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之下房地產投資為何高增長

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4.1%,高於25%的平均投資增長。在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下,房地產投資為何還會出現如此高增長?

財經國家週刊報導高投資會導致經濟過熱。當過多的投資推動總需求上升時,通脹就處在高水平位置。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達到均衡水平,過度的投資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出現過度的經濟增長,從而轉變為通脹壓力。

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央已經把經濟增長的速度下調一個百分點,因為在短期內,中國如果推動過高的經濟增長,將加大通脹壓力。

但是在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下,房地產投資為何還會出現如此高增長?

這個問題值得提出來。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銀行要給房地產商貸款。地方政府連同銀行都沒有嚴格按照調控政策執行。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4.1%,高於25%的平均投資增長。這個數據表明,銀行的限貸政策沒有落實。

房地產領域的高調資金投入,還有一個流入的路徑值得關注,就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資金也大量流入房地產等非主業領域。

不是中小企業貸款難嗎?這個是客觀存在的,存貸比也限制了銀行動用資金的能力,無法將偏好轉向風險大、成本高的中小企業。

與此同時,由於人民幣升值、貿易摩擦等問題,不少東部中小企業從出口貿易中獲利越來越薄,於是逐漸放棄自己的主營業務,將大筆資金投入房地產,「接力」房地產利益鏈。2005年房地產大漲說明很多人之前已進入這個領域。

這令人生疑:轉行到從未涉足、且不甚瞭解的領域做生意,是否應該獲得貸款?銀行不能因為是中小企業貸款而放款,風險才是銀行貸款的重要參考。

還有一個親耳聽聞的溫州「買房經」:先從小額信貸公司借一筆錢全款購房,再向銀行做房產抵押貸款,用銀行的錢償還小額信貸公司的貸款。期間不過一個月的時間。

風險管理,是企業和銀行都要重視的流程。面對盲目擴張的企業,銀行要認清,這種擴張是否是一個常態的形勢。政策支持下的擴張是短期的,但是企業擴張後每年都需要大量資金,銀行未來能否有力量承擔?

小額信貸公司是典型的草根金融,最初的設計是為瞭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題。但現實中,這種金融機構為追求高利潤,沒有發揮應發揮的作用,與設計初衷背道而馳。而銀監會過去也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到位,任由小額信貸公司利用資本金違規放貸。資金當月放出次月收回,一年之內可週轉十幾次,粗算也有十幾億,製造購買力,也形成非同一般的流動性。

這些例子其實並不能代表全部事實,但是在偶然的情況下,隨手就能抓幾個如此典型的例子,說明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需要細化。不能否認有不少做實體經濟的中小企業真正缺乏資金,這就需要銀行的信貸額度著重偏向中小企業,並確定貸款最終流向哪裡,防範中小企業將貸款最終投入房地產,這是銀行的審查責任。

但是事實證明,銀行的貸款審查並不到位。在高收益的貸款回報中,銀行滿足了自身擴張的需求。一般銀行賺取40%或60%的利潤,主要靠規模擴大帶來的利差。這是一個不小的放貸動力。同時,體制下的短視行為也成為銀行盲目擴張的推力。對一個銀行行長來說,在任期不過當下數年,這期間的業績、評估不僅和薪資掛鉤,也影響到未來的陞官仕途。

這些短視行為,將最理性、最保守的銀行,塑造出不負責任、製造風險的形象。而銀行短存長貸、資金錯配的特點,使得擴張模式帶來的風險不會在今天顯現,而在未來發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左小蕾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