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輿論如何回應溫家寶的擴大民主
2011年9月1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大連出席第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溫家寶再次高調談政治體制改革並公開指出,擴大民主,「可先從黨內做起,由黨內逐步擴大到黨外」,引發外界關注。耐人尋味的是,新華社在報導溫家寶的行蹤和講話時,僅以一句話將其關於政治改革的表態敷衍而過。官方媒體對溫家寶這一發言的冷處理,似乎也證實了外界的猜測,對政治改革這一話題:民間雖有呼籲,高層仍無共識。
在14日上午,溫家寶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致辭中做了題為《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的演講。就政治改革,溫家寶說,應「堅持依法治國,從制度上改變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的狀況,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與今年他在多個場合中,對政治體制改革的表態基本一致。
14日下午,則是此次大連達沃斯會議的企業家座談會環節,溫家寶回答了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和企業家的提問,其中專門談及了政治體制改革話題。當時,達沃斯論壇主席、瑞士籍教授施瓦布提問說,「在以前的演講當中,你曾經提出要將中國打造成一個開放、包容,文化上進步和諧的國家。你還說,沒有開放和包容,一個國家就不可能實現富強。中國將採取什麼樣的具體措施來達到這些目標?」溫家寶說,「關於政治體制改革,這些年我講過多次;這次會議,不僅是我同在座的各位互動,我腦子裡想的實際上是我同全國人民的互動。因此,我感到責任重大,必須準確地、坦誠地談出我對各方面問題的看法。」
溫家寶藉此機會系統地再次談了他對中國當下政治體制改革的看法。
溫家寶說,「堅持依法治國。一個執政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依照憲法和法律辦事,並且嚴格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這就需要改變以黨代政,把權力絕對化和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為此,必須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這個任務是鄧小平先生在30年以前就提出來的,我認為在今天尤為緊迫。」
其次,溫家寶認為,應「推進社會公平正義」。「這就需要通過改革發展經濟,並且改變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過大的現象,讓人民群眾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都能夠享受改革和建設的成果。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中低收入者甚至貧困人口還佔大多數。為此,要重視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採取措施,加快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時要調節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使之形成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其三,溫家寶認為,應維護司法公正。他罕見地強調了司法機關的「獨立性」。溫家寶說,「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司法公正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必須始終堅持這個方向。」他強調,「這一點也是早在30多年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來的,要認真加以貫徹。」
溫家寶專門談及了人民的民主權利尤其是「選舉權」。他說,「要切實保障憲法規定的公民的民主權利和民主權益,其中最主要的是選舉權、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溫家寶說,「專門講一下選舉權,要擴大民主形式,要鞏固村民自治。要相信群眾能夠管好一個村,也能夠管好一個鄉,甚至管好一個縣。現在有的地方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推進由村級選舉向鄉一級選舉的試點。」溫家寶甚至說,「在擴大民主這個問題上可以先從黨內做起」,他說,「由黨內逐步擴大到黨外,這樣比較穩妥,也比較現實。」
關於選舉向鄉鎮一級擴展的說法,是這次高層首次就此問題的公開表態。
對反腐工作,溫家寶說,「反腐倡廉是我們各級政府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當前反腐敗可以重點做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反對職務侵佔。嚴禁領導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插手招投標活動,牟取私利。二是逐步推進財產申報和公開制度。這些年已經制定了一些制度,包括領導幹部財產和家屬子女在國外定居和經商情況,還要進一步加以完善,逐步從申報到公開,這是對幹部手中權力的一個最重要的監督。三是公開財政支出中的「三公」經費。從今年開始已經在98個部門實行了「三公」經費的公開,群眾對此是歡迎的,但是感到還不夠,還要根據需要逐步擴大範圍,並且將公布的內容具體到項。
