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貿易帶動變革」在中國收效甚微 (組圖)

 2011-06-30 15: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德領導人在柏林

儘管在德中首次舉行的政府間磋商會議上,德國從中國獲得了過百億美元的訂單,但德國媒體提醒說,「希望德國不要像其它西方國家,為了經濟利益討好北京的獨裁者。」

未來中國和德國將在政治和經濟上開展更緊密合作」,這是週二(6月28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舉行雙方首次政府間磋商會議上達成的共識。溫家寶在會議中指出,「如果歐洲需要幫助,中國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會議當天,包括西門子、空中客車公司、戴姆勒和大眾汽車等德國和歐洲知名企業與中方簽署了14項,價值150多億美元的商業合約。到2015年,中國在德國的貿易總投資額將增加為283億美元。


傾聽兩國間對話

貿易繁榮沒有帶動中國的民主變革

在中德為雙方的經濟成果歡欣鼓舞之時,德國《斯圖加特日報》發表評論說,德國在帶動中國實現民主化進程上做的還不夠。文章評論說:「冷戰時期,人們把‘貿易帶動變革’一詞視為希望的象徵。當時,民主國家希望通過密切的經濟往來促使東歐的共產黨政權向民主化轉型。事實證明,在那裡這一希望最終實現。但是顯然,中國與這些東歐國家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創造了經濟奇蹟。而德國人也和其它西方國家一樣,為了經濟利益希望從北京的獨裁者那裡獲得訂單。」文章最後寫道,「雖然中國實現了經濟繁榮,但迄今中國在民主變革中的表現卻微不足道。」

德國電視二臺在新聞節目的報導中稱,溫家寶在磋商會議一開始就特別指出,希望德國尊重中國與歐洲不同的政治制度,「雙方的夥伴關係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在德國獲得中方巨額訂單的同時,中方也加大了在德國的投資。例如:中國機械製造商三一重工就在德國北威州的科隆市投資1億歐元建立生產基地。今後這裡還將成為該企業在歐洲的研發中心。

德國《呂訥堡地方報》在評論中寫道,「在北京將德國作為通向歐洲貿易市場‘關鍵國’的同時,德國也利用高新技術確保了該國在巨大的中國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德國未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然而除了經濟對話,此行中國也做好與德國‘討論’人權的準備。為了避免與德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討論,在溫家寶出訪歐洲之前,中共釋放了政府批評人士艾未未和胡佳,但仍有數千名異見人士被當局關押。

《呂訥堡地方報》在文章中繼續寫道,「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沒有被經濟成果沖昏頭腦,不忘在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施加影響。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她並未打算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否則,歐盟將很快受到中國的擺佈,成為中國服務於自己經濟利益的一個工具。」

該報還指出,未來,中國將在高新技術革新領域繼續向德國人學習。除了加大在技術產業的投資,還會從單純的雙邊商品貿易,轉為更多的技術轉讓。不過,並不是所有德國人都認同中國的「擁抱戰略」。根據德國最近一次的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德國人都擔心,該國在經濟上過於依賴中國。

来源:德國之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