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江流越遭受五十年來罕見的嚴重乾旱,導致長江中下游部分水域被迫停航,湖北四十多萬人面臨飲水危機,中國官方上週也首次公開承認三峽水壩修建的缺陷,國際輿論在再度質問三峽大壩的合理性的同時也對目前正在進行中規模空前的南水北調工程的可行性提出疑問。
週末版的法國《回聲報》聚焦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尤其是南水北調三大工程之一的中線工程,中線工程取水源頭為湖北的丹江口水庫,《回聲報》記者加布萊爾•格雷西戎Gabriel Gresillon 前往丹江口水庫地區實地採訪,重點介紹了當地居民搬遷進展速度以及丹江口水庫的擴建狀況。
作者首先介紹了南水北調工程的起源,指出,中國北方長年以來缺水嚴重,如果說中國全國的水資源儲藏僅佔全球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五的話,中國北方的水資源儲藏僅佔全球比例的百分之九,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甚至只佔百分之三點五,北京市的水資源管理部門剛剛宣布北京目前的人均水儲藏僅為一百立方米,相當於國際警戒水儲藏水平的十分之一。
中國目前正在落實的南水北調工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毛澤東時代,早在1952年毛澤東當政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南水北調的設想,1958年湖北丹江口水庫工程動工,期間又因幾度飢荒而被迫中斷,1973年水庫投入運作,到目前為止其作用僅僅是調節丹江河水的流量。2002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南水北調三線工程,東線工程已經部分完工,計畫利用已有的京杭大運河的水道,連接沿途湖泊,將長江水輸送到北部,《回聲報》評論說,東線工程的任務是每年將一百四十億立方米的河水運送一千公里,途中還不得不利用抽水機將水位抬高四十米。
西線工程計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分水嶺的輸水隧洞,將長江水調入黃河上游以圖解決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回聲報》認為該計畫因技術難度過高而到目前為止依然處於萌芽狀態。
中線工程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北京與天津等地的飲水問題,也是文章作者最關注的項目,因為據瞭解,北京2012年左右的城市規劃都是建立在中線工程完滿結束並且成功運作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該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中線工程的具體內容是抬高湖北丹江口水庫的水位,再引水途徑黃海平原,一路北上輸往北京和天津。工程 的技術人員向《回聲報》記者介紹了中線工程在技術領域所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抬高丹江口水庫的水位,這就意味著必須加高加厚水壩,而僅次一舉,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挑戰,因為要融合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修建的水泥大壩和符合今天技術標準的現代化建築材料並非易事,不過這一大難關目前已經被跨越,增高後的大壩高度為176米,水庫的蓄水量被增至340億立方米,屆時丹江口水庫的面積將與三峽水庫的水面積不相上下。提高水庫的蓄水量之後,下一步還必須每年運送九十億立方米的湖水,其中十億立方米輸往北京。而要達到此一目的,除了必須耗費巨資疏散沿途居民之外,還必須打造渠道,保障水流的安全暢通,使用最先進的防震建築材料避免河道倒塌,最使工程規劃人員頭疼的是如何穿越沿途的大小河流,尤其是黃河,目前技術人員正分別在黃河水底二十五米和五十米深處修建兩條直徑為七米的隧道,這兩條隧道不僅必須抵制隧道內外水壓的變化,而且還必須應對黃河河床不斷移動的挑戰。
對大多數國外的觀察人員來說,北京的這一南水北調的計畫未免顯得有些不自量力,狂妄自大,當被問到有沒有考慮到這一浩大工程的環境後果時,南水北調建委辦公室一名音譯名為申豐勝的負責人對記者笑著說,他是工程師,他首先考慮的是技術問題,再說,他認為這對環境的影響應該微不足道。
不過,北京水資源保護辦公室的退休官員王建(音譯)卻並不讚同上述觀點。他認為應該是人類來適應大自然而不是大自然來適應人類,他擔心地表示,丹江口水庫的蓄水北運之後,長江的水流量將因此而減少,屆時如何解決長江流域的乾旱問題?誰能保證長江水位的下降不會導致長江入海口海水倒流的現象?從而影響整個長江三角洲的耕地質量,最後,誰又能夠保證這些工程堅不可摧,萬無一失,經得起任何天災人禍的考驗呢?
《回聲報》最後評論說,就在三峽工程的瑕疵不斷暴露於天下之時,另一個中國當政者難於迴避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那就是中國各界在南水北調工程上的共識還能持續多久?除了工程所必然導致的環境和經濟後果以及南北之間的地區矛盾之外,工程的巨大耗資也值得各界認真討論,南水北調工程計畫總耗資七百五十億美元,相當於修建三峽費用的三倍。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三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