溫家寶最後說,「在上述五項工作當中,最為重要的,也是難點和重點的,就是有序地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毫不動搖地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反腐敗鬥爭。」他說,「如果這樣做下去,我們就會使人心平靜下來,使每個人都有安全感,使弱勢群體得到幫助,使大家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
溫家寶這一帶著抒情意味的總結,在中國關注社會時政的網路輿論群體中,引起了許多反響和支持,有許多激進的知識份子和網民繼續以「影帝」等說法表達自己的溫家寶系列講話光有表態,難見實質行動的失望之情。
溫家寶的這次講話在中國的各大官方媒體都沒得到顯著版面,但他的講話記錄還是因網路和電視直播在公眾中廣泛流傳。此前的一次北京知識份子紀念中共關於建國後歷史若干問題的決議中,有與會者說,「政治局談經濟,國務院談政改」,被認為是對當下弔詭政局的精當描繪。溫家寶出席達沃斯論壇時,再度高調呼籲政治體制改革,重提當年胡耀邦、趙紫陽時代的「黨政分開」,明確要改變「以黨代政」,他並提出政改五大要點,包括司法獨立等等。海內外學者悲觀的指出,目前溫家寶所提出的政改只能是「空話」,但講總比不講要好。
溫家寶此次兩度提到政改,先在上午的開幕式上致辭,提到推進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下午溫家寶與企業家座談會上,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說,溫家寶上午的演講是「一場重要的政治宣言」。對此,中國社科院政治研究所首任所長嚴家祺說,「溫家寶只是講一講而已,就是給他以後不當總理了,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名聲。另外,他這些話本身是對的,他真要推動政治改革的話,也不是這麼簡單講幾句而已,要必須通過實際的步驟來推動中國的變化,但他講比不講要好。」嚴家祺說,「1986年到1987年,當時趙紫陽是中央政治體制改革5人研討小組的負責人,溫家寶也參與了這個研討小組的工作,而且溫家寶的主要工作是領導研究‘黨政分開’問題,所以溫家寶對‘黨政分開’問題應該說是非常熟悉。而且寫到了十三大的趙紫陽的政治報告裡面去。」當年,胡耀邦、趙紫陽主政時期著手改革「黨政不分」,當時取消了一些部委的黨組,但1989年6月之後,就全面回到了高度集權、以黨代政,現在弊病越來越大。之後的十四大到十七大,「黨政分開」再沒有在報告中出現。今年3月,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高調重申「五不搞」,強調「一切法律法規都必須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對香港《明報》表示,溫家寶是首次將政改提得如此深入,但他也認為只是一種「表態」,官場現在是「表態文化」,溫家寶的策略就是「能說就說」。
溫家寶提到,維護司法公正獨立和社會公平正義,是早在30多年前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來的。「黨政分開」也是鄧小平在30年以前就提出來的,他認為在今天尤為緊迫。而2010年8月深圳特區成立30週年,溫家寶也提出「黨政分開」,這是1980年8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中提到的。
著名憲政學者和維權人士張祖樺表示,溫家寶意識到「以黨代政」問題嚴重,黨委在各個領域管得非常細,乃至可能管到網際網路上某個人發的帖子,但根本制度不變,老說空話不能解決問題。張祖樺1980年代曾任團中央常委、中央國家機關團委書記。對於溫家寶在座談會上提出的基層選舉和黨內擴大民主,張祖樺批評當局打壓基層人大參選人,以及現在很多做法,都是侵犯人權、違憲違法。
對某些輿論對溫家寶的指責,有海外評論說,「即使飽受做秀的爭議,甚至被戴上‘影帝’的帽子,溫家寶的親民和改革形象仍然是中共高層中最好的。」海外評論把聚集在溫家寶身邊的人個個都誇讚了一番,說溫家寶的形象好、五毛打不倒的原因是「更得益於圍繞在他身邊一幫由專業新聞資深人員組成的形象策劃班子。這個班子對溫形象的營造、呵護,其專業程度和高效、精準,遠遠超過了中宣部。所謂‘影帝’的稱號,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班子直逼好萊塢的專業素質和營造形象的能力。」海外評論把溫家寶的形象策劃班子說得神乎其神,「這個團隊一改過去對中央領導報導中的嚴肅、呆板、單調和照本宣科,針對溫家寶的形象,大膽進行策劃設計,創新時政新聞報導方式,通過描寫現場和細節、敘述故事來刻畫溫家寶的親民形象,並越過常規,在報導中大膽地描述溫的個人思想及鮮明個性,令讀慣了中宣部那種毫無特色宣傳中央領導的八股新聞的讀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一個親民而有豐富思想內涵,飽含人文理想,憂國憂民而又屢受排擠、孤獨無奈的總理形象,逐漸在大眾面前建立起來。」
「知情人稱,這個團隊對溫形象的策劃和宣傳,包括了溫衣食住行的每個方面甚至細節。溫家寶所有‘出彩’的地方,都幾乎出自這個團隊之手。無論是下礦井與礦工一起啃饅頭,還是到病床探望季羨林大師;無論是給邊遠地區的小學生回信,還是在中南海接見農民;無論是在地方考察讓工作人員故意補鞋,還是去北大當麵點出校方安排好的學生代表;無論是仰望星空顯示孤傲,還是引經據典展示胸懷;無論是製造‘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無奈,還是撰文紀念胡耀邦的‘神來之筆’;無論是替農民工討薪,還是三次與網民交流;無論是對網友談及自己患腦溢血的母親,還是前後八次談政治改革……這些都出自這個團隊的刻意策劃和深入報導。每次策劃從開始設計,到實施,再到宣傳,都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方案。」他們「每遇到較為重要的報導,要展示溫總理非同於一般中央領導的內心世界、思想內涵、親民作風時」,也都「親自捉刀」,他們「對新聞傳播的方法瞭如指掌」;「頭腦敏銳,瞭解民意,善於把握社會脈動,長於新聞策劃」;有「出眾的才華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在國際上,此番溫家寶對擴大民主的宣示,觀察家們不約而同地把難產與滑稽這兩個平時截然不同的屬性描述糅合在一起。