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2%城市內澇折射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政績觀

中國大陸,最近北京、武漢、南京等城市接連遭受暴雨侵襲,多座城市內澇嚴重,成了「積水潭」。官方媒體報導,中國有62%的城市存在內澇問題,折射出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重表面工程、忽視地下設施的政績觀。

中國官方《人民日報》7月18號報導稱,6月23號北京暴雨襲城,給民眾帶來很多不便。不過,放眼全國,北京並非孤例。上海、重慶、南京、武漢、長沙、西安、杭州等大城市暴雨積澇成災的報導屢見不鮮。從2008年至2010年間,中國有62%的城市發生過城市內澇。

北京維權律師劉曉原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6月23號北京下暴雨當天,幸好他沒有出門,否則恐怕會有非常大的麻煩。劉律師說,北京經常發生類似的內澇現象,2004年7月份的一場暴雨就讓城西地區交通幾近癱瘓。與快馬加鞭式的地面建設相比,中國城市的排水系統建設明顯滯後。劉律師說,

「每一個城市更多的考慮道路有多寬,設計有多漂亮。可能沒有更多的考慮如果來了一場很大的暴雨,盡快地讓水從地下管道、排水方面沒有設計得週全。實際上如果這方面沒做好,對民眾生活上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連續的暴雨給出現內澇城市的民眾造成很多不便,苦中作樂的中國網民紛紛上傳各種「雨中即景」照:上海地鐵成了「水帘洞」 ,南京「街上可垂釣」,武漢「公交車成了衝鋒舟」,杭州西湖上演法海和尚「水漫金山」……江西的網友「張小圈」則在微博上說:「連日大雨讓南昌陷入了內澇,號稱耗資20億改造的城市五大排水系統,在如此密集的降水面前不堪一擊。繁華街道可行舟、可垂釣,南昌不久前打出的宣傳口號‘中國水都’終於實至名歸。」

在北京的劉曉原律師表示,南昌號稱排水系統設施齊全仍不能避免內澇之災,這恐怕和缺乏有效監督的豆腐渣工程有關。

「 監督機制不到位,投了這麼多錢。當然有的是錢用於其他方面、有的是挪用、有的是內部貪污了等等情況,肯定在質量上會出現一些問題。像橋樑的倒塌,杭州內的橋在幾年前就預計到會因為質量問題而倒塌,過了幾年就倒塌。他們包工頭、建築商貪污的魔力,當時我們就是監理單位嘛。每一個重要工程都有一個單獨的監督建設的一個公司。現在他們都在利益的熏心之下,沒有認真執行。偷工減料或者質量達不到要求。」

深圳獨立作家朱建國認為,在中國,近一個月來遭遇城市內澇大都是經濟發達的城市和地區,這實際上是中國這三十年來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朱建國認為,中國目前遭遇的並不是簡單的城市規劃失調,而是政治腐敗的問題。

「 在武漢,大雨過了之後,政府出臺的規劃是馬上建一個606米的全球第三的高樓吧。武漢今年因為連續暴雨淹了幾次,但是政府竟然沒有抓到這個現象趕快去補課。這為什麼呢?這與中共政府官場的作風有關,大家都做表面的政績。早在朱鎔基當年在上海當市長的時候,政府決定還是建橋,但當時的情況是建過江隧道是更有利了。但是過江隧道別人看不到,特別是領導不一定看得到,建個橋誰都能看得到。所以中國這60多年來,它普遍的一個觀點就是要做看得到的政績。」

朱建國表示,中國的地方官員之所以不願意加強地下排水系統設施的建設,與中央政府的喜好不無關係。因為當局衡量地方城市發展速度、考核地方幹部業績時,更多的是參考當地是否高樓林立,街道氣派,而很少去考察地方官員為民眾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

「這實際上是從中央下來的一種作風。其實怪不得地方的。因為你是讓這種形象工程的標準來提幹、提官,那麼他們就只有投其所好了。所以根子是在北京。」

有報導說,2008年至2010年間,中國內澇災害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發生內澇的城市中,最大積水深度超過50厘米的佔74.6%,發生內澇城市中積水時間超過半小時的城市佔到78.9%,其中57個城市的最大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