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一戰,姜太公居功至偉,這成為他一生的經典之作,也成為世界經典戰例。實際上,姜太公還應該是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
西周建國,論功行賞,姜太公自然功勞第一,周武王就把他封在了齊(今山東淄博)地,建都營丘。姜太公成為齊國始祖,被稱為「齊太公」。
實際上,這樣的封賞跟流放差不多。其時的齊國,是「負海瀉鹵,少五穀人民寡」的蠻荒之地。東夷人生活沒有保障,社會一片混亂。
在這裡,姜太公顯示出自己卓越的治國智慧。他根據當地的情況,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條件,開發漁鹽資源,發展工商業,使人民安居樂業。
「他沒有採取鎮壓的手段強制推行中原文化。」孔令奎先生說,「他採取了四項措施來治理齊地:一是‘因其俗,簡其禮’的民族親和政策,就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制定適合他們的政治制度,讓中原文化和東夷文化慢慢融合。二是根據齊國多山靠海、盛產鹽鐵獨特的地理優勢,採取了‘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的便民富民政策,開展了煮鹽、冶鐵、養殖業,不僅開拓了財源,也促進了農業發展,太公稱之為‘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三是尊重人才,重用人才。能者上,庸者下,無論中原人或是東夷人,只要德才兼備,都可以得到提拔和重用,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無論中原人或是東夷人,不管職位高低,犯了法都要受到處罰。四是修筑城池。姜太公帶領軍民修了一道城池,這城池一方面是軍事需要,另一方面是為了讓東夷人和中原人盡早融成一個大家庭。」
由於措施得力,齊國很快富強起來,成為東方的大國,也使周朝在東方的統治得到了鞏固。
牧野之戰創中國謀略之先河
一般認為,姜子牙是中國古代謀略家的鼻祖,這是絲毫也不誇張的。有週一代與商紂的決戰,既是兩個朝代的決戰,其實更多的是個人智慧的決戰。在這場戰爭中,有著巨大作用的,就是姜尚姜太公。
其實無論古今中外,戰爭進行事態的持久與否、勝敗如何,決定性的在於戰爭的準備階段。戰爭的準備既有物質的準備,也有心理的準備,更有謀劃貫穿其中。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爭的最高境界,而要一擊決定戰爭的成敗,自然是不得不進行戰爭、減少物質損失和人員傷亡的最佳選擇。在周與商之間,除了戰爭,沒有別的選擇,因為矛盾已不可調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實這種對決早在戰前已分出勝負,戰爭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這樣的戰爭結局,姜太公功不可沒。而姜太公有這樣的成就,是與他個人的經歷分不開的。
生逢亂世,遭遇曲折,按傳說由祖先的貴族,到後來家道中落,及至姜子牙時淪為貧民。這樣的大起大落,往往會對置身其中的人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一蹶不振,從此消沉沉淪下去;一種是絕地反擊,成就一番卓絕的事業。姜太公顯然是後者。特殊的家庭背景,讓姜太公對上下尊卑有著更多的瞭解,也有著更多的物事體悟,這是他成就自己的根本。
所以他可以一根直竿釣魚,可以耐得住性子,可以等機會來臨,甚至等到地老天荒。所以姜太公為了維持生計,可以在朝歌(今河南淇縣)宰牛賣肉,到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賣酒。飽嘗民間疾苦的結果,終於使他錘煉成滿腹經綸的一代奇才。
但這樣的等待太久太久了,在接近80歲的時候,他才被周文王發現。
在輔佐周文王期間,姜太公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內外政策:對內促進生產發展,為滅商打下了很好的經濟基礎;對外,表面上恭順事殷以麻痺紂王,暗中爭取鄰國,逐步拉攏,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
在姜太公的謀劃之下,歸附周文王的諸侯國和部落越來越多,周逐步佔領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屬地,出現「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面,為最後消滅紂王創造了條件。周文王死後,武王姬發繼位,拜姜尚為國師,尊稱師尚父。姜子牙繼續輔佐周國朝政。
周武王九年(前1038年),為了探查諸侯是否會一起東討殷商,在姜子牙的統率下,周軍浩浩蕩盪開到孟津,在這裡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周武王發表了聲討商紂王的檄文,當時有八百諸侯會之於此,顯示了武王的聲威。雖然當時許多諸侯都說「商紂可伐」,但武王和姜子牙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如果興師討伐,一定會遭到頑強抵抗。這次行動,實際是滅商前的一次預演,也是姜太公小試牛刀,但在諸侯國間產生了很大影響,至少說明,當時已有相當多的諸侯聽命於周武王。
武王十一年(前1036年),殷商統治核心發生內訌,大臣比干被殺,箕子被囚為奴,微子啟懼禍出逃,太師、少師投降周武王。這時,姜子牙果斷建言周武王,討伐殷商。
其時,以姜子牙為主帥,統領兵車三百乘,虎賁(猛士)三千名,甲士四萬五千人,以「弔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進攻朝歌。
二月甲子(二月初五),周武王率領大軍陳師牧野(今河南淇縣南),與紂王的17萬大軍展開決戰,結果,殷商大軍當天就土崩瓦解,紂王看到大勢已去,連夜倉皇逃走,隨後於鹿臺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滅亡。
牧野之戰,實際上是一場智慧與謀略的決戰,無論從戰略高度或是戰術的運用,無論是宏觀形勢的把握或是戰爭局部的組織,都顯示出姜尚英明超凡的組織指揮能力。
首先在作戰時機的把握上,他選擇在紂王麻痺鬆懈、眾叛親離、極度虛弱之時,增大了勝算的把握;在力量的組織上,以「弔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共同伐商,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在作戰指揮上,他利用「致師」(大戰前的一種特殊戰爭方式,就是在戰前由進攻一方集中精銳之力量衝入敵方,衝亂對方陣地,顯示自己的力量,也是小試對方虛實)的機會,以兵車、猛士從正面突擊,而後以甲士猛烈衝殺,結果只此一試,商軍陣勢大亂,有周大勝。
《六韜》姜子牙智慧的結晶
