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美國相比到底落後在哪裡?

中國幾十年保持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世人矚目。有些國人忘乎所以,以為實力很快就要超過美國了。這是大錯特錯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是因為原來太落後,但體制的不健康決定了他的最後必須體制的改革,才能進一步突破。

我覺得美國副總統拜登的一番話,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21世紀的競爭在本質上更偏向美國。在20世紀,我們在衡量一個國家的財富時主要看的是它的自然資源、土地面積、人口和軍隊。而在21世紀,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在於其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
  
正如我在成都對中國學生所言,美國人生性熱衷創新。競爭是存在於我們社會的骨子裡的。它讓每一代美國人都把畢生精力投入在改變世界的想法上———從軋棉機到飛機、微晶元和網際網路。
  
我們的實力要歸功於我們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以及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要只是接受既成的正統觀念(註:中國的儒教思想害人不淺),而要去挑戰和改進(註:中國喜歡批評吸收,其實重點在吸收,不允許批判)。對於自由表達的言論和熱烈的辯論,我們不僅持容忍態度,而且進行讚揚。法治保護著私有財產、使投資具有可預見性,並確保人們不分貴賤都能得到法律保障。我們的大學仍然是全世界學生和學者的終極目標。我們歡迎擁有技巧、抱負和改善個人生活渴望的移民。
  
眼下看來,美國的強項就是中國的弱項。我在中國說過,要想完成向創新經濟的過渡,它將必須敞開自己的體系,特別是對人權敞開體系。基本權利是普世的,而中國人民渴望擁有這些權利。自由能夠使一個人釋放出所有潛力,而沒有自由則會滋生動盪。開放和自由的社會是最能促進長期增長、穩定、繁榮和創新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