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CPI重壓下的社會痛苦指數

上週末(9日),大陸6月份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公布,「同比上升6.4%,創下2008年7月以來的最高升幅」。

由於近幾個月來媒體連篇累牘的通脹報導,以及機構、官員、專家各種口氣的「見漲」預測,加上週末兩天時間裏投資者的理性回歸,市場充分消化了CPI再創歷史新高的利空,沒有出現中小股民擔心的「等著哭的星期一」——滬深股指11日低開高走,雙雙小幅收紅。

股市這一好消息,儘管給承受著通脹重壓的社會心理帶來了些許亮色,但仍然難以平抑民眾面對物價飛漲時哀怨而無奈的心情。這種心情,與輿論集中火力指責豬肉「拱高」CPI的分析無關,而是面對日常生活用品「集體」漲價、錢越來越不經花所產生的自危心理。

如果僅僅是豬肉價格飆漲,敏感的消費者可以選吃相對便宜的雞肉;如果僅僅是A品牌漲價,侈談品牌忠誠度的小老百姓可以購買相對便宜的B品牌;如果這個季節裡魚蝦貴,那人們就等到旺季來臨時再解饞。在一個運作正常的市場裡,消費者可以通過「選擇」來化解錢袋危機。而如今,人們面對滿盤皆漲的商品,頗有捉襟見肘之感。

通脹對社會不同群體的心理壓力有所不同。比如,有兩類人群其實無需作上述「選擇」,一類是極其貧困的低收入群體,另一類是極其富有的高收入群體。前者只能以最基本的食品果腹,這類食品有國家的價格限制。後者則一直消費著高端消費品,即使繼續漲價,他們也不在乎多花那幾個錢。

可見,對通脹最敏感的人,是社會中的中間收入人群:他們收入不高不低,又對消費品的選擇有些小要求,同時指望省下錢買房子或者還房貸;如果還能省下更多一點錢用於未來的養老投資,那就屬於「中等收入中的高收入」了。對應到具體的社會行業,他們一般屬於「白領」中的中低層。

不論是媒體的調研,還是身邊的例子,都可以發現:物價敏感群體向中低層白領蔓延已成趨勢,他們承受高物價的相對痛苦指數居社會各群體之最,也最可能出現古代亂世時期中農淪為貧農那樣的風險。

這部分人群要承受的內外壓力不可謂不小。因為經濟學家提出,物價上漲存在著「棘輪效應」,即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易於向上調整,難於向下調整。以前通脹維持在合理水平,收入相對較高,消費的是對應層次的商品;如今通脹厲害,收入相對降低了,但人們往往很難在短期內就養成購買相對便宜物品的習慣。

是繼續習慣性購買貴的商品,忍受錢包捉襟見肘的痛苦,還是委屈一下改用便宜的商品,用「能少花點錢就少花點」來稍微釋放攢錢的壓力,這就要看個體的權衡了。但不管做哪一種選擇,都逃避不了有取有舍的痛苦體驗,久而久之蓄積下來,很可能成為某種負面的社會情緒。

如今,在大陸,CPI不再是官員挂嘴邊的抽象數據,也不是媒體橫加批判的構成分析,而是街頭巷尾市井小民內心的一抹痛。有外媒預測,中國CPI或8月份開始回落。如果真回落了,那就承其吉言。但中國總理溫家寶倒是實在,他此前在《金融時報》一篇文章裡說,「無法實現把今年全年通脹控制在4%以下的目標,但能夠把價格漲幅控制在5%以下」。看來,為了應對這輪「氣勢磅礡」的通脹,政府的痛苦指數也委實不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