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生活什麼樣?

暑假裡去美國「修學游」,參觀了美國多所高校。

在哈佛,一位中國留學生給我們講述了她的高中生活。在美國申請大學需要有一些實踐活動經歷,這就需要學生們在高中的時候拿出一定的課餘時間來進行活動。她的課餘時間參加了高中學校裡划船隊。這項活動要求每人每天要至少訓練5個小時,她從高一開始堅持了3年。中間過程的艱辛是一般人所體會不到的,從訓練開始,她手上就不停的會打起水泡,而且訓練和學習也要兼顧,當時生活非常的疲乏。這樣的經歷是難得的,很少會有亞洲學生去選擇這項活動,畢竟比較艱苦。這樣的經歷帶給她的不僅僅是最終進入了一個好大學,更是讓她更加的堅強,有毅力。

美國的高中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輕鬆。姐姐說,她在高中的時候除了訓練就只是學習,每天晚上總是會熬到十一二點,學習壓力非常大。她的爸媽就是因為想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才把她送到了美國。她說,爸媽做的這些事是她最大的動力,不能辜負了他們。中國的學生到了美國,學習上是肯定沒有問題的,這是中國學生的強項。不過,大部分中國學生的自理能力,包括髮散思維就要比接受美國教育的孩子差得多。聽她說完,我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漫步在美國的各大高校,親身體會校園氣氛,那種人與自然的交流,使人身心放鬆、心曠神怡。隨處可見的松鼠,飛翔的鴿子,見到人也不會躲,你甚至可以走上前去用點小零食餵它們。一個小孩拿出小小的藍莓,放在手心裏,送上前去。小松鼠一蹦一跳的上前來,用兩隻小爪捧起藍莓,開始啃。呵呵,人與自然的和諧就這麼體現出來了,看得我滿心歡喜。

校園中的氣氛總是輕鬆和諧有活力的。每個大學都是有自己的校區的,並不一定會有大門,甚至很多學校都是直接在街道兩旁。每個大學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標誌。校園裡的綠化真的棒極了,滿眼都是綠色的,那綠色似乎是飽和的,即將溢出,實在是想讓人多看幾眼。每個大學的建築都有著自己的風格,或古老,或年輕,給人與眾不同的感受。

美國的大學裡,絕對看不到有大聲喧嘩或者亂跑亂鬧的學生。每個走過的,都是靜靜的,哪怕是在討論問題。如果你走上前去問路,那他一定會友好的告訴你應該怎麼走。當你用一副迷惑不解的表情時,他一定會繼續給你說,直到你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如果你還不知道,他一定會把你帶到你要去的地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