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橋(網路圖片)
最近中國接連發生橋樑坍塌事故,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可見橋樑對人們生活影響之重大。無論現代橋樑如何花樣翻新,若追究其根源,都沒有超出古人所創造的梁橋、浮橋、拱橋和索橋幾大類。
更原始的還不是架在較大河流上的上述這幾類橋樑,古人最早是涉水過溪河,後來懂得腳下墊著石頭更舒服,於是就有摸著石頭過河的說法。在此基礎上出現一種形式最原始的堤梁式橋,俗稱「石磴橋」或「碇步」。
筆者老家附近的浙閩山區溝谷縱橫,溪流交錯,至今還有不少村民靠碇步過溪涉水,保留著多座石磴橋。
石磴橋很早就已經出現,《考工典拾遺記》記載:「舜命禹疏川奠岳,濟巨海,黿鼉以為梁。」《竹書紀年》中也說「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師,東至九江,架黿鼉以為梁」。
黿鼉是一種特別巨大的烏龜。而在淺灘溪澗中剛露出水面的石磴、大石塊,遠遠望去,就如一個又一個露在水上的烏龜背,古人形象化地稱其為黿鼉。
《爾雅》「釋宮」篇中解釋說「石槓謂之徛」,「徛者,步橋也,按即聚石水中,以備步涉者」。水中築起一個接一個石塊,形成一座堤梁式的石橋,就是「架黿鼉以為梁」 ,這些石塊就叫做石磴。
最早的石磴是挑選比較規整的鵝卵石,把它們鋪設在河床淺而窄的地段。石磴的間距略大於半米,相當於不高大的南方人的步幅,在一年大部分時間,石磴上部露出水面,其表面呈長半米至一米,寬零點三米左右的長方形,踩著石磴過溪河自然比涉水方便。尋找合適的天然石塊不是一件易事,把石塊直接鋪在河床上,又容易被溪流沖走,後來人們就用青石加工成統一規格的石磴,固定在河床建橋。
建造碇步最困難之處,在於如何把石磴堅牢地固定在河床上,不被水流衝擊移動位置以至丟失,這大致有以下幾種辦法:
最常見的是把石磴的下端做成楔狀,深深砌入河床,並在碇步根部及上下灘以卵石密砌灘基;如果河床底部是巨石,在巨石上鑿出榫眼,石磴的下端做成相應榫頭插入,這種做法最堅牢,但只能可遇而不可求。
較寬的溪澗上,需要較長的石磴橋,就在第一種方法基礎上進一步加固,其法是在碇步上下溪床用大面積的井字形松木架,框定卵石砌成的灘基,以穩固碇步。
雖然採取了上述方法,遇到山洪暴發,還會發生衝垮碇步的情況。所以在枯水季節要對碇步進行檢查和維修,但遇到大的洪水過後,還是要重建,從前都是鄉里熱心公益人士出資和組織做這些事情。
即使不是山洪暴發,僅僅下了一場大雨,溪水流量增大,衝擊灘基,引起石磴根部鬆動,走碇步就有一定危險。
因為碇步只容一人過,鄉間行走在碇步上,人們自覺形成「長讓幼、男讓女、空手讓挑擔、輕擔讓重擔」的良好風尚,行走在狹窄的山道上,情況也是如此。筆者見過唯一例外的情況,是坐落在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仕陽鎮溪東村村南仕陽溪上的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有二百多齒,每一齒都是高低兩塊條石拼成,低的供一般行人通過,高的供挑擔的人行走,保證擔子裡的貨物不會沾水。碇步可以視為橋樑的雛型,除了發洪水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可以當成橋的廉價替代品使用。
碇步雖然便宜,但絕不粗陋;相反,它不像筑壩那樣慘無人道,也不像架橋那樣興師動眾,看似有意無意地堆些石頭,既方便了行人,也沒有阻斷河流,真是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絕佳體現。
- 關鍵字搜索:
- 最原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