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朝三暮四」的環境監測標準

籠罩中國東部的大霧已經消散了,但是由此而引發的爭論還在繼續,而且從網上爭到了報紙上。

《北京日報》11月4號發表了一篇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文章,題目叫《空氣質量數據不該看別人臉色》。說「美國駐華使館檢測並公布北京的空氣質量,這在所有駐華使館中是絕無僅有的。其出於何種動機,意欲達成何種目的,大家可自去琢磨。」

琢磨什麼呀?不就是說美國敵視中國、恨不得中國連空氣都不好嗎?文章還嚴厲批評了那些轉發美使館空氣監測數據的人士,罵人家「崇洋媚外」。罵人不好,罵別人「崇洋媚外」就更不好。人家反問一句:你就不崇洋媚外?怎麼你家裡擺的全都是洋貨、兒女都放了洋、老婆也到了美國、加拿大打了前站?」

人性都是一樣的,好東西,洋人喜歡、中國人也喜歡。不過,我們也應當理解寫這篇文章的人,他多半是奉命而作、不得不為之。

前一天,北京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杜少中先生就說了,「我們北京自己大氣污染防治不斷深入發展,不是看哪個大使館在幹什麼」。這話說得好,有骨氣、有氣節。「我們」、「北京」、「自己」的污染,你洋人管什麼閑事?

杜先生既然這麼說了,官報不跟近,也確實說不過去。當然杜先生不光是在挑撥,也承認了一個事實,「我們」、「北京」、「自己」的監測標準跟人家的不一樣。翻譯一下,就是我們說的「輕度污染」等於人家的「有毒害污染」。這就算是說道點子上了,「我們」、「北京」、「自己」的標準跟世界通行的不一樣。

生態環境的三大標準,水、空氣、森林,我們都跟別人不太一樣,而且跟自己過去定下的也不太一樣。過去中國的水質分為「五級」,現在是分為「五類」。表面上看都是五個等級,但是從「五級」改為「五類」,標準卻大大地降低了。

舉例說明,同樣是第三個等級,過去的第三等級屬於較重的污染,只可以用於農業灌溉;而現在的第三等級則屬於輕度污染,是可以做飲用水源的。拿數字說話,級別都是第三等級的水,化學需氧量從過去的每升8毫克提升到了每升20毫克;換句話說,標準降低了一倍還多。現在的三類水,按照污染程度來說,相當於過去的四級水,連用來澆地都不夠格。

這真是奇妙極了,把一個中文字,「級別」的「級」,改成「類別」的「類」,澆地都不符合標準的水,現在就可以飲用了。

最精彩的是現如今的新標準中,竟然出現了一個「劣五類」,「惡劣」的「劣」。就是超出了「五類水」的污染程度,不好叫「六類水」,只好叫作「超五類」、或者「劣五類」了。因為制定標準在這兒,根本想不到水這種物質還會污染到這種程度。漸漸地進入了「千年盛世」了,「劣五類」也就跟著出現了。「五類水」已經夠厲害,這個「劣五類」、「超五類」水已經純然是毒水,是連沾都不能沾一下的。

再來說說森林。眾所周知,中國的森林很少,除了人跡罕至之處,差不多都砍盡伐絕了。但是,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卻不算太低,像福建、江西、浙江等省份,森林覆蓋率居然超過了60%,跟日本都有一比了。

為什麼官方數據和我們的感受總是差得很遠?那是在跟咱們玩數字遊戲。謎底是林業部把森林鬱閉度從0.3改成了0.2。這就是說在過去一塊土地上,樹冠在地面投下的陰影要佔到這塊土地面積的30%,這樣才可以被算作森林;現在呢,樹影子佔到20%,就算是森林了。

森林鬱閉度這個關鍵指數一改,一棵樹都不用種,森林覆蓋率就可以提高一半以上。如果一直這麼改下去,中國森林覆蓋率世界第一,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兒。有個成語叫「朝三暮四」,主人給猴子們分棗,說早上三顆、晚上四顆,朝三暮四。猴子們不同意,要遊行抗議。主人說,那就改成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吧,行不行?嘿,行了,這回居然皆大歡喜了。玩這種數字遊戲,不是拿咱們當猴子耍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鄭義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