企開始大量拆入高利貸。他們希望經濟形勢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好起來,那他們也能夠歸還高利貸。但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資金情況越來越緊張,而且高利貸的利率在持續飆升。而這些私企只能「飲鴆止渴」,以更高的利率借更多的錢,彌補越來越大的資金窟窿。到了2011年3季度,私營老闆開始成批地「跑路」,給債權人和被欠薪的員工留下舊廠房和破爛的設備。溫州作為私營老闆「跑路」的一個著名的地方,受到了中央的重視。當中央領導到當地考察的時候,曾經做出批示,要求銀行給予支持,穩定當地的狀況。但實際上,給予支持也只是一句空話。因為,當銀行無法滿足國家和地方的資金需求之前,不可能優先照顧私企的。所以,越來越多的私企在資金短缺和高利貸的壓力下倒閉。

高利貸的盛行反映出,社會資金鏈斷裂基本無法解決。如果匯總三方面的資金需求,就可以看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社會資金狀況。雖然鐵道部左遮右蓋,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巨大的資金鏈缺口到最後重要暴露。即使不考慮貸款和利息償還,鐵道部現有的欠債和停工萬里的攤子,怎麼都得上萬億的資金來重新啟動。而啟動後,還需要多少錢將所有項目完工,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必然是個更加巨大的數字。除了鐵路之外,電力系統也是一塊「黑洞」。發電企業也在大規模「跑馬圈地」,不論煤電還是核電,都在耗巨資建設當中。而根據原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經理翟若愚稱,五大發電集團2010年合計虧損137.19億元,過去三年合計虧損超過600億元。也就是說,連最不缺錢的央企都開始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說明資金缺口必然超出人們最大膽的想像。而在地方上,大量的房地產項目發生積壓,或者停工等錢繼續,或者建好也賣不出去。

2011年9月14日,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北京年內新增的商品房住宅庫存積壓面積達到了300萬平方米,庫存面積市值達到717億元。根據新浪財經2011年10月25日消息,北京住宅總庫存創下2009年6以來新高,達到117673套。根據房地產相關中介機構數據,北京8月份一手房價超過2萬元/平米。如果按照一套房平均100平米,每平米2萬元的話,那麼消化11萬套住房就需要2200億元。另據亞豪機構統計,截至2011年9月4日,北京商業地產存量面積959萬平方米,沉澱的資金金額高達2296億元。也就是說,僅僅消化北京的一手商品房住宅和商業地產,就需要將近5000億元的資金。而根據《每日經濟新聞》9月16日的預估,到10月份,上海的商品房庫存估計超過1000萬平方米,跟北京的情況類似。同樣道理,如果把全國範圍內的商品住宅、商業地產和小產權房的庫存都計算進來,如果要全部賣掉,可能要超過10萬億的資金。當然,房地產商已經大量購買了土地,如果資金可以持續,還準備源源不斷地蓋房子,直到把房子蓋滿全中國。所以,即使有10萬億的資金買了這些房子,在一年內將出現15萬億、甚至20萬億的期房和現房可供銷售。到了私營企業,從8、9月份開始,越來越多的企業老闆選擇了「跑路」,於是整個社會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才開始受人關注。老闆「跑路」的背後,是巨大的銀行貸款壓力和高利貸的壓力。而爆出來的資金斷裂的私營企業,不少在上億、甚至達到十億元的規模。而據說珠三角、長三角這些私營企業集中的地區,已經出現倒閉潮,當然官方一直在「闢謠」。而高利貸和私企老闆開始「紛紛跑路」,說明資金鏈已經隨時斷掉。而這些「跑路」的老闆也在大量向境外轉移財產,保障自己在國外的生存條件。那麼,這三方面的資金鏈斷裂彙集起來,就是中國社會資金鏈斷裂面臨的局面。要防止資金鏈斷裂,就迅速需要國家大量向社會進行「印鈔放水」。而從粗略估計的角度總結,解決這三方面的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在短期內(3-6個月)大概需要印鈔超過10萬億,甚至可能需要15-20萬億。
    
