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解讀中國大幅上調貧困線標準

中共中央昨天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決定將農民的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比2009年大幅提高了92%,這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的貧困人口可能要新增上億人。

據《南方都市報》今天 (11月30日) 的報導,當今世界流行的貧困線標準,是由世界銀行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提出的,其一是極端貧困標準,為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每人每天消費1.25美元;其二是貧困標準,為按照購買力平價,每人每天消費2美元。

根據中國人權研究會今年9月發布的《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報告(2011)》中的相關數據,如果將中國的貧困線提高到世界銀行的標準,也就是每人每年3000元人民幣,中國的扶貧對象將增加到1.5億人;而據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李實的測算,如果將其提高到2000元的話,中國的貧困人口將達到1.3億人。綜合上述兩項數據,與去年年底的2688萬貧困人口相比,此次2300元的新「貧困線」標準則意味著,全國貧困人口可能將增加1億以上,達到約1.3億人,也就是說,中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隨著國家扶貧標準的上調而擴大了4.7倍。

南都記者測算,此次制定的新標準約為每人每天收入6.3元人民幣。按照29日人民幣市場匯價1美元兌6.3587元人民幣計算,相當於0.99美元。專家指出,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估計該標準會超過世界銀行制定的每人每天消費1.25美元的極端貧困標準。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次中國扶貧標準的上調力度可謂史上最大,但因為以往的標準過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屬於「補課」的性質。此外,根據世界銀行2009年發布的相關報告,中國制定的貧困線標準,在被調查的75個國家中是最低的,甚至排在包括印度、寮國和越南等國家之後。

另據《聯合早報》今天的報導,據官方統計,在新世紀頭10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從2000年底的9422萬人減少到2010年底的2688萬人,平均每年減少670多萬人。但長期以來,官方對貧困人口的標準設置過低也引發一些非議,如2000年扶貧標準是人均年收入865元人民幣,2009年為人均年收入1196元人民幣。有關學者認為,貧困人口標準設置過低,表面上大幅降低了中國貧困人口的數量,但實際上卻讓眾多生活比較困難的農村人口被排除在扶貧幫助之外,這顯然無助於縮小日趨嚴重的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

本文節選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