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40萬民工! 淮海戰役中共大勝的秘密(組圖)
淮海戰役徵用540萬民工原來是壓榨人民
每次提起淮海戰役,許多人就想起那部紅色經典宣傳電影《車輪滾滾》,我們的「正史」如此寫道:「陳毅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根據地人民不惜傾家蕩產,也要支援前線」,「60萬解放軍吃掉80萬國民黨重兵集團」,「540萬民工是我黨我軍深得民心的表現」,等等。
540萬民工,其中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轉運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他們不止是運輸隊,還是擔架隊、衛生隊、預備役部隊。數以萬計的支前隊伍冒風雪,忍飢寒,翻山涉水,運輸糧食和其他軍需品。他們自己吃「三紅」(紅高梁、紅胡蘿蔔、紅辣椒),省下小米、白面供應部隊……。最大限度地動員群眾支援戰爭,這就是共產黨一再宣傳的所謂的人民戰爭。淮海戰役期間動員的民工高達540萬人次!加上60萬共產黨的正規軍,你說比國民黨的80萬人數多了多少?
國民黨的將領18軍軍長楊伯濤在雙堆集和黃維一塊兒被俘,他後來在回憶錄裡寫,他看到「解放軍的後方到處都是老百姓,有的給解放軍推車,有的給解放軍運傷員……」,他說「我們在戰場上哪兒看到過這種場面,國民黨的後勤都是自己辦的,自己拿卡車,馬車拉輜重,哪兒有這麼多老百姓來支援戰爭?」這裡先問第一個問題:我們不是經常宣傳「殘暴的,萬惡的蔣匪軍」抓壯丁嗎?為什麼這裡80萬國民黨精銳部隊反而不抓壯丁(哪怕幾萬)來搞後勤呢?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這不是和我黨一貫宣傳的恰恰相反嗎?到底誰在抓壯丁啊?
現在再思考第二個最根本的問題(也是本文所要闡明的中心內容):這540萬農民是自願棄家不顧而上炮火紛飛的戰場去幫你共軍推小車的嗎?難道他們願意放棄和平的家庭生活而去出生入死地上戰場?多動腦筋思考的人都會得出結論:他們不可能是自願的。這是人之常情。人從本性上來說不願意打仗的,農民更是如此。
記錄片《人民的勝利》說翻了身的東北農民在土改中獲得了土地,他們「志願參軍保衛勝利果實,」騎馬戴花參軍了。農民們剛分了地、分了房子、分了牲口,老婆孩子熱炕頭,現在突然叫他們冒死去打仗,他們會情願嗎?
軍史作家張正隆寫的《雪白血紅》裡專門有一章「要當革命的兵販子」。兵販子是什麼意思啊?原來,1948年初中共中央給東北局一個指示,要東北局在半年之內組建100個團的二線兵團補充東北野戰軍,這100個團從哪兒來?林彪當時下了一個指示,號召「有覺悟的幹部要當革命的兵販子,當革命的兵販子是光榮的事。」共產黨幹部是怎樣當兵販子的呢?最有名的是被軍史作家劉統和張正隆都引用過的一個真實故事:「當時徵兵的指標下到各縣、各村,這個村裡得征十幾個兵,村支書、村長就把適齡青年叫到一起教育,這些青年都坐在炕上不說話、不表態,支書派人一個勁兒燒炕,炕上熱的坐不住了,終於有一個跳了起來。好,這個算報名了,結果一個一個都跳起來了,就騎馬戴花當兵去了。」
1945年10月,為了完成中共中央的擴軍政策,新四軍根據地,蘇中解放區一個人口不到40人小村落,在村裡五大組織的「動員」下,一個月就出了14人,參加中共武裝或者承當各種形式的勞役。
徵兵如此,征民工如何?可想而知了。
土改是一個本文不可避免的話題。中共土改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分給農民土地嗎?解放後農民分到的土地又被全部強行收回這一事實已經足以說明不是。今天瞭解歷史的人都心知肚明。早期紅軍的軍費從哪裡來的?搶地主富農的(官方語言「打土豪」)。紅軍長征時根本沒可能帶上供幾萬人的糧草,怎麼辦?基本上就是過一路,搶一路,佔領雲南宣威就搶宣威火腿,經過貴州茅台就搶茅台酒,過草地前獵殺了附近藏區的所有旄牛……。
三年內戰時期中共「解放」區有一億多人口,完全可以用交稅的方式得到軍費(抗戰八年共軍也就是這樣過來的)。那為什麼八年抗日期間不殺地主富農,到了三年內戰就要大殺地主富農呢?目的只有一個:挑起階級仇殺,把農民栓在共產黨的戰爭機器上。戰爭動員是需要仇恨的,國內戰爭不同於抗日戰爭,農民和地主富農們和國民黨本來沒有仇恨,要不然的話,在八年抗戰時期,中共解放區內的地主富農們不是早已被貧下中農們殺死,就是早已逃出瞭解放區。
所以,為了挑起仇恨,支持內戰,奪取政權,中共發動了所謂的「土地改革」。
中共在其控制的解放區內,派出武裝土改工作隊,通過他們的在「解放」區農村的幹部(大部分都是當地一些地痞流氓),脅迫其它農民發動了一場中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最血腥的殺人搶劫運動。
事實上在中共控制的解放區內,土地矛盾和兩極分化已經很小了,很多地方的地主幾乎都沒有了,連富農也不多,加上一些富裕中農,大概可以湊足中共要求的10%的數目。土改中這些人基本上全家被殺,還要斬草除根,家中子女全部殺光,有些地區連孕婦嬰兒都殺!康生、王力的土改工作團在惠民城裡搞了一個鬥爭會,把一個靠炸魚炸蝦掙錢的小商販在現場給活活打死。據檔案館所存《關於惠民市土改複查中亂打亂殺典型事例調查》報告稱,惠民市共打死150餘人,其中有一般的農民。沾化縣8個區4739個被斗戶中,有1648戶是中農,佔三分之一還多。煙臺的共軍老兵孫佑傑寫了一本書,詳細的描寫了膠東土改,包括種種血腥內幕,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出版社敢於出版。
這其實就是逼上樑山的現代版。只不過更為殘忍,更為陰毒。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說是反人類,反社會的暴行,毫不為過。
千萬別以為土改只是「滅了地主階級的威風」(毛語),事實上,消滅5-10%的一小撮階級敵人從來不是主要目的,統治其它的90%的大多數人民才是中共的根本目的!