因為戰爭謀略乃至治國方略的傑出成就,人們稱姜子牙為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被世人尊崇為「謀聖」、「武聖」、「中華第一智囊」及兵家鼻祖。
實際上,姜太公的成就還表現在著作方面,他的著作很多,《六韜》六卷、《陰謀》三卷(一說三十六卷)、《陰符鈐錄》一卷、《太公兵法》一卷。諸書之中,《六韜》被譽為兵略鼻祖,最為著名。
從現存的內容看,《六韜》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姜子牙的軍事實踐和韜略思想。
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曾對姜子牙的謀略及其歷史地位有一段概括性的評價:「……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涉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六韜》分為《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篇,每篇又細分數章,一共六十章。
像《孫子兵法》在西漢之後忽然失蹤了一樣,《六韜》在秦漢時期為人們所絕口不提,到三國時候,又神秘地冒了出來。《三國誌·先主傳》注曰:「閑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志意。」
到了唐朝,長孫無忌撰《隋書·經籍志》,載《太公六韜》五卷,注曰:「周文王師姜望撰。」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六韜》。此後,唐、宋、明諸史均認為《六韜》為姜尚所撰。
由此,有專家認為,《六韜》用詞淺近,通俗易懂,與《尚書》的語言風格截然不同,不像姜太公那個時代的作品,所以,此書可能是後人偽托之作。
有清一代,乾隆皇帝廣招天下學者編纂《四庫全書》,同時編輯《四庫全書總目》。在「總目提要」中,編者專門舉例證明《六韜》是偽書。
其實,《六韜》偽托不偽托,並不重要,關鍵是書中內容確實是姜太公軍事思想和謀略的集中體現,這當沒有異議。況且,姜太公時尚沒有印刷術,傳播全靠手抄,就是姜太公親書的《六韜》,在這樣的傳播過程中,也難免會增添和刪節,加進些個人的東西。
所以,爭論書是不是姜太公親書,沒有多大意義。
在《六韜》中,我們可以看到姜太公卓絕的見識和非常具有現代意義的思想,直到今天,這些看來都精妙絕倫,成為政治家、謀略家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六韜》中的「文韜」有如下記述:
文王乃齋三日,乘田車,駕田馬,田於渭陽,卒見太公坐茅以漁。
文王勞而問之曰:「子樂漁耶?」
太公曰:「臣聞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今吾漁甚有似也,殆非樂也。」
文王曰:「何謂其有似也?」
太公曰:「釣有三權:祿等以權,死等以權,官等以權。夫釣以求得也,其情
深,可以觀大矣。」
文王曰:「願聞其情。」
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魚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長,木長而實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親合,親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語應對者,情之飾也;言至情者,事之極也。今臣言至情不諱,君其惡之乎?」
文王曰:「唯仁人能受正柬,不惡至情。何為其然?」
太公曰:「緡微餌明,小魚食之;緡調餌香,中魚食之;緡隆餌豐,大魚食之。夫魚食其餌,乃牽於緡;人食其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國,國可拔;以國取天下,天下可畢。嗚呼!曼曼綿綿,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遠。微哉!聖人之德,誘乎獨見。樂哉!聖人之慮,各歸
其次,而樹斂焉。」
文王曰:「樹斂若何而天下歸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文王再拜曰:「允哉,敢不受天之詔命乎!」乃載與俱歸,立為師。
…………
文王問太公曰:「原聞為國之大務,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
太公曰:「愛民而已。」
文王曰:「愛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請釋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務,則利之;農不失時,則成之;省刑罰,則生之;薄賦斂,則與之;儉宮室臺榭,則樂之;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害之;農失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臺榭以疲民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飢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於身,賦斂如取己物:此愛民之道也。」
文王問太公曰:「君國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與也。人君有六守、三寶。」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是謂六守。」
文王曰:「慎擇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觀其無犯,貴之而觀其無驕,付之而觀其無轉,使之而觀其無隱,危之而觀其無恐,事之而觀其無窮。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貴之而不驕者,義也;付之而不轉者,忠也;使之而不斷隱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窮者,謀也。人君無以三寶借人,借人則君失其威。」
文王曰:「敢問三寶?」
太公曰:「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農一其鄉則谷足,工一其鄉則器足,商一其鄉則貨足。三寶各安其處,民乃不慮。無亂其鄉,無亂其族。臣無富於君,都無大於國。六守長,則君昌;三寶完,則國安。」
被世人尊崇為「謀聖」,姜太公的謀略不僅表現在牧野一戰和對齊地的治理上,他早年直鉤垂釣等待文王,也是其智慧、謀略的真實體現。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謀聖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