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人愛自豪地提及所謂「中國奇蹟」,他們口中的「中國奇蹟」,大致是指自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間,中國年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達到 9.8%,還說,2008年中國GDP總量300670億人民幣,按照2008年平均匯率 6.948:1美元,摺合43274億美元。按照人口數,13.2465億,我們當年的人均GDP已經達到3266.8美元,登上了3000美元的新台階。這一創造的不僅是亞洲經濟奇蹟,而且是世界經濟奇蹟。還認為,不僅如此,中國還完成了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平穩轉型,沒有出現其他轉型國家那樣的劇烈經濟和政治波動。可以說,中國在過去三十年成就了經濟增長和體制轉型的雙奇蹟。真是舉世無雙舉世震驚。然而,真是這樣麼?
事實上,不要說世界,僅就亞洲而言,日本的奇蹟就比我們「奇」。從1956年起,日本以趕超先進工業國家為目標,開始了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時期。 1956-1973年,日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10%以上。這種長期、持續的高速增長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是罕見的,這難道不如中國的「經濟奇蹟」?況且,日本的經濟增長是以技術為基礎的可持續增長。
大致說來1956年以後的日本經濟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 1956-1964年。這一階段日本圍繞重、化工業,進行了大規模的設備投資和設備更新,為國民經濟全面現代化奠定了物質及技術基礎。1956年以後,日本出現了被稱為「神武景氣」(1956-1957年)和「岩戶景氣」 (1959-1961年)的兩次經濟發展高峰。1964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比1956年翻了一番。這一階段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設備投資大量增長。 1956年的私人設備投資比1955年猛增一半有多,以後除個別年份外,設備投資每年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投資的重點集中到鋼鐵、機械、電力、化學等行業,使日本很快形成了以重、化工為龍頭的工業體系。這一階段,隨著耐用消費品的逐漸普及,電機、電子、汽車、合成纖維、石油化學等新興工業部門的投資也有大幅度增長。這些工業的發展反過來又刺激了為它們提供機器設備及原料的機械、鋼鐵等基礎工業部門的投資,形成「設備引進投資」的局面。在大規模設備投資熱潮中,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速度更快、範圍更廣了。
1950-1955年的六年間日本共引進一千一百項外國技術,而到1956年-1961年的六年中引進外國技術兩千餘項。日本引進的外國技術中,80%以上是基礎工業技術,主要來自美國,也有西歐和其它地區的。日本從引進的技術中廣泛吸取各國的長處,並且積極加以消化吸收和提高,很快就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日本使用的能源歷史上是以煤炭為主,日本的能源結構在這一時期也發生了轉變。五十年代中期,由於中東石油得到大規模開採,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組織不斷壓低價格,從國外進口石油所需的費用比國內開採煤炭還便宜,正是這種情況,促使了日本的能源結構迅速發生變化。1956年,在日本的能源供應中煤炭仍佔一半,石油僅為22%,可到1964年,石油的比重便上升到56%,煤炭比重則降為 29%。其結果一方面是煤炭工業受到打擊,大批礦山被迫關閉;另一方面在進口廉價石油的基礎上,各工業部門的能源費用大大降低,以石油為原料的石化工業得到蓬勃發展,與進口石油有關的港灣建設、造船和鋼鐵工業也空前繁榮起來,廉價而充足的石油供應成為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柱。
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第二階段是1965-1973年。日本從經濟上、技術上全面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決定性階段正是這一時期。這一期間,日本的實際國民總產值年平均增長率為10.5%。1967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了英國和法國,1968年又趕上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蘇聯的世界第三經濟大國。這一階段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是:工業生產規模向大型化發展。1965年,日本曾一度出現經濟蕭條,政府採取反危機措施後,日本經濟從1966年起又出現繁榮局面。這就是長達近六年的經濟持續高漲期「伊奘諾景氣」。到1970年為止,私人設備投資的年均增長率為23%。1965-1973年間共引進一萬五千多項外國技術,平均每年一千七百多項。
