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扶貧標準大幅提高 網民質疑

中國高層週二(11月29日)舉行扶貧會議,將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

這一標準比2010年大幅提高了92%。

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稱,將有更多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扶貧範圍。

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公布了一份扶貧白皮書,總結了過去十年中國在扶貧工作上的成績,稱「中國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該白皮書表示,中國農村扶貧標準從2000年的865元人民幣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幣。農村貧困人口數量也從近一億減少到2000多萬。

不過,白皮書承認,當前制約中國貧困地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諸如扶貧對象規模大、相對貧困問題凸顯、返貧現象時有發生、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發展相對滯後。

質疑

儘管中國政府近年來多次提高扶貧標準,但專家普遍認為中國制訂的貧困標準線與國際水平仍然有距離

世界銀行2008年制訂的貧困標準線是每人每天1.25美元。

在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增值的情況下,中國的扶貧標準應該超過年收入3000元人民幣才與世界銀行標準相持平。

對於中國政府大幅提高扶貧標準,中國網民大多數持懷疑態度。

有網民在博客上寫道:是個好消息!但是親愛的執政者!你們想一下老百姓能拿到多少?這只會讓村主任、支書…他們的腰更加寬。要落實啊!

還有的表示:國家擬定,農民純收入低於2300元/年的納入扶貧對象給予幫助,那麼因為貧窮而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賺取的那部分收入是否不納入計算呢?試想,幾億農民工若不打工,在家務農收入也是低於2300元/年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