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央行是癥結所在
過去4年來,中國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每年夏季都在上海一家高級酒店開會。與往年一樣,今年討論的焦點也集中在如何構建一個更佳「生態系統」。但從發表的講話看,與會者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與「房間裡的大象」——中國央行及其系統性的金融抑制——打交道。
中國央行通過操縱匯率,已使其資產增至4萬億美元左右,幾乎與中國經濟規模(5萬億美元)一樣大。近期,該機構選擇通過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來限制通脹後果,讓商業銀行僅從準備金得到1.62%的收益(隨著其外國資產的收益率下降,發行沖銷票據這種基於市場的替代方式已變得成本過高)。中國央行的準備金現已升至2.1萬億美元,比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準備金餘額高出約三分之一。正如野村證券(Nomura)所指出的,積累這種無法利用的現金,相當於對銀行業徵稅,阻止中國各銀行將自己資產組合中的更大份額配置到收益率更高的投資。更糟糕的是,這是一種遞減稅,會對存款基礎薄弱的小型銀行造成超出比例的傷害。
後果是兩方面的:最需要信貸的人得不到信貸(有關小企業無力支付公用事業賬單的消息越來越多),以及正規銀行體系的非中介化。中國央行剛開始統計其所稱的「社會融資總量」,該數據除了銀行淨新增貸款外,還包括信託貸款、公司債券及股本、以及來自保險公司的融資。這一「快照」似乎顯示,與正規融資相比,非正式融資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
因此,有關金融生態系統的任何有意義的討論,都應該始於中國的外匯政策,並終結於斯。讓我們希望與會者在黃浦江畔觥籌交錯之際,能採取上述做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