這一階段,為了增強日本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日本的鋼鐵、電力、機械和石油化工等基礎工業設備投資向巨型化、大容量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建設大型企業的熱潮。除了原有企業的合併改組外,還在太平洋沿岸陸續填海造地,新建了一批舉世矚目的現代化大型工廠。 1965年以後新建的君津、大分、福山等年產一千萬噸以上的大型鋼廠先後投產,使日本的鋼產量從1965年的四千一百多萬噸一躍而為1973年的近一億兩千萬噸。這一階段新建的還有五十萬千瓦的大容量火力發電站、五十萬噸級的超級船塢、年產三十萬噸乙烯的石油化工廠。生產規模的大型化發展,對日本從經濟上技術上全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起到決定性作用。
1970年,日本的鋼鐵、發電、機床、汽車、船舶、化纖、紙張等產量分別都達到了世界的第一、二名。這期間,日本的技術革新也取得了突破。六十年代後半期,日本在繼續大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同時,加快了本國獨立研製工藝技術的步伐。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日本的科研經費大約增長了三倍,日本平均每萬人中就有二十一名自然科學研究人員。這一比例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僅低於美國。由於科研力量迅速增強,日本獨創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費品領域(特別是高檔家用電器等)尤為明顯。六十年代末,日本搶在美國之前,首先研製出全集成電路化的大型高速電子計算機。彩色電視也是日本首先在工藝上做出更大的改革,並投入批量生產,成為大宗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此外,在照相機、手錶、錄像機、電子顯微鏡等產品領域,日本也取得了技術上公認的領先地位。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基礎上,1965-1973年間日本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近 13%。到七十年代初,日本在生產技術上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更為讓人驚奇的是,日本在這期間內產業結構也逐步實現了現代化。日本工業是少數技術先進的大企業和大量分散、落後的中小企業同時並存,形成所謂的「雙重經濟結構」。在高速增長時期,這種落後的產業結構開始發生了質的變化。日本的中小企業原來處於同大企業直接對抗、競爭的地位,六十年代以來實行以大企業為中心的系列化,使這些中小企業被組織在大企業周圍,成為大企業的配套、協作廠。生產的相對穩定,便於中小企業採用新技術,並在設備和管理上逐步現代化。 1966-1973年間,製造業的中小企業產值年均增長17%以上,它們不僅為大企業源源不斷地供應配套器件,而且日益成為大量出口的工業部門。日本這種大企業及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的模式,有效緩解了無序競爭所產生的內耗,穩定了國內的經濟環境。
七十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折時期。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使日本的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和能源危機接連不斷,不得不在經濟政策和產業結構上進行適當調整。雖然日本經濟增長率下降到5%左右,但仍高出歐美各國的一倍以上。
當然,要瞭解一個國家的真正經濟實力,除了GDP總量而外,更重要的指標是人均GDP。這方面,「中國奇蹟」就更顯得相形見絀了。
二戰後日本已經被炸成一片焦土,當時日本的人均GDP與剛解放時的中國大致相等,但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中國的人均GDP只是日本的三十幾分之一。即便用日本1955—1973年近20年的發展與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二十餘年比較,也會看到,1955年人均GDP與1978年中國相當的日本,在經過不到20年後人均GDP就達到4000多美元,而中國經歷1978—2001年長達23年的經濟快速發展,2001年人均GDP還不到1000美元。
如此這般,談何亞洲奇蹟?又談何世界奇蹟?問題的關鍵還在於我們的體製出了問題。權力高度集中的體制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不利影響。集權制產生壟斷和腐敗,腐敗導致不公平競爭,包括壟斷在內的不公平競爭導致資源不合理分配,阻礙正常的優勝劣汰,最終降低經濟發展效率。因此只在表面上改變經濟體制,發展效率肯定不如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