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未卜
阿拉伯世界的變革充滿革命色彩,觸動了整個地區。但是,這場革命仍未結束,因為迄今為止僅有三名獨裁者被推翻。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能夠完全從這場由突尼西亞爆發蔓延的「政治風暴」中抽身。
引爆點
突尼西亞的一名賣菜小販穆罕默德·博阿齊齊(MohamedBouazizi)成為阿拉伯革命爆發的標誌,出於對前途的迷茫和對當時的突尼西亞政權的失望,他選擇了公開自焚的方式進行抗爭。
星火燎原
年輕的博阿齊齊的絕望抗爭引發強烈回應,在他死後不久,突尼西亞全境爆發大規模抗議浪潮。該國獨裁者本阿里在2011年1月14日宣布辭去國家元首職務,並逃亡沙烏地阿拉伯。
複雜的情緒
本阿里逃亡之後,突尼西亞人經歷了好幾個短命的臨時政府。許多年輕人逃亡歐洲,因為突尼西亞的經濟狀況讓他們看不到任何出路。
大選的勝利者
目前突尼西亞已經進行了選舉:在2011年10月23日舉行的制憲大會選舉中,伊斯蘭復興運動黨(Ennahda)獲得了總共217個席位中的90席。許多不信教的突尼西亞人擔心國家伊斯蘭化,但復興運動黨將自己比作埃爾多安領導的土耳其溫和派伊斯蘭政黨。溫和派宗教人士是否能夠信守諾言,突尼西亞將成為一塊試金石。
我們都是薩伊德
2011年1月25日,抗議浪潮蔓延到了埃及。亞歷山大港的年輕博客作家薩伊德(Khaled Said)被拷打致死成為埃及革命的決定性因素。
以暴制暴
埃及的抗議活動並非始終在和平方式下進行。2011年1月28日,示威者與警方在開羅解放廣場爆發了最為血腥的衝突。有800多人在示威過程中被打死。2月14日,獨裁者穆巴拉克宣布辭職。
前路何方?
在推翻穆巴拉克政權之後,埃及人歡欣鼓舞,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段混沌不明的時期。在首都開羅,人們對改革速度遲緩而感到焦躁不安。大量政黨和政治運動的「粉墨登場」也改變了埃及的政治格局。11月28日,埃及將進行大選。
反叛者對抗政府
利比亞反叛分子與政府軍之間的激烈戰鬥讓人擔心會演變成一場持久血腥的內戰。西方國家出手干預:美國、法國和英國軍隊從三月中旬開始對卡扎菲部隊的據點發動攻勢。三月底北約正式接管了利比亞軍事行動的領導權。
在民主之路上
2011年10月20日,針對利比亞政權的戰鬥宣告結束,人們興高采烈。拉扎菲已死,革命者在北約的幫助下獲得勝利。在國家過渡委員會領導下,利比亞開始了準備選舉和制定憲法的程序。
薩那局勢僵持不下
2011年1月27日,葉門也爆發了抗議活動,示威者要求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下臺。儘管海灣國家合作組織進行了多番調解,薩利赫毅然拒絕辭職。該國再次面臨分裂局面。
命懸一線?
今年六月,這位葉門領導人在遭遇襲擊之後前往沙特接受治療。但是九月,薩利赫再次返回葉門。十月份通過的聯合國安理會2014號決議要求葉門政府停止暴力鎮壓反對者。
反對阿薩德的鬥爭
敘利亞小城達拉爆發抗議活動之後,該國總統阿薩德也堅持不放棄權力。敘利亞到處都懸掛著他的肖像,但這背後卻是安全力量對反對派的血腥鎮壓。外界幾乎完全無法知曉該國內部局勢。外國記者被禁止進入敘利亞進行報導。
與世隔絕
但反對派團體依然能夠時不時地將這樣的圖片傳送到全世界。據聯合國估計,在敘利亞爆發抗議活動之後,已經有超過3500人死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敘利亞軍隊沒有選擇站在民眾一邊,而是聽從阿薩德的指令向同胞開槍。
空空的座椅
儘管阿薩德一再發出恐嚇,針對敘利亞政權的壓力卻依然日益增加。阿拉伯國家聯盟也積極行動起來。11月,阿盟將敘利亞暫時除名。歐盟也同時加強了針對阿薩德政權的制裁措施。
搖搖欲墜的巴林
巴林的多數族群什葉派民眾發動了針對遜尼派王室的抗議活動。三月中旬,在沙特的幫助之下,巴林政府鎮壓了反對派運動,造成30多人死亡。華盛頓政府出於戰略考量而對巴林局勢袖手旁觀,因為美國在巴林有一個海軍基地。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阿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