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盡頭與自己相遇

有多少個瞬間,你在旅途,在荒野,在海上,在雪山之巔,在深不可測的峽谷,有美景、有疲憊、有寒冷、有孤獨、有無可名狀的情緒……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裡,但好像又必須來這裡,就算不是「這裡」,也會是另外一個「那裡」。總之,你一次次地出發,然後回去,然後某一天你又收拾好背囊,哢嗒一聲關上房門,再一次出發了。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世界就是這樣。就像在心理學中所說,一個孩子如果不去跟別的孩子玩耍,他會以為所有的孩子都和他一樣,而一個人若是無法覺知自己與他人的區別,那他就無法確立自我。很多時候,我們正是通過對外界的探索,來一步步地明確自己;而只有你更深地確知了自己,才能更深地瞭解那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人,由此,我們才可能更深地瞭解這個世界,與更深的生命真相連接。

實際上,人與世界在根源上本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如其在內,如其在外;如其在上,如其在下。」來自心靈煉金術的古老諺語,闡述的正是這樣一種宇宙觀。不妨想像一下你置身於荒野的情景:抬頭望天,面對著的是無窮星空和宇宙;低頭環顧,你所置身的又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藍色星球;而當你閉上眼睛,感覺你的內心,那裡又是一個寧靜廣闊的心靈宇宙,每個人都攜帶著自己的小宇宙生活在這個特定的星球上,同時又都被囊括在更大的宇宙之內。這是我們的福祉,也是我們的侷限,這是我們的渺小,也是我們的浩瀚。

有一句話說,所謂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去。說得調侃,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出生在某地,安居在某地,然後生活範圍便被侷限在某地。而在這某地的生活中,我們又被自己的社會身份所限制。你是作家還是老闆,你是銷售干將或公務員、快遞員,你是兒子、女兒、妻子、丈夫、父親、母親。你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你是主流還是非主流……總之你在每一場合,都有一個身份和角色,都有必須承擔的責任和必須表達的觀點。正是這些身份角色讓你能夠定義你是誰,讓別人可以知道你是誰,它們給你帶來了某種確定感、歸屬感和安全感,但,這一切真的就是你嗎?那個職位、那個頭銜、那個身份與角色,那就是完全的你?

歸根結底,是因為在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強烈的想要探索世界,以及瞭解自己在這世界中的處境和位置的一種潛在動力。如果我們像青蛙一樣一直坐在井底,便不可能感受到原野中的稻田、微風與星光,如果我們像螞蟻一樣無法超越一個土坷垃的高度,我們便永遠無法突破那些橫亙在生命中的障礙與痛楚,如果我們不能突破那些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約定俗成的限制,我們就不可能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模樣。

很多時候,我們是藉助跟山峰的交會,才瞭解了我們的毅力和勇氣;藉助跟大海的相遇,才瞭解了我們的渺小與孤獨;藉助與鮮花的芬芳,才看到了我們的喜悅和美麗;藉助動物的呢喃,才感覺到了自己內心的柔軟與慈悲……所有發生在外面的感動與邂逅,都是我們一次又一次與自己的相遇,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發現和瞭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