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生存者眼中的嗜血魔獸:蘇聯勞改營(組圖)

 2011-07-19 17: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1931年,哈薩克荒原上,設立了佔地一萬七千公頃的「吉甘特」(巨人)國營農場。在這個公開的單位名稱之下,自1931年到1959年期間有上百萬政治犯、拘役犯和戰俘的命運在這裡被肆意摧殘。這個嗜血魔獸的名字——內務部卡拉干達勞改營。

攝影:КарлаНур
文字:КонстантинНагаев
編譯:九米帆

01.2011年6月4日,卡拉干達州,道林卡村紀念館展示窗

02.第99號勞改營斯帕斯基紀念墓地中的墓葬十字架,距離卡拉干達25公里,99號勞改營在非人的條件下關押政·治犯、拘役犯、和1941年以後的戰俘。僅憑官方數據他們之中就有超過5千人永遠留在了這個公墓裡。

03.哈薩克人、德國人、俄羅斯人、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波蘭人、白俄羅斯人、猶太人、車臣人、印古什人、法國人、喬治亞人、義大利人、吉爾吉斯人、烏克蘭人、日本人、芬蘭人、立陶宛人、拉托維亞人、愛沙尼亞人---內務部的地獄之磨研碾著所有的人,無關種族。(告示牌:這裡將成為鎮·壓白俄羅斯人的紀念地)

04.在卡拉干達勞改營系統中包括很多勞改營和特種任務區(特別營)。它們中規模較大有斯帕斯拉戈營地(戰俘營),阿爾及爾營地(即關押叛徒們妻子的阿莫拉勞改營),斯傑普拉戈營地(關押烏克蘭人、波羅的海人、弗拉索夫分子)。卡拉干達勞改營管理中心設在距離卡拉干達50公里的道林卡村。

譯註:阿爾及爾是阿莫拉叛徒妻子勞改營全稱「Акмолинскийлагерьжен
изменниковРодины」單詞縮寫「АЛЖИР」的讀音,恰巧與阿爾及利亞國名拼寫相同。

05.那個年代修筑的石牆。沒有使用砂漿,石塊交錯緊密,嚴絲合縫。當時,誰在施工中喪生,直接被壘入牆基,工作繼續。

06.道林卡村曾被鐵絲網包圍著。進入這個區域需要特別通行證,並一直延續至上世紀80年代初。直到今天,村子周圍仍有監獄存在。

07.今天這裡被佈置成了政·治迫·害受害者紀念館。

08.內務部以虛構的指控在刑訊室中除掉了「阿拉什-奧爾德」黨的全部領導人。這是斯大林的國家機器鎮壓在革命後爭取哈薩克獨立的哈薩克知識界的一種方式。

09.落入內務部魔爪的大部分政治犯都是受匿名告發所害。

10.地下室走廊。這裡設有刑訊室、單人禁閉室和槍決牆。

11.在卡拉干達勞改營區域內,有幾個「沙拉舍克」實驗室,由一些以前是科研人員的犯人在這裡為祖國的利益而工作。

譯註:「沙拉舍克」是某種秘密研究機構的戲稱,這類秘密研究機構一般隸屬於蘇聯科研院或設計局,並由犯人從事研究工作。

12.一些蘇聯知識份子被流放到卡拉干達勞改營,請注意他們當中這樣一些名字:最傑出的生物學家契熱夫斯基;列夫·古米廖夫;塞巴斯帝安神甫。

13.強硬分子會被關入地窖,斷絕數天飲水和食物。

14.刑訊室。人們被毆打,施電刑,用錘子砸手指。

15.行刑室位於地下室的走廊盡頭。在這裡執行「最高等級社會防護」---槍決。行刑者命令被執行人面向牆壁站立,通過格柵槍擊後腦。

16.對於內務部的工作人員來說,只是在做一項平常工作,毫不懷疑地執行上級的指示。

17.肯吉爾起義的參加者伊萬·伊萬諾維奇·卡爾賓斯基曾是斯傑普拉戈營地的犯人。

「我是烏克蘭人。因閱讀資產階級書籍被捕,那是一本關於烏克蘭歷史的書。為此被判25年勞改營。而我僅有19歲......」

18.「這樣我來到了肯吉爾村,那裡關押著建設熱茲卡茲干的犯人,主要是來自烏克蘭、波羅的海沿岸的青年人和年輕的弗拉索夫分子。」

譯註:熱茲卡茲干,現哈薩克斯坦中部的城市。

19.「1954年5月16日,我們封鎖了營地,並要求改變拘留營的制度。我們堅守了42天。但,6月26日幾顆炸彈從飛機上投向了我們,然後坦克開進營地向簡易板房開火,進行壓制,血流滿地。不論是婦女還是孩子,都無憐憫...」

「請問您是怎麼活下來的?」

伊萬·伊萬諾維奇開始流淚...

20.婦女與男人的生活狀況沒有區別,一樣的飢餓,一樣的絕望,一樣骯髒的生活環境。

21.卡拉干達勞改營唯一一個好處---幾乎不槍斃女人

22.鮑琳娜·彼得洛夫娜·奧斯塔普丘克,曾經的卡拉干達勞改營犯人,在憑記憶畫出的畫面上指示當年被關押的地點。

「我是烏克蘭人。戰後我們的飢荒很嚴重,還要籌錢認購戰後國債,每戶50盧布,這在當時是筆大錢。我為一個帶著四個孩子的寡婦在領導面前求情,希望能照顧一下,別讓她拿這筆錢。為此,被判了10年。罪名是為美國情報機關工作,一個禮拜不讓睡覺,我就全認了。」

23.「年青時我是一個出眾的姑娘,拘留營的看守向我獻慇勤。追求了四個月,我也沒有答應,他就威脅我要讓我坐「電車」,被11個男人輪姦......為了保全生命,我不得不答應了他,我在這裡這樣失去了貞操,並生下了第一個兒子...」

24.「在關押期間,這張紙聖像一直帶在身邊。離開勞改營之後,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我都珍惜......」

25.犯人的孩子們被分送到蘇聯的各個孤兒院。大多數人都更改了自己的姓氏或名字

26.卓婭·米哈伊洛芙娜·斯柳多娃——曾經的卡拉干達勞改營兒童。

「1939年媽媽從白俄羅斯被流放,她當時18歲。我1940年出生,在道林卡村長大。當時做我們保育員的是「叛徒們的妻子」。8歲的時候我們被移送到科姆帕涅伊斯基孤兒院,保育員盤剝我們的麵包,冬天不生火取暖。我們是跨過死亡的孩子,很多孩子都死掉了,被放進木桶裡埋葬,不分配給他們棺材。我們是人民敵人的孩子,不被憐憫......」

27.「而媽媽永遠見不到了。根據這份公文看,1955年她就在科拉斯諾雅爾斯克的某個地方被槍斃了.....」

28.瑪莫奇基諾」墓地,這裡埋葬著出生並死亡在勞改營的孩子們

来源:凱迪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