當然,考慮到外貿和外資因素,印鈔10萬億可能還不夠。中國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來支撐,私營出口企業銷售低價產品到國外,換來大量以外匯計價的銷售額。然後,拿到外管局換成人民幣,結果外管局手裡多了外匯,私營企業手裡多了人民幣,也就是社會上多了人民幣。從2000年開始,隨著中國出口的迅猛增加,中國人民幣M2擴張中一部分由出口結匯所支撐。根據《上海證券報》10月21日消息「四問外貿:出口「寒冬」是否來臨?」中說到:「為期5天的秋季廣交會一期10月19日落幕,此次參會的歐美客戶和企業訂單銳減,近90%的中短訂單更是讓企業憂心忡忡……本屆廣交會首日入場僅9.5萬人次,較去年的約12萬人次銳減21%,成為近年來最低的開幕日人次記錄……截至10月18日的數據顯示,廣交會累計報到人數105421人,其中亞洲59280人,佔約六成,歐洲17637人,在美洲的15485人中,來自美國的僅4078人。作為採購大戶的歐美採購商的流失,讓不少企業更加悲觀。」這個消息反映出,中國的出口正在持續大幅減少。也就是說,經歷2008-2009年倒閉潮、2011年上半年的倒閉潮之後,大量出口企業將繼續從2011年4季度開始經歷新的倒閉潮。隨著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關門倒閉,中國的外匯收入越來越少,對應的國內人民幣供應也越來越少。

另外,這些企業還有較多的對外負債,倒閉後這些負債歸零,也會進一步讓銀行和供應商「失血」。如果倒閉的企業還欠薪,那麼當地政府還得掏腰包給這些工人發工資。比外貿影響更大的,是大規模進入中國的外資。外資進入中國,已經在中國賺的錢,如果全部離開中國的話,能夠立刻將中國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換光。從理論上,外資離開的時候,把人民幣給了外管局。外管局同時註銷人民幣和美元外儲,而外資將外匯帶離中國。也就是說,外資離開的時候,社會中的人民幣M2也會相應減少。而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離開中國的資金越來越多,中國的銀行開始大量「失血」。2011年9月1-14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存款比8月末減少了大約4200億元。同時,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額創新高,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也大幅上升。四大行的存款不僅被其它經濟單位分割,而且一部分留出境外。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點地區,成為避開大陸的嚴格外匯管制,將人民幣變現為美元「走出去」的管道。一旦美元重回升勢,大量資本可能要開始離開中國。一旦資本撤離中國,中國的資金缺口還要進一步擴大。
    
在巨大的資金缺口壓力下,高利貸已經蔓延到各地,把各個經濟部門的缺錢狀態基本上拉平。在傳統的經濟環境下,國家印鈔給銀行、同時民眾將錢存入銀行,然後銀行按照國家政策將錢貸給央企、地方等「體制內」系統。體制內單位靠著銀行「輸血」,大都能夠過得非常滋潤。但是,從3、4月份開始,民間貸款利率開始飆升,隨後普遍達到月息4-5%(年息50-60%)左右,有的高利貸達到年息100%,甚至150%以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民眾將錢投入高利貸。由於高利貸以「熟人」間集資借貸的方式進行,所以很容易變成「全民高利貸」的情況。當一個地方開始出現高利貸之後,很快就會蔓延到整個地區。當地民眾紛紛將自己銀行中的錢取出,交給高利貸中間人,以賺取較高的利潤。隨著高利貸的迅速蔓延,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受到很大的阻礙。因為,理財產品的利率普遍在年息7-8%以內,而高利貸的收益則超過30%。