第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的時候,中國總理溫家寶再次提出,中國需要政治改革。中國官方的中文媒體對溫家寶在大連有關政治改革的講話予以低調的報導,但英國《電訊報》9月16日發表駐北京記者彼德.福斯特的博文,以頗有黑色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中國政治改革的難產又滑稽的現狀。福斯特博文的標題是:「不能無限期地否定中國人民合理的訴求。」在這乍看上去令人難免覺得沈重甚至困惑的標題之下,福斯特立即將這個話題輕鬆化:「中國總理溫家寶本星期在大連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提出(又是再一次提出)中國迫切需要政治改革,重複說了一年前在一系列講話中所說的話。.……他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哇,說句大實話,他說這些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中國就要全心全意開始政治改革了。目前所有的跡象都顯示,中國在向政治改革的相反的方向移動。」;溫家寶大談中國需要法治,「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今年那麼多的中國人失蹤。因此,中國沒有法治,除非你把中國要修改法律、讓這種‘失蹤’合法化也算作法治。中國執政的共產黨是超乎法律的,而且中國的法律就是這麼制定的。」
假如說新華社報導的溫家寶總理9月14日在大連所展示的中國政治改革前景是美妙的,美聯社9月16日從北京發出的報導則展示了中國的嚴酷政治現實。目前,中國各地即將舉行或正在舉行基層立法機構(人代會)選舉。許多中國公民按照中國的選舉法積極參選,試圖履行自己的選舉和被選舉的民主權利。面對積極參政、認真進行中國民主建設的中國公民,中國各地的執政黨和政府機構又是如何像溫家寶總理所說的那樣「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呢?美聯社9月16日發表記者克里斯托弗.波丁的報導說:「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試圖作為獨立候選人參加即將舉行的地方選舉,但由於執政的共產黨試圖壓制對黨的權力壟斷的任何威脅,他們面對的是艱難險阻。」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政治科學學者愛德華.弗裡德曼表示,(中國)獨立候選人的人數大增,顯示了中國人希望國家由專制和平地轉向政府更加對選民負責。這就可能讓這些獨立候選人跟黨發生衝突。他說,黨的核心利益就是‘阻止任何會終結專權體制的事情。
日本《產經新聞》發表見解說,多年來在形容中國政治改革的時候,中外觀察家常用的形容詞包括「難產」「舉步維艱」「千呼萬喚不出來」。但這一切似乎並不影響從中國總理溫家寶、到普通中國公民、到外國人對中國的政治改革提出見解。日本《產經新聞》發表在香港的三菱證券產業調查分析家稻垣清的專欄文章,提出了他對中國政治改革的見解。稻垣清的認為,假如中國執政黨和政府幹部的特權不破除,中國的政治改革以及中國的前途就沒有希望:「政治局委員以上的幹部可以得到國家提供的住房、廚師、專業司機,也可以得到傢俱、空調之類的費用。……中國的公務員工資制度40年來持續變化,不變的是幹部的貪污腐敗。今年2月,中國鐵道部長因涉嫌貪污腐敗被解職,這只是冰山一角。地方幹部的腐敗更是不堪入目。」;「在毛澤東時代,一般認為‘不患貧而患不均。如今,(幹部與國民的實際經濟狀況)差異事實上已經不再受到上層的注意。假如不大力改革黨政幹部的‘特權制度,即將迎來‘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就沒有未來。」
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中國官方面向中國公眾的媒體對溫家寶在大連發出的有關中國需要政治改革的講話給予了十分低調、淡化的處理。官方權威的新華網顯然沒有專門的中文報導,但新華網用於對外宣傳的英文版9月14日發出詳細的報導,向英語世界的人們展示了中國政治改革的美妙、美好前景。新華網從大連發出的那則英文報導題目是,「中國總理具體提出政治改革的五項任務。」報導說:「溫家寶總理星期三指出,為了推進中國的政治改革,政府必須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總理指出,為了促進政治改革,政府必須完成五項任務,即依法治國,推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堅決反對腐敗。溫家寶表示,「在上述五項工作當中最為重要的,也是難點和重點,那就是有序地擴大民主,毫不動搖地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決反腐敗。’」
為何用英文面對海外如此重頭宣傳,對國內卻輕描淡寫,是想忽悠誰呢?!
仔細研讀溫家寶回應瑞士人士的提問,可看到他本人對待當下中國社會的尖銳矛盾、險情、走向以及對這個腐朽落後體制的認知是有一定系統性的,是經過長期體驗、目睹、思考而得出的。然而,他這五點要害闡述,本應該由國家元首所認識、提出,才有份量、有指望。如此,溫總理充其量是代表內部的不同聲音。不過,中外的民間輿論已經昭然若揭。而民眾的共識是極權專制必須終止,既是運動員,也是教練,還身兼領隊和裁判,如此滑稽、說不清、理還亂,互相騙的腐朽、荒唐、落後的國體必須徹底改變。不改變這個體制,一切小打小鬧都是扯淡、胡弄、自欺欺人,中國人民永遠不會脫離苦海,享有人的尊嚴與體面。
歷史潮流不以個人或幾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如同前蘇聯,幾個人搞政變也沒用,民心不再,歷史前進的軌跡不允許,此即天意。與天意作對者的下場就是前「四人幫」第二。這不過三十幾年前的事情,人們還應該記憶仍猶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關鍵字搜索:
-
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