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官民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

德國《時代週報》以溫州車禍後的反響為例分析說,中國老百姓不相信官方媒體,通過網際網路和微博表達不滿,中國人民與統治者之間的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

「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

德國《時代週報》8月1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被中共當局所隱瞞的人為災難,在中國經常發生。比如2008年中共政府為了不讓奧運會開幕受影響,隱瞞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結果導致30萬人得病、6名兒童死亡的災難性後果。食品醜聞、建築醜聞、環境醜聞,凡此種種,中國人都時常經歷,但是,像溫州車禍後那樣的呼聲卻很少見。文章認為,原因不在於醜聞本身,其實是中國的公眾發生了變化。

文章寫道,無數記者將那些在最後一刻被新聞審查槍斃的關於溫州車禍的文章發表在自己的博客。在一個擁有4.85億人使用網際網路閱讀、1.95億人可以發表簡訊之類快訊的微博的中國,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公眾。「儘管中國處於新聞審查控制之下,儘管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被封鎖,一批中國的克隆還是脫穎而出,由願意與政府妥協的機智的公司經營。」儘管這些網頁也被審查,「可是快訊和醜聞在全國飛快流傳」。

文章指出,2010年,影響很大的報紙《南方週末》發表的一篇社論標題就是「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

力量對比在變化

文章指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在圍觀,「因為他們知道官方媒體不可信任,也就越來越信賴微博。」就連中共現在也敦促自己的部門使用微博,以免失去爭奪公眾的鬥爭。中共之所以如此關注民意,因為它害怕壓制的憤怒會通過暴力釋放。

文章指出,「(中共當權者)深深地不安」,今年初人民抗議席捲阿拉伯國家時,中國也出現呼籲茉莉花革命的中國變種,中共逮了上百名活動家和維權人士;特別是價格持續上漲,「早在1989年引起大學生抗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通脹。」

文章還寫道,「完全可能的是,博客公民們瞭解中共當權者不安,也就更瞭解自己的力量。」並指出,不同的醜聞已經動搖中共通過虛假的經濟發展來維護統治合法性的企圖。

溫州災難讓人們特別不安的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流動大的國家,幾乎人人都不斷在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幸。正如成都的一位老年婦女所說:‘衣食住行,必須運轉正常。然而,不正常日益頻繁,不是新建的高樓倒塌,就是田裡的西瓜爆炸,還有超市的肉在夜裡發光。

文章指出,「那個在文革中讓人民陷入10年混亂的黨,善於用花言巧語向人民兜售說,只有它才能讓人民免於混亂。可是人民與政府之間的力量對比似乎在變化,中共當權者將不得不適應更有批評性的公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