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再說房價,但是,因為我的手機不習慣關機,今天一不留神答應了央視網記者的邀請接受採訪,又看見那麼多網友的留言,加上我除了去年12月底在鳳凰衛視震海聽風錄作了一臺節目,宣布中國房價「2011年上漲2012年崩潰」已經半年,幾乎謝絕了所有媒體的採訪,所以,便想和網友一起談談心,也給一向支持我的媒體朋友和網友做一個交代,兼做回答採訪和網友關心的問題。
中國房價走到今天,一切還在政府可控之間。這是我們看見的積極的一面。當然,危機依然深重,風險敞口極其巨大,如何應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大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背景:
首先我們來看人民幣,這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在人民幣升值到頂的時候,也是本輪通脹的末梢,同時,在外貿上出現連續三個月的逆差。那麼,按常規,人民幣將停止升值。這時不僅僅只是買房的時機,也是購買美元的最好時機。這個底部的確認,有三大特徵:一是連續三個月的貿易逆差,不管差額多大,這一項指標就當正式確立;二是中美經濟和戰略和合作關係一直在維持,這個時期內沒有大的風波;三是美元走強,突破90點後。
時間節點上判斷:人民幣目前已經升值3.6%,離2011年的預期目標6%還有2.4%的空間,看來升破6元,要到2012年的6月至7月之間。
其次是央行停止加息,這一條表明通脹停止,滯漲開始。
央行加息與否,是有很多數據在支撐,我們在這裡不再贅述。我們所關心的一大數據,因為統計局的變來變去,已經很不可信,這不妨讓我們做一個參照,也沒有別的數據可以參照。也就是說,CPI回到3%以下,是央行停止加息的主要依據。管理層要不要央行加息,主要是看CPI是不是降下來了。
中國經濟諸多病症,已經不能好好康復。通脹一結束,很可能來臨的是滯漲。滯漲一開始,全社會購買力急劇下降,很多人連工作都不保,有什麼心思去買房子?在滯漲中,人們都很迷茫,首先想到的是未來的路怎麼走的問題,而不是改善居住。這個拐點,是一個很痛苦的拐點,因為簡單的刺激經濟已經不起任何作用,只能踏踏實實搞好生產和消費,但是,市場次序已經破壞,重新建立要很長一段時間。
第三個劉易斯拐點已經出現,這是中國城市化的一個大拐點。
劉易斯拐點的出現,說明中國的城市化是一種極度虛偽的城市化。簡單地說,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是指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枯竭。體現在很多企業,就是一漲薪水,老闆就要破產;而不漲薪水,就招不到工人。
民工荒現象,就是這個拐點的一個信號。這個拐點已經出現,而且,已經暴露出惡果,直接導致企業破產 。國家把農民誘惑到城市打工,什麼保障都沒有。農民工根本就沒有因此而積累財富,更談不上到城市消費,吃喝玩樂,通脹一來誰都消費不起;衣食住行,無一能得到保障,更談不上能夠在城市買房,能夠居住。這樣的打工,不可持續。這是一種典型的偽城市化。
第四個是人口拐點,25歲至34歲婚齡人口銳減40%。
摧毀高房價的,最後是人口結構。城市到處是住宅,但是,有的官員一人幾十套,而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一輩子也根本買不起的住宅,還叫做住宅嗎?全國660個城市空置住宅已經突破一億套,可以供3億人居住。空吧。
現在好了,沒有人結婚,沒有人需要住房,去炒吧。2011年25歲至34歲的婚齡人口銳減30%,2012年要銳減40%,幅度比上年要增加10%。建這麼多房子,完全缺乏戰略考慮。想買房子的買不起,也買不到;不想買的,拿著大把鈔票把房價炒到天下人恥笑。到2015年,城市老齡化浪潮湧起,高峰期2020年,城市消費力急劇衰退,那個時候再來看看現在的作為,這些人還有臉見江東父老嗎?
關於人口,我在《窮人通脹富人通縮》一書中,有過完整的表述,這裡不再多講。
除劉易斯拐點已經發生外,以上三大拐點都將在2012年發生。
其次我們來看看誰在逃頂?
在高位逃頂,在中國的股市和樓市,往往是位高權重之人。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高位出逃,而留下一批中小投資人最後割肉。這是一件很悲劇的事。由於股市易於變現,機構投資人要出逃,中小投資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所以,在高位出逃方面,我們主要來講講樓市,因為這主要涉及到眾多在高位買房的剛需群體。
這一輪的加息通道是在2010年10月開啟的。隨後11月,央行發布數據,銀行存款儲蓄環比減少7000億。這個數據當時就引起了我的重視,一個問號是:這些存款儲蓄去了哪裡?
股市波瀾不驚,可見很少有資金大量流入;理財產品一時火起,但是,絕大多數人不會選擇,也不信任,因此,有資金流入,據推算一個月也只有區區200億到300億之間;拿去放高利貸,會有一部分,也不會在一個月湧入,因為有機構測算,儘管全國很多城市高利貸氾濫,但總量不會超過500億。流入樓市和金市,總額不會超過2000億。也就是說,還有4000多億,那麼,這麼多的錢去了哪裡?
