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眾多省市遭遇缺水困境

中國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中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監測的39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水量佔取水總量的不到八成,從水源地取出的水量有近24%達不到三類水標準。

《中國證券報》日前報導,中國目前不缺水的省市僅有10個,佔國土面積不到16%;而嚴重缺水區和極度缺水區佔國土面積60%以上。如果按城市數量劃分,缺水城市數量佔全國城市數量的三分之二。過去60年間,中國的經濟增長與水資源變化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發展。

報導說,被聯合國預測為21世紀飲用水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的上海,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持續乾旱導致的流量大減,使上海經歷了史上罕見的夏季嚴重咸潮侵襲,入侵次數達8次,部分供水區域告急。

四川成都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說,上海市缺水的困境是中國數量眾多缺水城市的一個縮影:

「 應該說所有的城市,90%以上的城市水資源都受到影響。這個當然一個是自然的原因,再一個是人為的原因,包括由於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工業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中國幾乎每條河流。但是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不夠。既使投資建立污水處理廠,但它的處理水的能力還是相當有限的。長江雖然是中國最大的河流,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但是它也逃脫不了生活、工業污水對它的影響,對它的水源地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楊欣表示,隨著工業化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擴張,水量需求急增,中國很多城市處於水源地告急狀態。就拿長江沿岸的一些城市來說,因為長江污染不斷加劇,守著長江卻沒有水喝:

「 治理長江必須要從整個流域來著手保護,否則的話,城市經濟發展比較好,只是把自己城市的污水處理好以後的話,想獲得乾淨的飲水源也是不可能。所以中國的發達地區要更多的支持西部地區,就是上游地區。除了通過法律來規範以外,經濟上應該給予扶持,像污水處理、生態治理等等。另外,給予經濟上的補償、生態上的補償。這樣全流域的生態環境得到完全的改善,只有共同的努力才有可能達到。」

在連續12年乾旱後,北京市水務局2011年5月對外公布,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北京的缺水形勢異常嚴峻。而資源性缺水在中國北方已成普遍問題。楊欣表示,為了緩解北方缺水,中國政府正在進行從長江引水到北方的南水北調工程,這一工程將加劇長江沿岸城市缺水問題:

「哪裡缺水都到長江,這不僅僅是南水北調工程。自己的城市(水)污染了以後,不是解決這個問題,而是想辦法去找一個新的水源,比如說太湖,太湖污染以後,首先想到的是從長江抽水。東湖啊等等全部污染了,那麼也想到從長江裡面抽水。在我們北方缺水以後,也是想到從長江抽水,這不是一個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

重慶的民間環保人士楊勇說,中國很多江河的源頭因為開礦和草原退化受到污染:

「祁連山是西北的水塔,本來水源就是在不斷地減少當中。草場也在快速地退化。祁連山的北坡和南坡都已經有了大量的採礦、選礦,甚至包括冶煉都集中在祁連山的水源地上。」

環保人士楊勇說,中國很多中小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在建成後往往不能正常營運,而民眾對當地的水源質量往往缺乏瞭解:

「如果公眾有知情的需求,能知道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水的質量、環境質量,反過來可給相關部門各方面壓力和責任,來促使他們把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好、使用好。」

接受採訪的兩位中國環保人士都表示,要提高中國城市的飲用水的質量,必須加強對河流污染的治理,禁止污水直接排入江河,並且對長江等主要河流進行流域性的水資源管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