在這樣的情況下,「傻子」都能看出來高利貸比理財更賺錢,所以「傻子」都知道應該把錢交給高利貸,而不是理財賬戶。通過這樣的方式,銀行的存款被大規模搬家,而且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越來越缺錢,存貸比壓力急劇增大。所以,銀行也在拚命拉存款,同時想方設法收回貸款。在這樣的背景下,給銀行下達政策性貸款,銀行也難以支持。另外,政策性貸款的利率只有個位數,本金也收不回來,銀行內部的人也沒什麼好處;而往外借高利貸,雖然本金也收不回來,但是可以在前期多得一些回扣和利息分成。從這個角度來說,銀行既沒有錢、也沒用動力支持政策性貸款。所以的,溫到溫州調研資金鏈斷裂、老闆跑路,並且做出指示,要進行政策性貸款扶持,讓很多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溫走了之後,貸款扶持也落空了。因為,不是銀行不想給,而是根本沒用能力給。因為國家就不給銀行錢,銀行的錢已經極為緊張了,也就沒有能力給企業。結果,溫州企業該關門的還關門,不過由於監控系統加強,想跑路的老闆更難跑路了,僅此而已。所以,在各方面資金鏈已經斷裂的情況下,中央、地方和私營大致處於同樣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挽救體制單位的唯一一個方法就是「印鈔放水」,然後分攤到各個經濟環節。
    
還需要明確的是,社會資金鏈的斷裂已經蔓延到整個社會的微觀層面。在2011年初的時候,社會資金鏈問題還主要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矛盾,體制內依靠優勢地位掠奪體制外的生存空間。但是半年之後,隨著高利貸的快速蔓延,資金鏈斷裂已經不僅僅是體制內外的問題,而是形成遍及全國、深入到每個環節、蔓延到大部分的經濟細胞。體制內的鐵道部,面臨遍及全國的鐵路停工的問題;地方則從上半年的賣地難,到房地產項目大量停工,再到供應商手裡的各種建築材料和家居用品也都砸到了手裡;而私營老闆大量「跑路」、出口量銳減、也是私營經濟走到盡頭的標誌。

打個比方,中國資金鏈斷裂是「冰崩」到「雪崩」的過程。如果說,在2011年上半年,中國社會資金鏈是「冰崩」,整個社會資金斷裂成幾大塊,體制內依靠掠奪體制外而生存;到了下半年,就開始了「雪崩」,整個經濟資金鏈開始「碎片化」瓦解。不僅僅是宏觀層面體制內和體制外之間的聯繫斷裂,而且是微觀層面的小單位都資金鏈出現斷裂,整個社會的信用系統已經開始碎片化瓦解。由於每個經濟單位都缺錢,所以都希望從其它單位借到錢,比如說大幅延長還賬期、制定更加苛刻的付款條件。同時,人們越來越擔心自己的錢借給其它單位後,其它單位突然關門倒閉,導致自己「血本無歸」。也就是,單位和單位相互之間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喪失,越來越多的單位寧願不做生意也要保證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說,現金交易的需求越來越高,而信用交易比例越來越少。而隨著資金鏈斷裂的程度深化,人們對於現金交易的傾向急劇加強。這就意味著,在資金越來越少的時候,正常經濟運轉需要的資金反而更多。所以,越到「雪崩」的後期,各個單位對於資金的需求反而急劇增加。

打個比方,在信用經濟下,一個產品分為零件生產、產品組裝、銷售三個環節。產品總成本為200元,其中材料成本100元,由零件生產者承擔,而人工成本100元,分擔到三個環節。那麼,產品組裝環節在採購零件的時候,給零件生產商33元現金,並欠100元零件生產一個月的賬期;然後,銷售給產品組裝環節66元現金,並欠100元組裝生產商一個月的賬期;等一個月後,銷售商賣掉產品後,還給生產商100塊錢,組裝生產商再把錢還給零件生產商。在這個過程中,三方總共需要的資金量是200元,其中零件生產商承擔133元,組裝商33元,銷售商34元。但是,如果各方失去相互信任之後,那麼零件生產商商要求組裝生產商全額付款,組織商要求銷售商全額付款,那麼為了同一批貨,零件生產商需要準備133元資金、組裝生產商需要準備166元資金、銷售商需要準備200元資金,最後加總為400元資金,是信用生產流通的2倍。所以,隨著資金鏈斷裂到了微觀層面,社會對於資金的需求反而畸形增多。

来源:天涯雜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