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首次聯合建議研究東亞經濟統合(圖)

正在印尼萬鴨老出席週六(8月13日)開幕的東盟加中日韓、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16國經濟部長會議的中日兩國部長週五首次聯合向會議提出,為推進東亞經濟統合、加快締結《經濟合作協定》(EPA)的速度,建議建立研究有關各國貿易、投資、服務業自由化的三機構。

對東亞經濟統合結構,中國主張東盟加中日韓三國的框架;日本主張東盟加中日韓、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六國的框架來制約非民主國家的中國對東盟影響力太大的失衡可能性。

出席這次印尼會議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基於親中立場,積極與出席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合作,首次聯合提出了相關建議,但迴避了經濟統合的結構問題。
政治較勁

日韓兩國近年都警惕中國在東盟迅速加強的影響力,不過由於中國與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汶萊之間的南海主權糾紛升級,使得今年7月東盟與中國外長在印尼巴厘島會議期間不快爭執,最後雖提出以制定「南海行動規範」作為紛爭各國南海行動指南為目標的「外長聲明」,但在預定今年11月舉行東盟和東亞峰會上,紛爭各國首腦是否能達成南海行動規範的共識仍有懸念。

繼東盟和中國的經濟部長們希望擱置主權糾紛推動經濟統合後,海江田也顯示擱置政治分歧的願望。

但經濟是否能與政治分開不僅存疑,而且日本國內包括外務省內,也有相當明顯的意見認為,基於東盟國家對中國的威脅和警惕上升,日本此時更應積極推動東盟加六的經濟統合結構主張。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