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奢華高爾夫球場引發爭議 (圖)


北京清河灣鄉村體育俱樂部的高爾夫球場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5月5日發表文章,以違反國家政策的北京清河灣高爾夫球場為例,對中國權貴階層的統治進行尖銳揭露。

在題為《北京有個清河灣》的文章中,《金融時報》記者吉密歐描繪了位於北京市北五環外、毗鄰奧林匹克公園的「清河灣鄉村體育俱樂部」。事實上,所謂「鄉村體育俱樂部」,不過是高爾夫球場為了規避中央政策而使用的別名。

2004年,為保護耕地和水資源,中國出臺了高爾夫球場建設禁令,但據北京林業大學相關數據顯示,在禁令下達之後,中國高爾夫球場的數量增長了近兩倍,從2004年的170個增至目前的近600個。

據清河灣高爾夫球俱樂部的官方主頁顯示,該球場2008年被《亞洲高爾夫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新球場」,成為入選前五名的唯一中國大陸球場。

吉密歐在文章中披露,該俱樂部號稱擁有逾600名會員,終身會員費為88萬元人民幣。文章還明確指稱,該俱樂部所有者為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日照鋼鐵。

清河灣一名市場主管拒絕對記者透露球場是如何在違反禁令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但另有員工透露,球場的建設得到了北京市官員的准許,俱樂部所有者還購買了緊鄰的一大片土地,計畫將俱樂部擴建成一個54洞球場。

文章稱,高爾夫球已成為中國富豪精英最喜愛的消遣項目,其中許多人是政府官員。作者稱,曾有掛著軍牌、明光鋥亮的豪華轎車在球場入口等著接送高級官員。這樣一輛車的出現,「充分表明瞭中國中央政府在執行高爾夫球場建設禁令、乃至其它許多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無能」。

同樣,清河灣的存在也「有力地證明了中央政府是如何缺乏權威、以及有權勢和政治背景的人是如何蔑視法律的」,這樣的設施成了「共產黨統治固有之偽善和腐敗的有力象徵」。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