土改的直接效因就是:通過對地主富農及其家屬施以最殘忍的極刑,最大限度地樹起了共產黨的權威和震攝力。使農民們認識到跟共產黨作對的下場就是和地主一樣慘死。「在這種紅色恐怖下,不僅農民們被嚇得人人自危,就是中共幹部們也不敢對黨有一點不忠,寧左勿右,像康生、王力那樣,成了信條。」。這才使得以後的徵兵和大規模徵兆民工得以順利完成!這才是中共土改的真實意義,而只有暴力土改才能起到拖人下水加上殺一儆百的雙重作用!
現在來看看土改以後的中共解放區人民是如何支援這場內戰的吧。
龍應臺的《大江大海1949》有這麼一段話:
「紀念館的解說員對觀光客津津樂道這一類的數字: 郯城是魯南地區一個普通縣城,人口四十萬,縣府存糧只有一百萬斤,但上級下達的繳糧任務是四百萬斤,郯城最終繳糧五百萬斤。幾乎是勒緊了腰帶去支前……在為淮海前線籌糧碾米活動中,豫西地區有兩百多萬婦女參加了碾米、磨面和做軍鞋等活動。
可是,怎麼這種敘述看起來如此熟悉?讓我想想……
我知道了。
你看看這個文件:
……理由:查西黑石關洛河橋被水沖毀,現架橋部隊已到,急於征工修復。現本鄉每日徵用苦力木工三百餘名,一次派擔小麥五千公斤,維持費四萬元,木材兩萬公斤,麥草兩萬斤,大麥兩千公斤。孝義皇軍每日徵用木泥匠工苦力五百名。
這裡說的可不是解放軍。這是一個一九四四年的會議記錄,顯示日軍在戰爭中,對杜甫的故鄉,小小的河南鞏縣,如何要求農民傾巢而出,全力支持前線軍隊。
被國家或軍隊的大機器洗腦、利誘或裹脅,出錢、出力、出糧、出丁,全部餵給戰爭這個無底的怪獸,農民的處境和任務內容是一模一樣的,....
報導的標題是,「洛陽發現大批日軍侵華罪證,記載了日軍罪行」。那麼你又用什麼語言來描述被解放軍徵用去攻打國軍的農民呢?
莒南縣擔架隊有兩千七百九十七名成員,一千兩百人沒有棉褲,一千三百九十人沒有鞋子,但是卻在寒冬臘月中奔走在前線。」
可以看出中共對解放區農民的壓榨已經大大超過了日本鬼子!
再來比較一下中共的徵糧和被中共一貫宣傳為「魚肉河南人民」的湯恩伯軍隊的徵糧:
安徽省北部20餘縣自1943年-1945年每年繳給湯恩伯部隊的軍糧,1年12個月,要抽4千萬斤。每個縣,一年都應繳出近200萬斤糧食。
而蘇中靖江縣的縣誌記載,1949年2月-4月,剛剛被解放的靖江縣人民,沉浸在喜悅中,解放大軍在兩個月以內,連續兩次進行公糧征借,兩個月之內,征發公糧650萬斤,一次350萬斤,一次300萬斤。
靖江縣委書記「動員群眾」:「華野官兵,有我們蘇中的子弟兵,他們熱愛家鄉,想吃家鄉的大米,要用家鄉的稻草打鋪。所以,老鄉們,要學習陝北人民自己吃山芋野草將糧食獻作軍糧的精神拆家支前!」
50年後,靖江縣在修編縣誌時,「情滿千帆」一詞,感性地回顧了這段靖江縣史上空前的征借歷史。當然,老百姓為了打內戰吃野草,這是擁軍的表現,是認識了階級鬥爭,是與積極參加新社會,是毛主席的好子民…………
可以看出中共對解放區農民的壓榨已經遠遠超過了「魚肉河南人民」的湯恩伯軍隊!
- 關鍵字搜索:
-
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