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概算2176億 決算金額或超三峽

即將在6月底正式開通運營的京滬高鐵實際耗費的投資,從多年前(1994年)的523億的估算額到2011年3月份國家審計署對其審計確定的投資概算金額2176.30億。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日前刊發的報導,僅就目前的投資概算金額2176.30億,這一數字已經超出了三峽工程的投資(三峽工程動態總投資估算為2039億元,2009年數據),因種種原因,京滬高鐵的最後投資額(決算)可能超過預計,「無從計量」。

鐵路項目的資金核算,一般分四個階段,立項時稱為估算,可研和設計階段稱為概算,施工時稱預算,而項目最後竣工時則是決算。

1994年,時任鐵道部總工程師瀋之介估算京滬高鐵的總投資為523億;2007年鐵道部編製的工程概算統計,京滬高鐵的投資額為2209億元;國家審計署2011年3月發布的關於京滬高鐵的審計報告,則認定,該項目概算總投資為2176.30億元,兩者略有出入。

目前,京滬高鐵預算仍未公布,而決算則由於工程欠款較多,尚未有確定的公布時間。

據該報導,近年來通脹高企,京滬高鐵工程建設中的人工費、材料費、征地拆遷成本水漲船高;而為了保證能提前開通,避免自然沉降檢驗耽誤工期,京滬高鐵80.8%的線路採用了高架橋技術,僅這一技術的採用,每公里的造價便比普通路基高出兩三千萬元。

此外,京滬高速項目公司承擔了一些本不完全屬於其項目範圍的投資,京滬線上的很多樞紐是多個線路共用,「例如北京南站,京滬線也用,京津線也用,濟南樞紐和黃河大橋,則和青太線(青島到太原)共用,費用都攤在京滬公司的賬本上了。」

早在京滬高鐵通車前,其兩頭分別已建了京津城際和滬寧城際,這兩條短途高鐵分流了大量的客流。目前,京津城際年客運週轉量達2000多萬人次,滬寧城際年客運週轉量達6000多萬人次。京滬高鐵的盈利前景則很可能受到受京津和滬寧兩城際高鐵線路衝擊,

據報導,早期京滬高鐵2006年立項後不久,曾有分段建設的建議,即先建京津段、滬寧段,然後再建天津到南京段,但被鐵道部否決。

專家表示,京滬高鐵想要在短期內收回成本,幾乎不太可能。長期來看,國際上目前僅有日本東海道新幹線這一條高鐵是盈利的,但該線路段集中了日本過半的人口和GDP。相較而言,京滬高鐵的盈利前景尚未清晰。

原題目:京滬高鐵投資概算2176億 決算金額可能超過三峽工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