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稱北京逆歷史潮流(圖)


希拉里說,北京當局對異議者的鎮壓是徒勞的

在剛剛發表的一篇新聞採訪報導中,美國國務卿克林頓以非同尋常的語氣批評中國的人權狀況,稱中國當局阻擋民主變革將是徒勞無功的。中國的民主人士對克林頓的評論表示歡迎,但不認為她的講話將直接和迅速地推動中國人權狀況的改善。

在第三輪美中經濟與戰略對話結束的同一天,美國《大西洋》月刊星期二發表了記者戈德伯格上個月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克林頓的採訪報導。克林頓在採訪中稱中國的人權狀況「很糟糕」,並以比她平時在公開場合更加尖銳和直率的語氣說,中國政府害怕和擔心阿拉伯式的民主變革,並試圖阻止歷史的前進,但這樣做將是徒勞無功的。克林頓國務卿還說,儘管中國當局阻擋不了歷史的前進,它還是會儘可能向後推遲民主變革的進程。

《大西洋》月刊發表克林頓國務卿的這段訪談後,許多中國網民立即做出了積極反應。

蔡淑芬:美官員說出中國人不敢言的話

在推特上發言的香港民主人士蔡淑芬對美國之音說,美國國務卿的這段話表達了許多中國人對人權狀況的憂慮,說出了許多人不敢說的話。

蔡淑芬說:「六四22年來,中國的人權越來越倒退。現在倒退到一個地步,就是好像沒有人權,不可以提人權了。我覺得恐懼感比較大。維權律師不敢說話,藝術家也不可以有很大的自由。」

不過,曾經以記者身份親身經歷八九民運的蔡淑芬說,克林頓國務卿雖然對中國人權狀況做出了非同尋常的批評,但這些話能否直接和顯著地推動中國民主變革值得人們去懷疑。

蔡淑芬說:「我當然高興,如果有外交的人可以為中國說話。但是你看艾未未的事情,已經有很多很多人為他說話,但是三十八天了,都一樣在押。」

莫之許:民主變革最終靠中國人自己

北京獨立作家莫之許也在網上對美國國務卿的評論做出了積極反應,但他認為民主變革的真正動力來自中國內部的力量。

莫之許說:「總的來說,美國政府能夠表達這樣一種態度,我還是感到挺欣慰的,它跟我們認識一致。但是,中國的事情還要靠中國人自己來辦,從根本上說,靠中國本土的民間社會的發育和民間社會的抗爭。」

克林頓國務卿星期二表示,美中兩國官員在剛剛結束的經濟與戰略對話中坦誠討論了對方認為敏感的話題,包括人權問題,但沒有透露她是否在對話中使用了像在《大西洋》月刊採訪中所用的同樣尖銳和直言不諱的言辭。

參與對話的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在接受美國電視節目採訪中說,中國不會發生中東式的革命。他說,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而美國人並不真正瞭解中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