一個簡單的道理,賣了房子,還了貸款,流回銀行了。只有房地產才會有如此之大的吸附和釋放能力。
再看看全國二手樓和新房銷售同時放大到一個天文數據,環比和同比都超過40%,是全年房地產的銷售頂峰。再看看後面,緊接著,一線城市宣布限購,北京市主要領導表態,堅決將房價降下來。在市場上,中小投資人還在拚命博傻,而大投資人一個月內拉高出貨,而且,出得干乾淨淨,神不知鬼不覺。
這個頂逃的利索。
第二次儲蓄大縮水,發生在2011年4月,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3377億元,同比少增832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淨減少4678億元。這些錢到哪裡去了呢?除了樓市炒家還貸款外,還有一部分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再就是一部分因為通脹和加息,原先的收入已經不夠支付月供,便將存款取出來交月供。還有一大塊,是樓市炒家的大逃亡。
這一次樓市炒家逃頂也算成功,直接導致的結果是一線城市房價的滯漲,並由滯漲走向普跌。
大的炒家基本出逃,現在留在樓市的炒家只是中小炒家,資產只等縮水。
中國人民銀行在2011年8月26日下發通知,計畫將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從9月5日起實行分批上繳。這意味著大量資金將被凍結,相當於未來6個月內上調兩至三次存款準備金率。其實質意義,遠遠高於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因為同時取消了支付工具承兌匯票,對流動性造成滅頂之災。房價大跌趨勢就此生成。
再來看看大的開發商的表現。
誰在第一個降價銷售?是恆大。不錯,這個超級地產帝國,老闆是2009年的首富。同2008年一樣,又是第一個出逃。所不同的是,這一次降價沒有引發退房風波。
2011年元月,恆大全國範圍內降價,七五折優惠,單個樓盤有套數限制。據媒體報導:合肥恆大華府樓盤此次推出的優惠為每天的前1—20名折扣7.5折;前21—50名折扣8.5折;50名之外享受9折優惠。在長沙、武漢等地的40多個樓盤,開始實行85 折銷售。
這些是跑的早的,所以,降價15%就能吸引購買。但是,到6月份恆大發現銷售進度不妙,便做了一個噱頭——內部員工可享受6折優惠,很多7000多元的房子只賣3900元。其實,內部員工紛紛拿到指標後,立馬轉手,促使很多樓盤實際成交均價下降40%左右。這一次,退房的沒有,鬧事的來了,前期買房的提出抗議。
然而,恆大不理會,繼續低價賣樓,回籠資金。兩個字:逃頂。
再來看看萬科。2011年中報出來,非常難看。儘管業績還在增長,但是,現金流不暢,負債率在提高。為了吸取2008年教訓,萬科早在春節後在全國開展明升暗降的活動,後來發現市場不為所動,便乾脆降價賣樓。古人說:圖窮則匕首見。萬科廣州盯住碧桂園,一同賽跑,比誰逃得更快;在深圳,金域華府降價幅度超過30%,前期買房人再也不會砸售樓處了。只是拉拉橫幅,以示抗議。有什麼用?降幅還在擴大。什麼力量也不能阻擋萬科的逃頂。
溫州、通州等地,前期泡沫嚴重的地方,正在呈現破滅的徵象。
現在堅守房價的,只有中小開發商和中小炒房客,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價還在漲,不影響整個趨勢。但是,這種降價放大到全國,不是全局性大降價和泡沫破滅,只是一種逃頂,再等下去,會有開發商資金鏈出問題而降價50%以上拋售,然後,蔓延到全國。越晚跑,就越跑不贏。
那麼,市場後續走勢如何。
我們首先看見的是第一階段,是市場的冰凍時期。將要持續到2011年底,政府將要充當房價下跌的救火隊,哪個城市快要下跌,政府就會去救火,採取的方法就是限購,冷凍起來再說。房價的表現是不漲不跌,個別區域和樓盤將會有開發商降價出逃,炒家開始割肉,但是,房價不會普跌,經濟開始滯漲,通脹有所遏制,時間將會持續2012年4月。
第二階段,政府將會去房價泡沫化。政府開始穩住陣腳,試圖恢復經濟增長。但是,房價不降,通脹不可能得到遏制,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持續高漲,壓制了全社會的購買力,長期下去將導致經濟大蕭條,迅速去除房價泡沫,有利刺激消費,拉動實體產業。他們知道,生產是有週期性的,工業產品很多週期要3到6個月,農產品要6到12個月,再拖下下去,將會嚴重影響新政府交接,所以,在2012年5月至10月這半年,房價才會開始去泡沫。這時會有一些便宜的資產投進市場,現金為王;同時,公租房開始啟用,租金漲價的歷史結束。
第三階段,房價開始普跌,至於跌什麼50%是無知之說,中國房價普跌不會超過20%,因為體量巨大,在一年拉平普跌超過20%根本不可能,但是,區域、個盤跌去50%的樓盤比比皆是。這時市場正式進入買點,持續三年左右。95後婚齡到來之時,中國徹底告別高房價。當年日本房價泡沫破滅,憤怒的日本國民燒燬像什麼《樓市》一樣的雜誌《煉金術》的情景,將成為房價泡沫最後的葬禮。
但是,房價的跌幅因各個城市而異,可各自斟酌。預期時間在2012年下半年到2013 年之間,將產生比較好的買點。此時買房,只要持有現金,將會買到很便宜的資產,五年之內,不會貶值太大。可以解決一些夾心層的購房問題。不過,大家千萬要記住,買房子是自己的事,其他人的意見,只能作為參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牛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