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對美國父母的育兒理念

 2011-05-09 09: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5月8號星期天是母親節。年初「虎媽」對子女以華人家長的方式嚴格管教的故事讓很多美國人大跌眼鏡。記者走訪了一對在學校工作的美國父母,請他們分享育兒理念。

查理在新澤西蒙克萊爾州立大學做選課指導,太太夢娜有一半的華人血統,但是夫妻倆一直商量著在教育子女上保持一致,免得兩個兒子鑽空子。他們的孩子一個剛上小學,一個還在幼兒園。

像很多美國家庭一樣,他們堅持不打孩子的原則。查理:「如果你說,不許打弟弟,然後你打他一巴掌,那就等於告訴他,我可以打人,你不可以。小孩會想,那我長大了就可以打了。」

夢娜說,父母的一舉一動,小孩都會潛移默化的學去。所以夫妻倆在說話的語氣和用詞上都會注意。

查理跟孩子說話都是用平等的,而不是訓話式的態度。他認為父親的權威已經在那裡了,是天生的。關鍵是幫助孩子養成和父母交流的習慣。這樣遇到問題他可以問出個究竟來。他晚上臨睡前都要問問孩子們今天有什麼高興事兒,明天有什麼計畫,促進他們智慧的思考。

他們3歲的小兒子天生的倔脾氣。遇到孩子哭鬧,夢娜有她的辦法。

夢娜:「他們哭的時候,大人還是要堅持原來定的規矩。而且要他們考慮到其他家庭成員,哭得厲害影響大家吃飯了,就把他抱到別的地方,但不是說讓他感到被驅逐和排斥。」

她跟先生都盡量做到不把自己煩躁的情緒帶給小孩,而是耐心哄孩子把問題說出來。她認為孩子鬧一定有什麼原因,而不是專門為了折騰父母。不對孩子吼叫,也是為了免得小哥兒倆以後學會了,動不動就互相吼叫。

當她用平和的語氣,解釋自己為什麼心煩,發現孩子們也學會了克制。一次她聽到哥哥跟弟弟像小大人一樣說:現在別跟我說話,我現在不想說話。

夢娜不是獨斷專行的母親,時間允許,她甚至可以耐心的陪孩子挑今天穿哪件衣服出門,挑40分鐘。因為她想在某些方面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留給孩子選擇的空間,加上語氣上的平和理智,只是希望孩子能夠誠實而不是變成變色龍。

夢娜:「我們希望他們的行為始終如一,無論在什麼環境下。不想他們為了討好我們去刻意的裝樣子。我們不在跟前就按自己的意思而為。」

說到望子成龍,查理對孩子的期望是:成為有愛心的人,能為其他人考慮;重視家庭的價值;關心別人,同情別人;有求知慾和好奇心;喜愛藝術和戶外活動。作為大學的選課指導,他認為孩子的人文素養很重要。因為從根本上來講,負責任的教育是讓孩子瞭解人何以為人。而文科和理科是從不同層面解釋這個問題。

夢娜則希望孩子能平衡發展,課外活動看興趣,想上數學班,想踢足球都行,看哪種方式更能給他們充電。

夢娜:「我是母親,也是這個小生命的守護者。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就輪到他們去生活,他們的選擇跟我的想法和感覺都無關了。」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